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大力氣,可以換足夠的粗糧,而她的翻譯工資,可以足夠兩人過很好的生活。
空間是錦上添花,卻不是沒它不可。
第二日一早,知青所來了意外之人,李嬸。
村里人除非必要,根本不會來知青所,李嬸更是第一次來知青所,和大隊長打聽了女知青都住二進院,自己也不客氣的直接進了二進,隨后怎么找?
“安知青,你在哪個屋?”不得不說,一隊長李嬸的大嗓門,隔了一個屋門,仿佛沒有任何遮擋物一樣。
安以南快速對開門,“這呢。”
上工哨已經吹了,別的上工的人,都已經去地里了。
現在知青所的人,要么休息,要么有事兒,聽到是找安以南的,也都該干什么干什么去了。
“我也沒來過知青所,不知道你在哪個屋。”李嬸打著哈哈,向安以南走了過來。
“你的缸都送來了,我帶他們過來,直接給你安置好。”那次說積酸菜,安以南定了大缸和小缸,這次一起送來了。
“那感情好,我還尋思著,這天氣也快積酸菜了,大缸還沒來,今兒就送來了。”安以南笑了笑,手腳麻利的往灶火堂扔了幾塊木頭,燒了少半鍋開水。
“我瞧著,放這兒吧。”李嬸看了看屋里的擺設,指了個地方。
安以南看了看,也就那里寬敞了,別的地方有架子,架子上放著放米面的陶瓷罐子,還有一些白布袋子,都是撿的山貨。
“還得是李嬸子,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安以南笑道。
外面兩個男人抬著兩個大缸進來,然后又搬了三個小缸,給擺放好。
安以南只要刷干凈缸,就能直接使用了。
安以南拿了三個碗,在碗里放上紅糖,然后把燒開的水舀到碗里。
“大早上的就讓你們來忙活,太辛苦了,快喝碗水暖和暖和。”
怕他們不拿,她一碗一碗地遞過去,最后一碗遞給了李嬸,李嬸笑瞇瞇的,給南南辦事就是有面子,哪家送缸,還能喝一碗紅糖水啊,看這水黑紅黑紅的,肯定沒少放紅糖。
“嬸子,三塊錢給你。”安以南偷偷地對李嬸說,給她把錢送過去。
當時和李嬸談好的三塊錢,至于李嬸怎么和送缸的說,那她就不管了。
三個人喝了紅糖水,臉上都笑呵呵的離開了,臨走的時候,李嬸說昨天白菜就砍了,她在院子晾曬一天了,要是想積酸菜,今天下午就能下缸了。
而且李嬸特別強調,不用她過去拿,到時候讓她大兒子用推車推過來。
安以南襯著空閑,把那幾個缸都清洗干凈,又去外面的水井打了三趟水,把做飯喝水的水缸打滿,又去空間把另外裝洗漱和洗菜水的缸放滿。
現在的水沒有污染,喝起來甘甜,但打水也很累,水井在一進院子,需要用木桶放下去,一桶一桶再提上來倒進自己的水桶里。
基于搜索引擎技術檢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