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子得了柳青送來的金元寶,喜滋滋地趕往了坤寧宮。
坤寧宮內錢皇后剛剛睡下,高公公憂愁地心下嘆氣,走出了宮寢。
正巧小德子走來,高公公見他來到坤寧宮,眼中厲色一嚇,怪道:“你不睡覺,來這里干什么?”
小德子躬身謹道:“回公公,方才太子府那頭過來人了,是位宮女。”
“太子府來人做什么?”
“稟公公,是華妃娘娘遣她過來給您送金錠子的。”
“混賬!”高公公把眉毛一緊,罵道:“雜家只知道伺候皇上跟皇后,哪里會收太子府的金錠子?”
他雖痛罵著,心中卻感到奇怪。
自己雖然同太子府的華妃、敏妃相交不錯,但也不至于有這般關系。
嗯,多半是華妃有事相求。
高公公罵完小德子之后不動聲色,小德子也不緊張,面前這條老狐貍他太熟悉了。
他掃了一眼四下無人,低聲說道:“華妃娘娘隨同金錠子一塊還送來了一封信,您看了之后就明白了。”
“嗯。”
高公公結果包裹,心道:嗬,還真沉!
他回到住處,拆開了里面的信,一看內容過后嘴角上噙出一絲冷獰。
錢皇后最近市場感染風寒,身體大不如前。
其實,她今年才四十五歲。
宣德帝后宮佳麗寥寥,而他本人也將自己全部的愛都留給了這位皇后,在這點上,他是問心無愧的。
即便皇后病重,而他又遇國事操勞事情,仍然強搜出空去探望皇后。
這日,宣德帝料理完了疏通運河的事情,又借鑒了戶部以及公布的主政大臣,吩咐他們快速修造運河。一來可以使南省的貨物流入北地,北方貧瘠,物價飛漲,而南方雖富庶,但因交通不便,產生了大量的閑置貨物,導致谷賤傷農。
同時,宣德帝也明白南方距離京城山高皇帝遠,一旦出現反叛勢力,出兵的速度便成了關鍵,有了運河便可以快速的將朝廷的官兵發往南省,可有效的控制南方。
工部以及戶部的大臣都表示主意是好主意,但讓人為難。而為難的重點就在銀兩上。
國庫里沒錢啊!
雙方商議來商議去,也沒得出個結果,氣的宣德帝直咳嗽。
他將大臣罵出殿外,旁邊的高公公屈身一禮,柔聲細氣的說:“陛下不要再跟大臣們置氣了,須知道,他們現在氣您,您還得用他們啊!”
宣德帝冷道:“你是不愿意讓人朕罵那些個廢物?”
高公公默然,沒有解釋,而是道:“陛下,就是修造了河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便現在動工也得太子像您這般老的時候才能竣工。不如以后同太子商議吧!”
這倒是個好辦法!
宣德帝輕咳著點了點頭,說道:“走,去坤寧宮。”
高公公遂高聲道:“擺駕坤寧宮。”
坤寧宮。
正殿里間床上
面容蒼白的錢皇后雙眼緊閉,眼下兩團烏黑,嘴角泛著干皮,秀稚的眉峰輕輕蹙著,神情不安,便是昏著,依舊在說胡話。
太醫順著宮女撩起的布簾查看一眼,懂規矩地低頭繼續診脈,過半晌后,起身出去。
外間,楚瑯耐心地等著,問道:“我母后怎么樣了?”
話說著,有心人已經按看到他關切的眼神早已飛到里間。
太醫道:“回昕王爺的話,皇后脈象紊亂,內府動蕩,乃是大驚之癥。觀其面像,外瑟內躁,有困夢憂懼之態,下官這便開方子,待得食后,同安神湯一并服下便好。”
楚瑯聽罷心下一沉。
宣德帝進了殿宇,揮手示意太醫下去,跟著進到內間。
里間地上炭火爐子正熾,鎏金對雀銅眼爐中浮起一團團暖香,隱有檀香味道。
有一粉衣宮女正沾濕帕子幫床上人清理面容。
聽聞有宮人請安的聲音,急忙轉身跪下,“給陛下請安。”
“起吧。”
“是。”
宣德帝在床側坐好,細細打量下首皇后的眉眼。
“她面色怎么這樣差?”
楚瑯道:“回父皇,太醫說母后的病癥很復雜。”
“太醫所言,只能信六分。你不需太過緊張。”
宣德帝寬慰兒子道,其實他自己心里也是十分的忐忑。
色彩喜慶的床褥襯著皇后更羸弱蒼白,一張臉黯淡無光,頰邊盜汗不止,瞧著像是有大病!
宣德帝看向宮女,冷道:“昨日朕瞧著皇后臉色還很紅潤,今天怎么這樣了,是不是你們偷懶了?”
聞他此言,宮人們‘唰’地跪了滿地,齊齊冷汗頻頻。
一眾人瑟瑟發抖,高公公看著皇后的玉神,說道:“不如將她們都換了吧!”
楚瑯一愣,道:“不至于吧?宮人們伺候多年,再說了,宮里一時半會兒也再找不到新的宮人了。”
高公公說道:“雜家的意思是說,坤寧宮雖然宮女不少,但缺乏主事料理之人。宮女人雖然多,但沒人管著她們,命令她們,調配她們,總之對娘娘的病體沒有促進之處。昕王爺雖然常來,但您畢竟是男兒身,對宮女的活計不甚了了。”
楚瑯聽了也覺得此話有道理,宣德帝問道:“高公公之意是找位嬪妃來坤寧宮里?”
“回皇上,后宮妃嬪與皇后娘娘都是平輩,過來伺候于理不符。”高公公提出不妥,又提議說:“不如……老奴覺得也該考驗一下太子府的孝道了。”
宣德帝點頭道:“嗯,這確乎是體現楚寰府上后妃們至孝純仁之心了。高公公,你跟朕回御書房,朕這就下圣旨。”
“是。”
高公公躬身打了個千兒,隨同宣德帝離開了坤寧宮。
太子府接到圣旨的時候楚寰正在家里。
一見父皇令自己派妃嬪入宮頓時感到有些意外。
這等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楚寰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敏妃。
誰知,敏妃突然稱抱病,無法入宮。
楚寰還以為她是怕辛苦不愿去,轉而便去了玉蘭宮,跟沈離說明了情況。
對于太子府的后妃而言,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沈離自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她當然不會懷疑這里面的危險,此時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安排坤寧宮的事情,將皇后伺候好。
準備了一晚,沈離想了許多辦法。第二天一早,宮里便來了太監,趕著軒車將沈離接去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