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

第208章 未雨綢繆

第208章未雨綢繆_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_都市小說_新

賬號:

第208章未雨綢繆

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有錢過年:、、、、、

王大壯去縣里面交完公糧。

回來的時候,唉聲嘆氣。

一回到村里,就在大隊部的門口的打谷場上召開了全生產隊的大會。

所有的社員都會到場,誰不知道秋收交完公糧之后,大家面臨的就是分糧食。

打鼓場上黑壓壓的,坐的全是人,無論大小,這一次難得全都到場。

馮慧珍他們知青點的知青也來了。

“同志們,社員們,今天我去交了公糧,公社里參加了公社的大會。公社做動員,今年大旱,不是光咱們一個生產隊,周邊的幾個省,全部都是大旱。

上面的領導說,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旱。

旱情嚴重,總體來說都遭了災。

有收成的生產隊幾乎沒有。雖然我們受到了表揚,可是形勢嚴峻。

考慮到大家可能面對的困難,上級領導決定我們今年的公糧減半,當作救濟糧,直接給我們發下來。

當然我也要跟大家說明,這一次分糧食,雖然數量沒有往年的多,可是大家心里不要再有能拿到救濟糧的準備。

因為近一年受災的面積太重,很多生產隊顆粒無收,咱們生產隊已經算是好的,希望大家能在這個關鍵時候共渡難關。

現在讓會計跟大家說一下今年分糧的數字。”

會計拿著小本本,一臉的為難。

“今年咱們第六生產隊按人頭算一個成年壯勞力,能夠分一百斤糧食,孩子老人減半,大家現在準備分糧吧。”

眾人一聽這話,立馬嗡嗡的低聲交頭接耳起來。

不少人都嘆氣,一百斤糧食一年下來,一個大人都得餓死。

這怎么熬一整年?

“隊長,一百斤也太少了,沒有救濟糧,這怎么熬下來呀?”

“一百斤還嫌少啊,你去其他生產隊問問!誰家沒有一個三親六故的?其他生產隊現在今年根本就分不了糧食。

有的生產隊能分個二三十斤,有的生產隊一粒糧食都沒有,就等著救濟糧。

你們想一想縣里,鄉里能有多少救濟糧?

這么多張嘴等著。就算是分救濟糧,每個人分到手也不過是三,五十斤。

咱們已經算是好的了。”

王大壯去看過情況,知道縣里面對,他們已經是優待。

可是縣里面也說得很明白,后面的所有救濟糧,他們都沒份兒。

人們無論有任何的抱怨,可是知道這是老天爺不賞飯吃,這種干旱誰也沒有法子。

好在今年和往年不一樣,今年大家手里有錢。

開春的時候,家家戶戶蓋起了房子。

夏天的時候,村子里又打了井。

秋收雖然累,可是馮慧珍也沒少帶著村里的婦女孩子到山上去找各種山貨。

一開始大家只是當做給孩子們弄一些可以當零嘴兒的吃食。

也可以改善一下家里人的伙食。

可是沒想到,一來二去,反而攢了不少東西。

加上今年能分到的糧食,他們心里清楚,其實比往年雖然少了,但是節省一點兒,還算日子能過下去。

沒看到,他們今年地里的糧食剛收。

隊長就讓他們地里又種上了白菜,蘿卜,今年可是大面積種植。

用隊長的話說,別的生產隊人家水源不足,他們這里再怎么樣也有四口井。

新打的三口井再加上原有的一口井。

明知道今年大災之年,大家糧食緊缺,已經成了定數。

趁著還能挽救的兩個月的時間,哪怕白菜長不大,蘿卜長不強,也比完全一點兒收成沒有好。

蘿卜白菜也能頂飯吃。

王大壯敢這么做,也是從在縣里面經過請示的。

畢竟這是集體的土地,做任何決定也不是他的一個生產隊長能隨隨便便做的。

縣里自然統一,白菜蘿卜還能補充縣里的供應市場。

“隊長,真的這么嚴重?”

“大家伙都上點心,今天真的是嚴重災年,我也不說廢話,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家要共渡難關,我們已經比其他的生產隊強多了。還有糧食分回家里,自己把握著一點兒。

不要讓我說那些廢話,誰家都有個七大姑八大姨,糧食借給別人,自家人挨餓的事情,我可不希望咱們生產隊里出現。”

吳大壯這是提醒這些外嫁過來的媳婦兒。

今年他們生產隊算是大豐收,而且借著馮慧珍的光,大家都掙到了一大筆錢。

這筆錢不光蓋了房子,村兒里至少有十來戶人家都娶了媳婦兒。

也算是風風光光的娶回來兒媳婦兒。

最怕的是兒媳婦兒有娘家人,娘家遭了災,都是鄉里鄉親求上門來,恐怕不借都不行,可是又怕借了。

自家村子的村民挨餓。

這種事情他們生產隊又不是沒遇到過,前幾年遭災的時候。

自家的糧食借給了親戚,結果最后硬生生孩子餓死了三個。

到了災年的時候,避免這種人間慘劇的唯一辦法就只能是自家顧自家。

畢竟對于吳大壯來說,今年生產隊可算是沾了光。

受災嚴重的情況之下,他們生產隊影響不大,雖然說受災少,產了一半糧食。

起碼沒有顆粒無收,而且家家戶戶手里都有了一大筆錢。

趁這個機會說不準,還能從糧站那里買點糧食。

大家伙兒雖然有各種抱怨,可是也知道周邊旱情里厲害。

按了手印,簽了字,把自家的糧食領回去。

馮慧珍他們也領了各自的糧食。

馮慧珍,劉雪梅,張秀云看了看他們的糧食,300斤糧食可不多。

好在今年馮慧珍5月份的時候,把那些白面送到縣城里,在縣城的糧站換成了粗糧。

而且不知道為什么馮慧珍從開春開始就一直讓大家省吃儉用。

糧食方面,雖然手里大家有不少糧食,吃飯的時候依然是非常節省。

而且還帶著他們下工之后時不時到山上去挖野菜。

從春天吃到這會兒,從榆樹錢,槐花,柳樹葉,到山上的各種野菜。

苦菜,甜菜,漫山遍野的各種野菜都被他們開發出來。

他們的粥里從來沒有斷過這些東西。

以前劉雪梅,張秀云,他們不明白別人同樣分的糧食。

別的知青秋收的時候,吃的都是干糧,可是他們居然吃的只是稠粥,干糧都沒吃。

可真到了今天,分糧食的時候,才瞬間醒悟過來,馮慧珍是未雨綢繆。

友情連接:

小說相關推薦:、、、、、、、

《》是有錢過年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