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我成了農家小錦鯉

第061章 染色

張洪亮除了給家里和張紅蕓寫了信,還給劉欣雨郵了個包裹。

包裹里是一斤純白的細毛線,一斤紅色的細毛線和四斤紅色的粗毛線,都是純羊毛的。

毛線是張洪亮托顧長生大兒媳婦找關系直接從廠家買的處理品。

別看只是處理品,因為價格不足正品毛線的三分之一,沒有可靠的關系買不到的。

在省城的時候,劉欣雨最終還是收下了手表,不過堅決沒有收補償給張洪亮的那筆錢。

張洪亮就把那筆錢全買成毛線給她寄回來了。

劉欣雨現在手上有紅白黃三色線。

白色線既有羊毛線又有紗棉線。

紅色線就只有羊毛線了。

黃色線則是用干石榴皮熬水染的紗棉線。

條件有限,沒能染出想要的明黃,偏草黃,不是特別鮮艷。

用明礬作媒介,固色方面沒什么太大的問題。

劉欣雨打算用棉線織線衣,當然是張紅蕓這只報信鳥告訴張洪亮的。

張洪亮得知鄉下買不到便宜的毛線,劉欣雨只能從供銷社買了些紗手套拆線自己染色織線衣。

一邊托顧長生的兒媳幫忙買便宜的毛線,一邊開始悄悄地收集新的紗手套。

他是機械廠二車間的鉗工,鉗工這份工作比較費手套,不過馬廠長就是干鉗工出身的,清楚各工種手套更換的大概頻率。

廠里對手套更換頻率高的工種,每個月分配的手套數量量還是比較寬裕的。

以前張洪亮節省下來的手套多半給了顧師母拿去給小孫子織線衣。

既然劉欣雨花錢都要買紗手套,張洪亮當然要想盡辦法收集手套啦。

當然顧師母那邊還是得給,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嘛。

好在車間總有些人大手大腳,他就撿了別人不要卻還能再用的手套來用,把分配給他的新手套幾乎全都留了下來。

這次寄來的毛線中,就有八雙紗手套。

“欣雨姐,這些棉線打算染成什么顏色?”看著拆開繞成線圈的棉線,張紅蕓問道。

劉欣雨撓了撓頭,她是辛雨的時候曾經學過各種染色技術,當然也沒少利用各種天然植物給紗巾染色,那個時候隨便就可以各種媒染劑,就算只是路邊的狗尾巴䓍都能把絲巾染成自己想要的顏色,而且染色效果杠杠的。

現在手上能用的東西不多,能染的顏色當然有限,除了明礬她也找不到其他的媒染劑。

如果有錢,耐心去尋找也許能買到一些可用的媒染劑甚至成品染料。

在這個大多數人家還在為溫飽奔忙的年代,比起染色比起漂亮比起時尚還是溫飽更重要。

劉欣雨也只打算再試一次,用最原始的辦法用最常見的植物以及剩下的那點明礬,看看能不能染出漂亮的顏色。

當然最終能染出什么顏色,她也不知道!

好在就算染壞了顏色,這些棉線也不至于浪費,可以織成穿在棉襖里面的線衣。

用火熬煮的方法暫時還是算了。

“雙搶”這二十多天,劉家一直在劉欣雨家開伙,加之劉欣雨每天要煮兩次綠豆湯,柴火的消耗相當大,劉欣雨家的柴火早已告罄,劉家老屋的柴火也快見底了。

雖說當初商議訂親的時候,曾經有過約定,劉欣雨家的柴火由張家提供,但是那只限于劉欣雨個人使用。

現在從一人之家變成了九口之家,這柴火當然不能全由張家來保障。

昨天隊里的晚稻秧苗終于全插完了,今天生產隊特地給壯勞力們放一天假。

劉厚興和劉青松卻沒有休息,天剛亮就將劉新建從床上拉起來進山撿柴砍柴去了。

當然上山砍柴撿柴的也不僅僅只有劉家,張家父子四人也全部進山砍柴去了。

本來劉欣雨是想跟著進山轉轉的,只是陳招娣沒同意,因為天實在太熱,人去的多需要帶的水就要多否則不夠喝。

沒辦法劉欣雨只得暫時將進山看看的心思壓下。

張紅蕓問完就等著劉欣雨的回答,希望能親眼看一次染色的過程。

上次劉欣雨用干石榴皮染色的時候,她不在場,直到看到屋檐下晾著的幾支染成草黃色的棉線,才知道劉欣雨居然將白色的棉線染成了黃色。

半天沒聽到想要的答案,張紅蕓有些失望:“這些棉線不染嗎?”

“染啊,不過先得摘些桃樹葉子回來。”劉欣雨站起來去廚房拿了個竹籃子,拿起墻上掛著的斗笠戴上,看了眼蠢蠢欲動的劉新堯:“你就別跟著去了,好好把今天的題做完。新菊,你看著他。”

劉新堯本以為可以跟著出去放風,聽了劉欣雨的話,一張小臉頓時就跨了,一雙大眼睛卻依然很不甘心地盯著劉欣雨,希望劉欣雨能夠大發善心。

劉欣雨才不會心軟。

小家伙本就不愛讀書,若不給他上個緊箍咒,磨一磨他的性子,再大些就更難矯正了。

于是伸出手指虛空點點劉新堯,又指了指桌上的書本,意思十分明確,態度也十分堅決。

正哄著小老四吃飯的劉新菊連連點頭:“欣雨姐,你放心去吧,我會看好他的!”

劉欣雨與張紅蕓相攜出門,往東走了大約五分鐘,就是一片不大果林,里面的果樹比較雜,當然有桃樹。

這時候當然早已沒有桃子了,不過葉子依然十分茂盛。

“蕓蕓,別緊那一枝摘葉子,摘這種嫩綠嫩綠的葉子。”劉欣雨摘了一把葉子攤開手掌告訴張紅蕓。

張紅蕓連連點頭。

桃樹雖然不算多,卻也有十幾棵,也就幾分鐘時間兩個人就摘了滿滿一竹籃。

摘桃葉簡單,在這個沒有料理機,甚至最簡單的榨汁機都沒有的年代,要將樹葉打成汁,可讓劉欣雨很是費了一番腦子。

在雜物間里找到一只石臼,一點一點將樹葉搗爛,慢慢往石臼中加水攪拌,最后找來一塊紗布進行過濾取得染液。

將棉線用清水泡透,然后捻干水,將棉線打散放入染液中浸泡,浸泡時不斷揉搓翻動,浸染時間約十分鐘,捻干打散放在提前準備好的明礬媒染液中進行媒染。

經過浸染、媒染,再浸染再媒染……

反復數次之后,棉線的顏色漸漸達到了劉欣雨的要求,最后打來一盆清水洗去浮色,白色的棉線就被染成了淡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