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第四百零一章 困境中的日本(上)

書名:

而八路軍中實力相對來說最弱的37軍則奉命東進,襲取黃河以北、太行以東地區,此時石門等大中城市雖然仍在手中,但其附近的農村卻早已經是八路軍游擊隊的天下。加之津浦線北路的早在抗戰初期就曾被日軍重創,自徐州淪陷之后更是成了一支孤軍,在糧餉無法保證的前提下,這支當中有骨氣的投了八路、沒骨氣的投了鬼子,對老蔣忠心耿耿而死撐到現在的僅剩幾千人馬,而且士卒瘦弱、彈藥匱乏,又如何敵得過37軍的十幾萬人?

結果不到十天時間,37軍就成功地奪取石門等多個大中城市,將面積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廣闊游擊區連成一片。由此,華北邊區進一步擴大,轄地包括了山西與綏遠兩省全部、河北與察哈爾兩省大部與河南、山東、熱河三省的部分地區,總人口超過了5000萬,僅比中原大會戰后又大了一圈的中原邊區稍小。自此,黃河以北的已經全被一掃而空,而日本的華北方面軍則被華北邊區及其所屬游擊區分割成了兩部分,一是被三面包圍、僅能依靠海上送來補給勉強撐持的平津二十余萬日軍,二是長城以北、大興安嶺以西固守于承德、赤峰等城市據點和海拉爾要塞群中的十幾萬鬼子。

表面來看,華北日軍仍有相當強的實力,但是八路軍分配到了中原大會戰期間繳獲的大部分日式武器彈藥,實力已經遠非昔日可比,加之北線日軍靠著海拉爾等地的堅固要塞才能勉強抗衡蘇聯遠東方面軍的巨大壓力,哪兒還敢妄動?即使眼見中國兩黨內斗,他們也不敢火中取栗。何況赤色黨中央對此早有預料,特別命令林總率領八路軍中兵力最多、裝備最好、戰斗力也最強的27軍主力部隊三十萬精兵進駐保定一帶、,令華北日軍忌憚不已。連番向軍部請求援軍,哪兒還敢輕易離開城市和要塞給敵人打殲滅戰的機會?

可日本軍部現在哪兒還調得出援軍來啊?華中派遣軍的百萬大軍已經被赤色黨的兩大集團軍在這幾個月里消滅了十之,現在日占區中最為精華的滬寧杭地帶都已經只剩十幾萬軍隊。卻要面對更加強大的中國第十五集團軍的直接威脅,同樣亟待日本軍部派兵支援;而在東北,由于抗聯南渡松花江之后的七戰七捷,關東軍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之中。日本軍部除了留下二十萬軍隊保衛“國內”(包括日本列島、朝鮮、臺灣、琉球與太平洋諸島。)外,幾乎將其他所有的部隊都派到了中國東北,決心以“獅子搏兔”之勢。徹底解決抗聯的威脅,在此之前,日本軍部暫時無力對其他戰場派出哪怕是區區幾萬的援軍

為此,日軍大本營統帥部甚至想要再次在國內大肆擴軍,但卻很快屈服于嚴酷的現實,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原來,自抗戰全面爆發至今。日本已經先后動員了400萬青壯年參軍,并且由于日本終究還是信不過朝鮮、臺灣等殖民地的異族,因此所征兵員中超過九成來自于日本本土,這對本土人口不過7000多萬的日本來說是個極大的負擔。要知道此時的日本工業化程度綜合來說也就與歷史上1976年的中國差不多(可能還不如),與美國德國這樣的完全工業化國家根本無法相比。甚至也比不上同樣是后進工業國的蘇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農業的機械化程度還很低下,需要投入足夠多的勞動力才能保證農業生產,因此當大量農村的青壯年被征發從軍之后,日本農業所需的勞動力頓時不足,這又直接影響了日本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產量。加之日本原來就是一個糧食進口國,因此現在缺口就更大,更要命的是,日本現在已經拿不出多少硬通貨來進口糧食等生活必需品了

在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時,日本銀行的黃金儲備額包括紙幣發行的準備金在內不過13.5億日元,當時大約3日元可以兌換1美元,因此也就是說日本當局戰前手中的硬通貨只有不到5億美元(實際可能要稍多一些,畢竟還有白銀和其他貴金屬。),隨著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日本的貿易逆差與日俱增,而由于胡衛東穿越導致的蝴蝶效應,這個時空的中隊又比歷史上強大得多,因此一方面日軍的損失遠大于歷史同期,另一方面日軍占領的土地與人口也同樣無法與歷史同期相比。加之1937年時的中國已經相當貧弱,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持有的金銀與外匯等硬通貨其實都沒有多少,遠不能彌補戰爭的巨大消耗,而文物、古董、藝術品之類的非必需品看似值錢,但因為市場容量的關系,鬼子賣少了得不到多少錢(相對于鬼子龐大的軍費開支來說),賣多了則很快就都成白菜價了,因此實際價值甚至遠比不上日寇從占領區搶掠到的糧食等大宗物資。但即使是這些搶到的大宗物資,數量依然遠遠不足以補充幾百萬日軍這一年多來驚人的消耗。

更要命的是,搶掠這種事情,所得的大部分好處歷來都是會被經手人吞沒的,鬼子也不例外。因此,侵華日軍的搶掠所得大部分都被日軍官兵、尤其是各級軍官私吞,能夠進入日本國庫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此日本財政入不敷出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

歷史上,日本在19361941年這六年期間的國際收支逆差多達50億日元左右,不但將日本當局持有的硬通貨消耗殆盡,還令日本政府的外債余額超過了4億美元,更要命的是,當時的日本出口創匯能力很差,因此一方面日本很難通過出口掙到足夠的硬通貨,另一方面國際上的金融資本也不愿意將錢貸給還款能力不足的日本,結果走投無路的日本只能選擇“南下”路線進攻東南亞,并為此偷襲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至于美國的禁運措施,其實反而是次要因素,因為當時即便美國肯賣,日本也已經無錢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