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軍嫂有空間

第379章 接地氣

當晚宴客結束,為了不影響次日在榆樹村的婚宴,陸蕓跟著石頭以及夏媛、陸愛國、陸錦昇以及趕來京城參加婚宴的夏娜一家人,陸二伯、陸二伯娘、陸愛嬌、陸愛梅、陸愛兵一家人等至親并沒有在京城多停留,而是直接起身直奔機場。

眾人一起搭乘事先已經訂好的包機直接返回了海城。

同行的除了負責警衛的人員、化妝師、造型師、攝影師團隊之外,作為伴娘的馮思嘉自然也是跟著一起返回。

大家在海城停留了一夜,就連馮思嘉都沒直接回去,直到次日大早,大伙兒才又分成十幾輛早就預備妝點好的婚車直奔榆樹村。

跟京城的裴家、陸家四合院以及京城大飯店的婚禮現場布置得古香古色充滿了古典韻味全然不同的是,榆樹村這邊老宅的布置的充斥著童話一般的夢幻色彩。

無處不在的花束、花環、花球,高腳的銀燭臺、屋頂上垂落的綢幔、星星狀的彩燈。庭院里還有巨大的鮮花拱形門,遮陰的彩棚

一大早更有專門的人開始從陸家的老宅鋪設出去一條長長的一路延續到村口的紅地毯,一邊鋪還有人一邊往上面灑沾了水珠的玫瑰花瓣。

老宅的動靜哪里瞞得住人,一時間許多人都圍上來要主動幫忙,即使搭不上手,只是看熱鬧村里人也都圍滿了紅地毯兩側不愿意離開。

知道紅地毯是新郎、新娘一行人回來要走的,縱使沒人特地交代,但是所有人都自覺地不愿意搶先一步用腳踩踏上那紅地毯一步。

即使是經過也都直接用跳躍的,連幼小的孩童們都被大人們再三交代著不許先踩踏上去。偶有極小還不懂事的調皮孩子想趁著混亂上去踩一腳都被盯得緊緊的長輩們揪著耳朵笑著揪住警告。

大家說笑著一步步跟著看人鋪設紅地毯,談笑風生之間也偶有點小插曲。

“今天新郎官和新娘子就該回來了,誰能想到呢愛國的閨女竟然能跟石頭走到一起去。”

“這有什么奇怪的,男才女貌,我倒是早覺得他們比別人都相配。”

“誰說他們不相配了,我是那么個意思嗎,我是那個意思嗎?陸家成你咋故意曲解我的話呢,你安的什么心?”先前說話的人頓時急了,沖著接話的人啐了一口道,“至少我覺得他們兩個比你跟你媳婦相配一百倍。”

周圍的人頓時一陣哄笑。

陸家成摸摸腦袋憨憨的笑道,“我沒你說的那個意思,我跟我媳婦哪里能跟他們比。叔,您別生氣,這大喜的時候生氣多掃興。”

被叫叔,看起來年紀卻反倒比陸家成好年輕的男子一下子也笑了,對著他瞪了一眼笑罵道,“誰生氣了,你這個憨子,難怪都叫你傻憨呢。”

周圍的眾人又是一陣笑,有人趁亂唯恐天下不亂的大聲笑嚷著,“陸平,人陸家成雖然輩分比你小一輩兒,可是年紀比你還大點兒,在廠子里的職位還壓在你頭頂上。你這會兒敢叫他傻憨,就不怕等回去上班了他公報私仇啊?”

陸家成對陸平喊他“傻憨”也不生氣,反而朝著人群里喝了一句,笑著警告道,“誰在叫呢?別挑唆啊,今兒可不興有不愉快的聲音,要不別怪我秋后算賬。

就是我不理會,難道大家的唾沫星子還怕沒法把你們給淹了啊?既然回到村里了大家就都是論輩兒來,甭管什么在廠子里的職位高低,年紀大小的。真按那個還不亂了套了?”

“這話實在,平時在廠子里大家不講輩分情面,得嚴格按廠子里的規矩來,可是回到村里了再沒有還講那一套的,就是家成說的這個道理。”人群里有人感嘆,引來大多數人的紛紛附和。

榆樹村的流水席從昨天就開始了,村里也妝點一新到處掛滿了各色的氣球。

這幾日能趕回來的人都舉家回來了,搭著棚子的臨時鍋灶擺在村委會前面空曠的打谷場上,村里各處略寬敞些能擺桌椅,搭棚子的地方幾乎都搭了棚擺了桌椅。

全村的人個個自發的呼朋喚友前來,都換上了新衣裳,喜氣洋洋的簡直比過年的時候還熱鬧。

縣里、鎮上通往榆樹村的專線車也貼上了紅火的喜字,系上大紅的紅綢帶,車里車外還掛著氣球,一連七天往返榆樹村的車次增加了不說還不收車費。

除了榆樹村陸氏集團的員工這幾天頻繁的返回榆樹村,就連不是榆樹村的員工也個個不嫌棄天熱,非常熱衷于在兩地往返。

甚至連遠在海城的員工都有趁著輪休的時候專程結伴跑來的,最后在旗下員工的高聲呼吁下,陸氏集團的海城分公司特地弄了幾部大巴車,專門用于內部職工往返榆樹村之間。

凡是來人,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是不是榆樹村的村民或是陸氏集團的員工,陸家都來者不拒。凡是上門的都當成貴客,不收任何的禮金不說,流水宴席也是隨到隨開。

雖然是人流如織,但是榆樹村暗地里的警衛力量卻沒有絲毫的松懈,處于一種外松內緊的狀態中。

跟著婚車到了榆樹村,一路上馮思嘉緊跟在陸蕓的身后踏上紅地毯,感覺到周圍看熱鬧的人群很多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從沒有被這樣關注過的她頓時就開始不自在起來,手心冒汗,臉上也泛起了紅暈。

但是她為了不塌陸蕓的面子還是故作鎮定地強忍著不適應跟隨著,只是開始同手同腳而不自知。陸蕓第一時間察覺了,回身對著她一笑,用只有兩人才能聽見的極輕的聲音道,“你就把他們當成是一個個大西瓜就不會覺得那么緊張了。”

馮思嘉噗嗤一笑,登時全身都放松下來。她的注意力開始放著周圍的環境上。

一路走來她看見四處都擺著酒席,上菜的、吃席的人絡繹不絕。加上四周喜慶的布置,耳邊大家的歡聲笑語,她只覺滿眼的眼花繚亂,“陸蕓,我怎么感覺這里遠比京城更熱鬧接地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