重生從1993開始

第三百二十五章 茍富貴

方正集團現在是國內科技印刷行業的霸主,它一家,幾乎獨霸了全球中文出版系統開發商跟供應商,它的激光照排機,賣到了全世界,有中文報紙、雜志、書籍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

不僅是方正集團,對于一手研發出方正激光照排機的王院士,媒體給出的評價是,“只要讀過中文書、中文報的人,都應該感謝王院士,就像用電燈的人,應該感謝愛迪生!”

大多數的產品,剛誕生之時,都跟軍事跟工業有關,電腦也不例外,電腦現在普通人使用它,基本上就是用來辦公,處理一些文件,聯不聯網對于現在的人來說,實際上影響并不大,娛樂功能還不是電腦的主要功能。

對于公司來說更是如此了,電腦本就是作為一種工具誕生的,用來輔助工作的,可不是為了聯網,互聯網只是電腦這種工具,眾多使用方法之一!

而對于印刷行業來說,卻因為電腦時代的到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王院士,發明激光照排機之前,國內的印刷,還是延續了幾千年的活字印刷,也就是印刷一份報紙、書籍之前,得先人工挑字、人工排版、人工檢查,最后印刷,效率不用說了,時間、準確率、速度、成本也一言難盡。

前幾年,國內最多的廠是什么,不是其它的,而是印刷廠,不說各市了,就算大大小小的縣城,都得有個印刷廠才行,加起來超過六七千家印刷廠之多。

王院士發明的激光照排系統,讓電腦來進行處理文字,用激光照排機進行光電轉換,在膠片上潛影,徹底改變了國內印刷行業。

而王院士,將激光照排系統,放在了方正集團,方正這個名字,也是王院士最喜歡的一段“后漢書”中得來。

“察身而不敢誣,遭患難不避死……見賢不居其上,收祿不過其量,不以忘能居尊顯之位,自行若此,可為方正之士矣。”

方正集團此刻的逼格,可比起什么四通、聯想、紫光之流要高的多,不僅是它能賺錢,更因為它改變了一個存在幾千年的行業,而且讓國產印刷實現彎道超車,現在外國照排機,已經在國內完全沒市場,反而是國產照排機,開始進入海外了。

現在方正的照排機部門,正在研發日語照排系統,如果能研發成功,攻克日苯印刷市場,那國產照排機將進入新的時代。

王院士的激光照排機,讓中文印刷,告別鉛與火,進入了光與電的時代,讓中文書籍跟知識,進入光速傳播時代,也讓國內書籍成本跟價格降低了無數倍,也讓國內更多普通人能讀的起書!

周慶倫看著眼前的宋志良等人,宋志良是現在燕大資產管理公司的總經理,方正確實是燕大資產管理公司旗下最出名的一家校企,卻不是唯一一家。

到后世,燕大資產管理公司投資跟控股的公司,達到了五六百家之多,雖然沒有能有第二家方正那種知名度的公司,但燕京大學能年營收超340億,絕離不開燕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存在。

至于宋志良旁邊的孟永恩,是燕京大學主管就業分配的主任,在另外一旁的張玉峰,則是剛剛才當上方正集團倆月不到的第三任掌門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放在校企內,同樣會因為錢,而產生江湖紛爭,方正集團這幾年,一直都處于內訌之中。

這場內訌,還要追溯到三年前,當時第一任方正集團掌門人是樓賓龍,他在六年時間內,將方正一手帶到了年營收超兩億的公司,那可是八十年代的兩億,還將產品賣到了港城、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地。

甚至一定程度上來說,中關村初期,就是靠方正帶飛的,因為它將辦公大樓設在中關村,吸引了無數公司跟求職者落戶于此。

沒賺到錢時,大家一起過苦日子,誰也沒比誰多吃一塊肉,也談不上羨慕嫉妒恨,還能相安無事。

可賺到錢后就不同了,眼看方正集團賣照排機都賣到了海外,火的是一塌糊涂,日進斗金讓賬戶上的資金,達到了兩億之多,成為中關村最有錢的公司,沒有之一!

