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大喬不想當寡婦了

第185章 求官

第185章求官第185章求官不想錯過《重生三國:大喬不想當寡婦了》更新?安裝我的書城專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棄立即下載→

喬瑋對于喬瑞的輕蔑讓喬老夫人覺得心里十分不舒服,“一家之姓,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難道你兄長得了官職,不也是你的臉面和榮耀嗎?”

“他是喬瑞,不是我兄長,我的兄長早就死了。若是兄長還在的話,斷然不會讓你來替他求官。阿兄一輩子磊落、正直,做什么都是堂堂正正的,才不會如此恬不知恥地以婦人之裙帶攀附權勢。”

“瑞兒不是這樣的人,他從未要我求過你什么,不過是我看著好好的一個孩子,如此難展抱負,這才盼著你能提攜他一二,將來也好為自己多謀一個依靠。”

這話也就是喬老夫人能信了。

喬瑋一向是看不上喬瑞的,從他要過繼入自己家門開始,她就覺得喬瑞心術不正,看似清風霽月、典雅溫潤,實則腹中算計不斷。

一面想借著姻親之情高攀身家,一面又怕旁人詬病他走捷徑,于是便暗戳戳攛掇著喬老夫人為他四處奔走,自己反落得一個清高的名聲。

喬老夫人也是個拎不清的,面對喬瑞的苦肉計也是毫無原則底線,一心以為喬瑞不過是命途多舛才郁郁不得志,還想借著喬瑋與孫家的關系,為其多牟利幾分。

“阿母也不用在我面前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了。”

喬老夫人看似懂大局明事理,處處言說是為了整個喬家好,但實際上真正得利的人只有喬瑞而已。

若喬瑋在孫家能得勢,喬家和喬瑞是能得好處,可喬瑞若得勢,喬瑋絕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他喬瑞若真的像你所說,身有長處卻無伯樂可以相中。正好,君侯這幾日才頒發了招賢令,想要招攬天下英才為其所用。

于冬宴之日,由兩位張公主持,選各家的賢士以為江東而用。喬瑞不妨去試試,若是能得張公的一句夸贊,也算是在江東的世家之中有了拜見的入門帖。”

時人許靖有品評人物的本事,在世族之中也十分受推崇。興平二年,孫策東渡之時,許靖逃至交州,士燮將他視為上賓。

孫權想要招賢納士,喬瑋便提到了許靖,許靖雖然逃到交州數年,但當年“月旦評”的盛況時至今日依舊令人念念不忘。

世家之中至今尚有多少的子弟對其的評語十分心生向往,以得其一句評語以為榮。

孫權便請諸葛瑾前往交州請動許靖入吳,再度于吳縣新改建的向金臺舉辦月旦評。

中原戰亂多年,中原有不少的世族文士皆避難而至交州,尤其是士燮所統管的交趾郡,由于士燮兄弟的管轄,威名遠揚,連南越王趙佗也輕易不敢來犯。

許靖于交州數年,行事十分低調,士燮性格寬厚有器量,謙虛下士,又與薛綜、程秉等名士往來密切。士燮喜讀《左氏春秋》,許靖等人也常與之談論、彼此作注。

諸葛瑾知道許靖定然不會輕易入吳,于是帶著禮物先前往拜訪士燮,帶了一份蔡邕謄抄《左氏春秋》的手稿送給士燮。

士燮登時如獲至寶,但諸葛瑾提請士燮兄弟入吳,士燮自然不可能答應。

第185章求官第185章求官不想錯過《重生三國:大喬不想當寡婦了》更新?安裝我的書城專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棄立即下載→

只是如今士燮尚不能與孫家抗衡,又有荊州的劉表虎視眈眈,士燮自然是希望此時不要與任何一方交惡,免得引來殺身之禍。

士燮婉拒了諸葛瑾,當然這是在諸葛瑾的意料之中,他便只好提出孫權想為嫡長子孫登和養子孫勖尋一位名師教導,也是慕名士燮的才學和寬和,這才求到這里來。

士燮也是聰明人,知道諸葛瑾本意并不在他們士家兄弟幾人,于是便推薦了許靖、薛綜等人。

諸葛瑾擇了許靖,言說許靖為人仁恕惻隱,想為孫權舉薦,但又恐許靖名流傲骨,不愿為孫家子弟之師。

士燮聞弦歌而知雅意,為諸葛瑾設宴,并請來了許靖入席,三人相談甚歡。

許靖本是汝南郡平輿縣人,如今汝南郡正是孫權的治下,趙云駐守其中,許靖也想年老之日還有歸家之日,于是思索再三便答應了諸葛瑾的邀請,去到了吳縣。

孫權得到許靖入吳,自然喜不自勝,許靖乃是汝南名士,能得許靖相佐,必能為孫家和江東世族之間搭起一座橋梁來。

孫權立刻下令要為許靖搭建一座向金臺以為做月旦評之用。但許靖卻拒絕了孫權的好意,“百姓尚在艱難度日,何以為老夫之故而勞民傷財。今日路過城樓東邊,有一舊臺荒廢許久,拾掇拾掇,暫可做安居之所。”

孫權感慨道,“許門清風,是咨是臧,識愛人倫,孔音鏘鏘。”

自然也從善如流,將荒廢舊臺令人收拾出來,為世家品評子弟文章所用,由許靖和其堂弟許虔二人為東道主,命為向金臺。

而許靖這樣的名士入吳,自然在吳郡世家、百姓之間也都傳開了,又何況是重開月旦評這樣的盛事。

不少世家子弟早就躍躍欲試,私下里準備了不少的文章和詩詞,想要得到許靖先生的贊賞和認同。

喬老夫人自然也有所耳聞,聽到喬瑋提到讓喬瑞也去參加月旦評,覺得這也是個辦法。

先前孫權設立過招賢館,有志之士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出身寒門皆可毛遂自薦,無論以策論還是文章詩詞,或是有技藝之能都可前往,有專人接待并推薦給相應部門的管事。

但喬瑞自恃尚有幾份身份,又覺得與孫權之間尚有尷尬,不愿意委身以為臣,更不愿意屈尊降貴地去自薦。

于是便找借口自標榜為“不遇伯樂之良驥”,引得喬老夫人好生著急,四處想要為他尋找門路又免得傷其自尊。

喬瑋聽完只能形容他“扭捏又可笑”。

喬老夫人越想越覺得讓喬瑞參加向金臺月旦評是個極好的門路,能夠讓喬瑞在眾世家面前露個臉。

于是喬老夫人也顧不上再勸說喬瑋回喬府去見喬父,寒暄了幾句便主動要起身離開,迫不及待要為喬瑞安排前程去了。

喬瑋自然也不會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