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第二十七章 顧祝同的誤判

書名:

早在得知康澤喪命的時候,老蔣就已經震怒不已,但這個時候中央紅軍的動向卻突然變得詭異難測,連續讓吃了幾次不大不小的虧,大有沖出牢籠之勢,老蔣再顧不得江西的事,連忙趕到重慶親自坐鎮指揮,而讓顧祝同全權負責剿滅這支“亂匪”。顧祝同對此自是十分上心,尤其是獨立師亮出紅軍旗號之后,然而此人雖然用兵穩重,頭腦卻略顯呆板,以為獨立師還是挺進贛西之前的實力,而對其嚴重低估,尤其是兵力方面。結果,以為獨立師兵力不多的顧祝同為了防止獨立師四處流竄,將手頭兩個軍五萬多的兵力全線鋪開,組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并向老蔣求得了何鍵與陳誠的支援,前者在湖南嚴密布防,防止獨立師流竄入湘,后者則命令身在贛東南“剿匪”前線的副手羅卓英調出一個二線師進駐永新縣,防止獨立師南下令當地本已平息的“匪情”死灰復燃。

然而,顧祝同布下的“天羅地網”卻因為兵力太過分散,而被胡衛東輕輕松松地連續吃掉兩個團,還順帶鍛煉了隊伍里的兩萬新兵。吃虧之后顧祝同保守謹慎的老毛病又犯了,為了避免再有部隊遭到圍殲,他在著緊調兵增援前線的同時要求前線盡可能收縮兵力,不讓敵人有機可乘,殊不知胡衛東本來就沒心思和他糾纏,見敵人的防線一收縮,立刻下令全軍疾速東歸,等到顧祝同反應過來的時候,獨立師主力已經從容渡過贛江,回到了起兵的興國縣,路上還順帶掃蕩了安福、吉安兩縣,消滅地方武裝數千人,并卷走大量財貨物資和知識青(少)年,除了沒有燒殺,手段相對溫和,行徑神似歷史上的流寇......

但這種做法確實給顧祝同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光是收拾殘局、恢復那六七個縣的秩序就已經讓他焦頭爛額了,哪兒還有余力去對付獨立師啊?對顧祝同深感失望的老蔣不禁動了換將的心思,不久他便下令由“五虎上將”(注1)之首劉峙替換顧祝同的北路軍總指揮一職,并全權負責江西“剿匪”重任。

而胡衛東自從在萍鄉開始大肆征集知識青(少)年之后,所到的每個縣分都沒放過,甚至回到興國之后也毫不客氣地吃起了“窩邊草”。可憐興國青少年本就嚴重不足,一下子又被拉走了七八成(教育普及得太好的結果),使得原本就已經是“老的老、小的小。”的興國縣幾乎變成了一個“老人縣”和“女人縣”,好在胡衛東考慮到地方上確實困難,將那些智力(也不是每個有文化的都聰明)、性格、人品、體質與意志品質方面明顯達不到他的要求的家伙都在興國等中央蘇區縣就地復員了(這根本不是在幫地方著想好吧,完全是在丟包袱......),至少各縣適婚女青年找對象的困難稍有緩解......

但不管怎么說,胡衛東最終征召“知青”(這個歷史名詞因他而提前出現了)的比例較一開始還是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據后來的統計顯示,非蘇區縣、也沒有被康澤“改造”過的,一般只占總人口的1-2,蘇區縣和被康澤進行了“社會改造”的則要高得多,大都在4以上,而興國縣更是無以倫比,達到了驚人的12,“模范縣”不愧是“模范縣”,不足十萬的人口居然讓胡衛東挑出了超過一萬個“知青”(其實應該說是“知少”才對,在現在的興國縣,18-25這個年齡段的青年已經幾乎看不到了......)......

由于胡衛東的穿越,興國縣日后不僅僅被稱為“將軍縣”,還成為了聞名全國的“科學家縣”和“工程師縣”,不過胡衛東卻被怨念頗深的蘇區群眾給取了一個不雅的綽號——“人口販子”......

其實,胡衛東這樣搞也是沒辦法的事,他深知民國時期人才的匱乏,為了中國的將來,每一個有文化基礎的青少年都必須好好培養,如果讓他們留在如今陷入戰亂和封鎖的家鄉自生自滅,即使僥幸可以幸存下來,由于缺乏學習成長的環境,用不了幾年,他們就會將所學的忘得七七八八,那就太可惜了。當然,胡衛東也有一點“私心”,兵工廠需要擴建,合格的軍官也嚴重不足,這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有文化的青少年培養起來,肯定要比文盲快得多......

有了這么多學生,自然得要好好教育才行,雖然條件惡劣,但胡衛東還是很快就建起了三個連固定校舍都沒有、卻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命運的三個學校:戰術學院(后來成為抗日軍政大學最重要的一個學院。)、炮兵學校(成立后教學范圍不斷擴大,后改名為“技術兵種專科學校”,培養出了數以萬計的技術兵員,極大地彌補了人民軍隊這方面的不足。)和技工學校(本來胡衛東只是想培養一些熟練工人,結果學生里面卻涌現出了不少專家乃至世界級的大師,這個學校也成為后來“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建校后最大的困難是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為此胡衛東絞盡了腦汁,他一方面充分挖掘隨軍技術人才與軍中老兵的剩余價值,而且對于那些好苗子,他還會盡可能地抽出時間親自開小灶,以胡衛東超越時代的知識與眼光,在如今這個科技落后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少在火炮、彈藥學這兩個主修專業以及十余個關聯學科上他都能夠算得上是世界級的專家,盡管由于年代跨越太大,他的知識與才能并不是都能用上......

注1:所謂“五虎上將”,指的是抗戰之前老蔣與何應欽下面的中央軍五個二級上將,即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這五個人。但五個人里面只有衛立煌真正算得上是名將,陳誠擅于練兵而不擅指揮,劉峙與顧祝同都有極大的弱點,蔣鼎文就更不值一提了。但在抗戰期間暴露出致命弱點之前,劉峙卻是五人之中風頭最勁的,十幾年國內戰爭中未嘗一敗(抗戰輸了一場就完全反了過來,此后不管是打日本人還是打解放軍都未嘗一勝......),如果他死在抗戰之前,后世的評價或許會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