滬上的“文匯報”等一眾報紙,都開始吹捧方正集團,著實讓燕京大學,在全國大學面前漲了一回臉。

但人就是很奇怪的生物,共患難易,同富貴難,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像古代那些帝王,打天下時,各種封王封郡共天下的承諾,不要錢一樣的畫餅。

可到坐了天下后,卻對那幫老兄弟死活不放心,自己活著的時候還好說,臨死的時候,不把一幫老兄弟通通帶走,實在是不放心。

對于方正集團來說,鮮花與掌聲過后,共富貴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方正集團是靠著燕大建立起來的,這點沒任何疑問,當年燕大是給人給錢給技術,王院士當時還是燕大計算機研究所的所長,甚至方正牌子,前面都還有燕大倆字。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方正集團賬上的那兩個億現金,到底歸誰管,到底是歸方正集團以樓賓龍為首的管理層管,還是燕大說了算,這很快就成了焦點問題。

畢竟,八十年代末,燕大日子也不好過啊,經費遠遠不足,有這兩個億,燕大可以干多少事了,給實驗室撥經費,給學生發津貼,給教師補齊工資,還能采購一大批實驗設備、蓋好幾棟教學樓、教職工宿舍等等。

按照燕大校方的想法,方正是燕大一手建立起來的,連方正都是燕大的,難道還沒權使用這兩個億不成?

可就當燕大興沖沖的,拿著批條去方正集團調錢的時候,卻被第一任方正掌門人樓賓龍給攔了下來。

樓賓龍也很有理由,方正集團是燕大的不假,但燕大也沒權利隨便用這筆錢,這錢要留著給方正集團發展用,得按法律規定來。

燕大想從方正拿錢,可以,但要有正規的名目,讓方正集團管理層審核通過,不然就得“借”了,這借錢就得有抵押,譬如把燕大的地皮還有樓,抵押給方正,到時候得還,不然這樓就是方正的了……

老實說,樓賓龍確實是按照規矩來的,但,規矩跟人情,有時候是沖突的。

聽到這回復的燕大這邊都是被氣笑了,這就好比養兒防老,結果老子幫著兒子買房買車,兒子也出息了,成了百萬富豪,老子就想著收點本回來,結果沒要到錢不說,還挨了記大比兜。

樓賓樓拒絕燕大動用方正集團的現金后,不到一個月,坐了六年方正掌門人的他,直接被掃地出門,另外方正所有宣傳、出版上,都抹除了關于他的記錄,就像這個人不存在一般。

也許是怕重蹈覆轍,所以燕大給方正挑選的第二任掌門人,就顯得有些寂寂無聞了,說白了,怕遇到樓賓龍那樣太強勢的,再自立為王,燕大管不動了。

但這就導致,第二任方正掌門人,比技術,他比不過王院士,比賺錢,他比不過為方正賺拉回來大把訂單,賺回來巨額收益的銷售部門的張玉峰,導致第二任掌門人不過三年,就黯然下臺。

在今年的方正集團總裁換屆中,張玉峰以超過90的選票當選,可見第二任方正集團掌門人,混的有多凄慘了。

不論是宋志良還是張玉峰,都是燕大的風云人物跟權勢人物,但周慶倫對于這些人態度也一般,畢竟就算燕大資產管理公司、方正集團,賺再多少,跟他有什么關系,又不會多給他一分錢,每年經費,還不是緊巴巴的。

甚至于,眼看著都在同一個單位,大家都是同事,自己每天吃的菜,都沒個葷腥,一家子擠在筒子樓里,對方卻開豪車、吃西餐、住大房子,心里能舒服了嗎,所以哪怕現在方正集團,給燕大上交一部分經費,但方正跟燕大兩邊依舊矛盾重重。

“他們這會來干什么,一年到頭,都不見他們幾次人影的!”周慶倫向著史廣溢說了一句。

史廣溢瞪了他一眼,“你說今天在這里能干嘛?!”

周慶倫愣了一下,看著向他們社會學系的入學攤位走過來的宋志良等人,不由有些口干舌燥的說道,“難道是咱們系要來一位……”

史廣溢滿意的看了他一眼,感覺總算沒教出一個榆木疙瘩腦袋出來,“今天要是能正常入學,把她教出來了,那以后燕大社會學系的經費,恐怕都不是問題了!”

正說話間,見到一男一女向著社會學系的入學處攤位走了過來,史廣溢看到兩人,還有些不太好確定,就見到宋志良、張玉峰、孟永恩三人卻是已經朝兩人走了過去,史廣溢哪里還能不確定,這就是他要等的社會學系的財神爺,不對,是他認定的,接他衣缽的關門弟子!

李東陵給李冬月這丫頭拉著兩大行李箱,李冬月也是提著大包小包的,今天過來,李冬月這丫頭,強烈要求不想讓楊志高、王燕那些安保人員過來,免得太過張揚,以后在學校都沒法好好過,只能車子另停在了學校不遠處,由李東陵幫她給提著大包小包進來了。

(本章完)

翻上頁

呼出功能

翻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