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視察遠景集團
第121章視察遠景集團(1/1)陳朔搖搖頭:“沒有,未雨綢繆。公司發展大了,法律訴訟早晚會碰上,今天沒事,明天也可能有。我不想在這上面省錢。”
趙世誠點點頭,臉上露出點笑意:“陳總果然很有眼光,目前的環境下,重視法律風險的企業管理者可真的不多!”
陳朔說:“并非人人都希望在這上面花錢,企業經營能省則省,而我希望你們律所能夠證明我的眼光是對的。”
趙世誠笑著說:“當然,我們律所的宗旨就是‘法律也能創造價值’。”
他朝旁邊的助理使了個眼色,助理趕緊從包里掏出一份報價單遞給陳朔,順口介紹:“陳總,我們的服務分三種檔次,每年五萬、十萬和二十萬,對應不同層次的法律支持,您可以看看。”
陳朔接過報價單,低頭掃了一眼,搖了搖頭,直接把單子遞了回去:“這不是我要的合作方式。”
趙世誠和助理對視一眼,正疑惑著,陳朔從抽屜里拿出支票本,刷刷刷寫下一串數字,撕下來遞過去:“既然法律也能創造價值,那么我也不會吝嗇成本,我需要的是價值這個數字的法律服務。”
趙世誠接過支票,低頭一看,上面的數字是“200萬”。
他眼皮跳了一下,心里震了震。這比他們最貴的報價還高十倍!助理在旁邊也愣住了,嘴巴微微張開,沒說出話。
在寧海,兩百萬乍一聽似乎不算一筆巨款,畢竟稍微像樣點的物業,半套房子的價值就能達到這個數。
不過,錢的價值可不能這么簡單地衡量。生活中,有人愿意毫不猶豫地拿出兩百萬去購置房產,或是進行其他投資,這并不稀奇。但要是說有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拿出兩百萬專門用于購買法律服務,那可就屈指可數了。
就算是規模龐大的企業,一年在法律方面的投入,能達到兩百萬的也是少數。
通常,這種大手筆投入法律服務的做法,更多是外企的風格。明遠律所在成立之初,就將客戶群體定位為寧海的外資企業。
可令人意外的是,他們如今接到的第一大單,竟然來自寧海的一家民營超市。
陳朔靠回椅子上,淡淡地問:“趙律,能接嗎?”
趙世誠定了定神,然后笑著伸出手:“陳總,我相信法律能成為你的朋友。”
陳朔聽到這話,笑了,伸出手跟他握在一起:“合作愉快!”
林德水和王秀鳳在批發市場的店里忙得滿頭汗,整理著下一批要送去樂家超市的貨。
碼貨、打包,動作麻利卻透著點心不在焉。
正忙著,老呂推門走了進來。他穿著件灰撲撲的外套,手里拎著個塑料袋,一進門就瞅著兩人,語氣不太熱乎:“忙著呢?老林,拿了樂家超市的供貨商,你最近可是忙了不少,平時面都見不著了。”
這話帶著點刺,林德水和王秀鳳對視一眼,臉色都有些不自然。
老呂站在門口,心想:當年你們求我兒子有走關系的時候,那叫一個熱乎。現在供貨商拿到了,錢也賺了,人影兒倒是見不著了。以前說好的事兒呢?
他沒把話挑明,但意思誰都聽得出來。
林德水低頭擺弄著手里的貨單子,臉臊得發燙,說不出話來。
他心里一直覺得,當初能拿下樂家超市的供貨商,多虧了老呂的兒子呂慶東在中間打了招呼。
那時候雖沒明說,但他們默認要讓女兒林悅離婚后嫁給呂慶東。
可這事拖到現在也沒辦成。他讓林剛去找林悅談,結果非但沒成,林剛還出了事,天天泡在醫院照顧那個癱了的女友。
上次他又沖動打了林悅,嚷著斷絕父女關系,現在再讓他去找女兒,林德水拉不下這個臉,到時候女兒來一句,“你都跟我斷絕父女關系了,還來干什么?”
林德水覺得簡直是自打耳光!
事情就這么拖著,見到老呂自然尷尬得不行。林德水覺得自己不是那種說話不算數、過河拆橋的人,可事實擺在那兒,他只能臊著臉不吭聲。
王秀鳳在旁邊瞧著老公那副模樣,趕緊打圓場:“哎,他呂叔,你是不知道家里出事兒了。”
老呂挑了挑眉:“出啥事兒了?”
王秀鳳嘆了口氣:“還不是小剛,找了個對象,本來都買房子要結婚了,結果出了意外,對象腿摔斷了,以后能不能站起來還兩說。現在小剛班也不上了,請了假天天去醫院照顧,我們也是焦頭爛額。”
老呂一聽,愣了一下:“哎喲,還有這事兒?”他語氣緩了點,不好再催得太緊,問了幾句情況,突然腦子里念頭一轉,瞅著兩人說:“老林,還有嫂子,你們就甘心讓小剛以后找個癱瘓的兒媳婦?”
林德水苦著臉:“那還能咋辦?”
老呂說:“年輕人不懂輕重,哪知道組建家庭有多難?再說,兩腿癱瘓以后生孩子也是麻煩!這是你們家的事兒,我本不該多嘴。不過我這個當叔的也不能看著小剛這么啥也不做。昨天我聽慶東說,他們機關要組織個相親會,叫小剛去看看吧。我也就是提供個機會,成不成的看他自己。”
這話一出,林德水和王秀鳳頓時動心了。
機關里的公務員,那可是鐵飯碗,要是林剛能娶一個,比現在強百倍!
林德水忙點頭:“行,回頭我跟小剛說。至于悅悅那邊,你讓慶東也別急,過兩天我們就去找她!成不成的,總得給慶東個交代!”
老呂擺擺手,一臉無所謂地說:“啥交代不交代的,我是想跟你做親家,親上加親,又不是黃世仁逼白毛女。你這老林,啥時候能改改這犟脾氣!”
他頓了頓,拍拍林德水的肩膀:“行了,老林,你們忙吧。有啥需要的言語一聲,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先走了,小剛的事兒你們上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