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之所以如此大費周章,其實是因為日本軍部既清楚紅十五軍的可怕,又想繼續維持日軍“一個大隊就能擊潰中國一個師”的心理優勢。此外盡量控制戰爭規模以避免過早和中國全面開戰,也是一個重要動機。否則直接調動優勢兵力絞殺紅十五軍,怎么也比現在的做法方便多了。而日軍同時出動兩個師團一個旅團卻未設軍級編制進行統一指揮,也是出于同樣的考慮......
原本鬼子是打算以第12師團主攻(要不配備那么多重火力干嘛)、第4師團協助,擊潰紅十五軍主力之后再以高機動性的全機械化部隊——獨立混成第1旅團追襲掩殺,從而以最小的代價全殲紅軍。在開闊平坦的華北大平原上,紅軍的鐵腳板再厲害,也決計是跑不過汽車輪子和坦克履帶的......
然而,紅十五軍摧毀了承德機場后就立即南歸,這顯然出乎日本軍部的意料之外,甚至連日軍當中難得的戰略家石原莞爾,也沒想到紅軍竟會走得如此堅決和迅速,這下日軍的計劃就全被打亂了。為了防止紅十五軍逃掉,日本軍部不得不臨時改變作戰計劃,一方面悍然派兵強奪山海關以便讓關東軍可以盡快入關(此舉自然會刺激到29軍,但宋哲元為了保存實力,嚴令張自忠等部下不得擅自出擊,除非日軍攻打平津,而明白宋哲元底線的日軍現在大敵未滅,自是不會給張自忠出手的機會......),另一方面則讓機動力最強的獨立混成第1旅團先行,以最快的速度追上紅軍,如果紅軍選擇不與他們糾纏,在機械化部隊的追殺下必然損失慘重,那么日軍縱然無法全殲敵人,也至少可以獲得一場大勝來挽回顏面,而如果紅軍選擇反擊,那么獨立混成第1旅團只需堅持數天時間,等那兩個常設師團趕到,就可以內外夾擊將紅軍一舉擊垮,獲得更大的勝利。
出于對紅十五軍攻擊力的戒懼,為了以防萬一,日本軍部還臨時將第12師團所屬的戰車聯隊(注1)以及關東軍汽車隊(共有一千五百多人,汽車六七百輛。)全都配給了獨立混成第1旅團,并且將其原有的一個野炮兵大隊加強為聯隊,令獨立混成第1旅團一躍成為總兵力接近萬人、火力甚至優于某些常設師團的強大機械化部隊,并無意中令獨立混成第1旅團獲得了進行裝甲集群突擊的能力......
在平原地帶,機械化部隊的速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公主嶺出發算起還不滿一個星期,獨立混成第1旅團就追上了一天前剛剛第二次離開豐臺的紅十五軍主力部隊。由于他們來得太快,雖然潛伏在天津堅持工作的同志已經及時向紅八軍團總部發出了警報,但紅十五軍還是被鬼子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必須說明的是,胡衛東其實并沒有放松警戒,但他怎么也沒想到鬼子竟會一下子派來這么多坦克(36年的獨立混成第1旅團本來就配有一個戰車聯隊,日本軍部又以最高標準將這兩個戰車聯隊加滿編制,一共有240輛坦克。),20里的警戒距離用以防備步兵、甚至是騎兵和摩步都足夠了,因為騎兵自身脆弱而又火力不足,而摩步進攻時終究還得下車,20里的距離足夠紅十五軍作出妥善的應對,而坦克集群卻截然不同,推進與戰斗可以同時完成,20里的距離也只需要半個小時而已......
由于來不及構筑野戰工事,負責殿后的紅十五軍獨立師29團一開始就遭到敵軍坦克與后方炮兵的集中攻擊而損失慘重,他們裝備的總共54具槍榴筒還沒等到敵軍坦克進入有效射程就損失了三分之一,沒來得及構筑掩蔽陣地的6門戰防炮因為鬼子一開始就明白其威脅更是早早就被全部摧毀,雖然鬼子坦克靠近后29團殘存的槍榴彈射手成功擊毀3輛坦克,卻也引起了鬼子的注意而遭到集火攻擊,很快就全部犧牲。
沒了反坦克武器,將兵力集中于正面阻擊鬼子坦克群的29團登時壓力大增,對于鬼子坦克相對較厚的主裝甲,步機槍即使用了鋼芯彈也是無可奈何的,29團的指戰員們不得不拉響爆破筒沖向鬼子坦克,雖然成功炸毀2輛,卻終究還是沒能擋住敵人。鬼子的兩百多輛坦克只花了大約10分鐘時間,就完全突破了29團臨時建立起來的防線,若不是后面跟進的數千機械化(摩托化)步兵生怕被坦克群落下而沒有下車補刀,29團這個即使在整個紅八軍團里實力都能排進前十的主力團只怕就要全軍覆沒了......
而這時的胡衛東卻第一次感到了束手無策,他鐵青著臉來回踱步,卻始終想不到能夠立即擋住鬼子這幾百輛(29團的指戰員無暇細數,戰況又太過慘烈,很自然地高估了敵軍的數量。)坦克的辦法。
其實,早在江南起兵的時候,胡衛東就考慮到抗戰期間日軍坦克裝甲車的威脅,而早早研發出了空心裝藥聚能破甲槍榴彈,如今已經配備到了排一級,而各種反坦克戰術更是基層指揮員的必修課之一,但由于歷史上日軍從未將坦克裝甲車集中使用過,胡衛東主要針對的是日軍以坦克裝甲車掩護步兵進攻的步坦協同戰術,對于裝甲集群突擊戰術雖然也曾講過,但卻是用來指導裝甲旅進攻的,至于防御裝甲集群突擊的戰術,胡衛東根本就沒講過。而且即便他講過也沒用,紅十五軍現在雖然已經實力不弱,卻并沒有抵御裝甲集群突擊的硬件條件......
注1:此外,第12師團還配備有一個專屬的飛行聯隊,不過此役因為沒有合適飛機場的緣故用不上。話說36、37年間的第12師團武器裝備在日軍17個常設師團當中確實無以倫比(不過38年以后重裝備被大量抽調,實力自此一落千丈。),但歷史上該師團前期負責守備滿洲、后期調到臺灣戍守,沒有參加任何大的戰役,因而名聲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