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大喬不想當寡婦了

第156章 暗潮涌動

最新網址:siluwx第156章暗潮涌動第156章暗潮涌動宣颯

一勞永逸的辦法?張昭看著孫權,不得不說孫權真的很敢想,但張昭不太敢想。

孫權笑著道,“那就勞煩張公再想想,至于先前所呈諸陳條,皆可按張公所言而行,諸賢士也可按公之意做安排授官。”

“是。”張昭領命去思考對策了。

孫權桌案上還有不少的案牘需要處理,張昭同孫權匯報完自己分內的工作便退下了。

只是張昭走后不久,張纮便急求請見,“君侯,廬陵郡功曹呂呈傳來密信,廬陵太守密與許昌通信,恐已生反意。”

如今的廬陵太守是孫輔,也是孫權的堂兄,官渡之戰后,孫策在諸兄弟中選了孫輔為廬陵太守,也是將此必爭之地交給這個堂弟。為的就是占據此進退皆可攻守之地,為周瑜和廣陵提供兵力和糧草供應。

孫策將廬陵這片咽喉之地交給孫輔鎮守,也是出于對宗族兄弟的信任,孫權延續此安排,也是出于信任。

然而孫輔一向就看不上孫權,認為他年少無知,如今江東之位落入孫權之手,孫輔多少也是有些不滿和擔憂。

因此當曹操聽從郭嘉的計策,暗派使者前來游說孫輔之時,孫輔也沒有拒絕。他也得為自己和家人謀求退路和打算。

孫權聽到孫輔暗通曹操的消息,頓時怒火中燒,縱然孫權也清楚孫輔一向是輕視自己的,但到底是宗族,冷聲問道,“那呂呈以屬告主,乃是大罪!”

“以下告上既然是大罪,自然是證據確鑿才敢上報。何況呂呈雖為太守屬官,卻是江東之臣,君侯之眼目,如何敢欺主而與孫輔”張纮立刻將密信奉上,“君侯可過目。”

孫權雖然生氣,但還是接過了書信,里頭一共有三封書信,兩封是孫輔寫給曹操的,一封是曹操的回信。

從時間上來看,孫策身死之后,孫輔就已經和許昌之地暗通書信了,而這一次,孫輔在書信之中還寫了關于宛城糧草的補給情況。宛城的部分糧草是要從丹楊和廬陵出去的。

而如此情報真的落入到曹操的手中,勢必會引動對宛城的征討。

好在呂呈及時發覺有異,將書信攔截了下來,送到孫權面前。

孫權冷著臉將書信反扣在桌案之上,“孤已經知曉,此事先不必聲張,半點風聲也不要走漏。讓呂呈狀若尋常,不要露出任何異常。”

張纮點頭道是,“那君侯準備如何處置?”

“叔父的生辰快到了,孤也想念諸位兄弟了。”

孫權的確是氣狠了,但他還沒有被氣昏了頭,他他很快就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露出一個尋常的淺笑,“便是尋常盜賊,也需得給一個辯解之機,何況若是有心之人離間我孫家手足,偽造書信借呂功曹之口令孤屠殺兄弟,豈非反使親者痛而陷不義之名?”

張纮點頭道是,“主公思慮周全,可要令臣發公文而令?”

“既是家中叔父私事,自然是以孤的私文而發。”

張纮道是,“只是駐地尚人心不定,此時召回駐地宗親,恐宗族拒不歸吳而有損君侯之威儀。”

那些宗族將軍們手上可都是握有兵權的。

但孫權也就是想看看,孫家的宗族兄弟之中,到底有多少人還包藏禍心,意圖以代之!

孫翊、孫輔……很好,本為兄弟手足,卻于為難之際想著取而代之或是明哲保身。

“不若以奮武校尉的私信邀孫家晚輩而來。”

明面上看,是孫靜的意思,但孫靜久居于吳郡而少有理事,何以過個生辰便如此大費周章。

如此,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孫權的詔令。

孫權思索片刻后,也同意了張纮的建議。

很快,各駐地的孫家兄弟便都收到了孫靜的信件。

孫輔的近臣毛英先覺出不對勁的意思來,“此信恐是出自張子綱之手。”

這就意味著,不是孫靜的意思,而是孫權想借此機會召孫輔回吳。

孫輔卻不以為然,“叔父一向喜歡熱鬧,從前過壽辰的時候,也都會讓人寫信來給我們兄弟。如今是年歲大了,更喜歡熱鬧。”

父輩之中,如今也就剩下孫靜一個長輩了,自然也是盼著家族子弟繁昌。

“何況,叔父與仲謀又不是親父子,哪能他說什么,叔父就言聽計從?”

孫靜疼愛他們這些晚輩是不假,但誰能疼愛一個侄子更勝過自己的兒子呢!

那孫暠、孫瑜可都沒有這個待遇。

毛英想了想,仍舊心里不安,孫輔背著孫權與北方往來通信他是知道的,書信送出不過數日時間,吳郡就忽然來了一封家書。

毛英不得不多幾分小心。

但孫輔卻道,“黃口孺子罷了,如今也只是仗著他父兄的余威,才算是有幾個人肯聽從他罷了,還真以為是什么江東之主,能做我們眾兄弟的頭呢!”

“那將軍要回去嗎?”

“自然。”孫輔是未必要聽孫權的話,但是孫靜為長輩,他還是要給幾分面子的。

何況他自幼喪父,由兄長孫賁撫養長大,可孫賁自己本身也沒大孫輔幾歲,哪里能真的照顧好孫輔。

許多大小之事,也還是孫靜這個做叔父的多番照看周全,視若親子一般對待。

而另一邊,孫靜長子孫暠捏著信件卻有些坐立不安。

他獲孫策之封為定武中郎將,奉命屯兵烏程,然而孫策死后,他的心思卻開始搖動起來。

在孫家眾兄弟之中,孫暠最為年長,比孫策還大了數月,當初孫堅身亡之時,孫暠也曾動過心思想將孫堅舊部納入麾下。

但他智謀不足,也沒有那么大的魄力敢從袁術的手里搶人,便生生錯了過機會。

后來孫策起事,他追隨左右,雖然孫策英勇果敢,有雄主之象,但畢竟是弟弟,要他對孫策低頭,他多少也還是有些赧然。

如今孫策去了,又輪到了孫權,要說孫策還有幾分令人信服的威望,但孫權在他的心里便遠不如自己了。

既然孫權可以為江東之主,為何自己不可?

自從有了這樣的心思,孫暠便借鎮守烏程為由,大量招兵買馬,而孫權也并沒有因此察覺出什么,反倒默許了孫暠的行徑。

可此時,阿父又忽然要他回吳郡,孫暠是有些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