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臥龍傳人

第一百三十三章 狠毒的“陽謀”

()月余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點墨)孫權率領的后軍也早已抵達巢縣,隨著兵士辛勤的努力,巢縣同韓罡那被打傷的身體一樣,快速的恢復起來,眼下韓罡身體已經沒有什么大礙,同樣巢縣也恢復的差不多了,大軍圍繞著這現成扎營,訓練著自己的身體,后靠巢湖的江東大軍倒是不急著進攻的,要明白糧草器械后備兵員,全部由長江直接開赴到這處開辟出來的根據地,卻是不大困難,相反還有一種輕松的感覺,正因為如此,江東眼下一邊快速的打造著攻城器械,一些磨練著兵士,算是為今后的大戰做準備了吧!可見,曹軍將此處丟給江東,卻是使江東大軍兵鋒更盛。

而眼下的韓罡正身處于城墻之上,默默的注視著遠方,這月余的時間他并沒有出陣。一來是借著身體的原因,仔細的考慮了一下眼前的局勢,二來卻是對于前次敗陣的一種反思,早在敗陣的當日,他就發覺此次對陣的敵人不是一個十分好對付的角色,他一時沒想到就使一萬三千多的兵士殞命巢縣,也算是為了對兵士負責吧,韓罡此時卻是不得不好好考慮一下今后的定計了。

雖然孫權并沒有就此次敗軍說什么,只是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叫韓罡不可以此喪失信心之類的話語,孫權這態度雖然是在眼前完全依仗韓罡下不得不安撫的措施,但是卻也成功的叫韓罡認識到了自己對于戰事的重要性,既然如此,處于對自己負責,對江東兵士的負責,他就必須將自己放在一個謀士的位置之上,尋找戰機,察覺一些別樣的蛛絲馬跡,力圖設計破解曹軍。

眼下江東大軍局勢好了很多,進可攻,退可守的巢縣已經被拿下,韓罡倒是沒有進一步的逼迫曹軍,雙方除了一些小規模的碰撞外,卻是各自盯著對手的一舉一動,尋找著機會。曹軍眼下是兵力不足,收縮防線,而江東則是在拿下巢縣后打算休整一番,恐怕到時候要是還沒有妥善的辦法的話。江東也惟有強攻一途了吧!這也是雙方做的最后的準備,強攻合肥那得需要多少兵士的傷亡才可以?而曹軍需要多少兵士的性命才能防的下?雙方都不清楚,但是卻又都明白的很,那將是一個雙方都為之痛苦的數字。

正望著遠處的風光沉思著什么,卻聽有兵士恭敬的傳喚道:“韓將軍,我家主公有請。”

無疑,這說的就是孫權,當下韓罡平靜的點了點頭,對著城墻上的周泰吩咐了幾句,就下了城墻,隨著那兵士向著已經修葺好的府衙走去。

待到了府衙,卻見孫權正一邊穿著干練的武士服,一邊出了大堂,對著韓罡言道:“宇麒眼下可有閑暇否?眼下戰事安穩,不如隨本侯到城外轉轉,如何?”

聽到孫權的話語,韓罡卻是想了想后,沉吟著點了點頭,當下二人相隨著在一眾兵士的護衛下向著城外走去。

身處于城池之外,二人轉了一轉,就在此時只聽孫權望著北面的曠野。似乎組織了一下語言,才對著身邊的韓罡言道:“宇麒自隨我江東征戰之日起,屢次沖鋒在前,思慮在后,已經是對的起江東這個親家了。”

聽聞孫權的話語,韓罡剛想接口說什么,卻被孫權有手阻止了下來,當下只聽孫權微笑著繼續說道:“宇麒不必現在就說什么,待本侯將話語說完,想你先是于長板揚名,當別人都以為你是世之猛將的時候,你卻于赤壁算計的曹軍焦頭爛額,證明了你的謀略,接著趁我江東無備取南郡,戰桂陽,轉長沙,下樊城,可曾一敗?”

孫權一聲聲的道出韓罡的戰績,卻是說的韓罡有些不太自然起來,不過確實孫權說出這些顯然是做過調查的,如此統計出來,倒也算是有心。

當下韓罡卻是疑惑了,他實在是想不明白孫權特意叫他過來夸贊他一翻,究竟是何用意。不過他也沒開口詢問,就只是平靜的等著孫權接下來說下去。

只聽孫權果然在停頓了一下后,張口言道:“一直勝利下去固然是好事,但是誰的一生當中會永遠得意呢?人不經受挫折如何能夠更進一步?以本侯之見,月前的一敗對宇麒來說未嘗不是一次好事。”

待孫權的話語說完,韓罡才算知道他的用意是在哪了。不過韓罡卻并沒有反駁什么啊,最近他也一直在沉思這個問題,是不是以前太過順利了一些,而使自己有些信心太過膨脹了,這不需要孫權說,韓罡自己也會想到的,只不過眼下他這種沉靜的態勢,絲毫不顯露自己的想法,難免給別人一種異樣的感覺,孫權也是害怕,他明白韓罡具備著不下周瑜的謀略,他也明白此次北征就眼下而言,只有韓罡能與那張遼手下的軍師對抗的,這個依仗如果因為此敗沉寂了下去,他可是難免功虧一簣的,前番他自己出兵連個張遼都拿不下,此次對方又加了一個高人,孫權也是有些緊張的,這種情緒不算不對,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而已,孫權得到教訓,自然是深有感觸,他就怕韓罡妄自菲薄下。低估了自己能力,到時難免出現不好的局面不是?

這正是他擔心的地方,不過他卻是沒想到韓罡并不是一敗就一蹶不振的人,他背負的是師傅的名聲,諸葛亮敢叫他背,就證明韓罡是有著背負的能力的,心性堅韌的他又豈是一次敗陣就可打倒的?眼下月余時間,只是全面的思考一下局面而已,只有周詳的考慮到各個方面,才可以定出行的通無遺漏的計策不是?一味的用奇謀單突一點,永遠都成不了什么氣候的。

孫權的話語一說完。回頭望了望韓罡那微笑感謝的神色,當下卻是一陣愕然,不過深有城府的他,當下一想卻是也跟著微笑了起來,直接帶著兵士回轉,一邊走還一邊言道:“眼下軍務繁多,本侯卻是沒有太多閑暇游玩的,眼下看看外面的景色也好,咱們回吧!”

很明顯孫權看出了韓罡的神色,那微笑著帶有的矜持自信,顯然對方并沒有自己憂慮的那種情緒的產生,孫權也不管其他了,無論如何,韓罡能振奮就比什么都強,孫權此時也不需要在去開解什么了。

望著孫權遠去的背影,韓罡當下略帶感激的一笑,不過還是馬上收了回去,隨著孫權的后面向著城中走去,二人的談話別人并不知道,他們不知道為何主公回帶著明顯不錯的心情回到了城中,難道是有什么辦法破曹軍。定合肥了?

不理會疑惑的眾兵士,孫權在快進府衙的時候,對著前來相送的韓罡言道:“宇麒你且回去吧!待本侯于中軍抽調兵士,補充好先鋒損失的人馬,就叫徐盛將軍也去你麾下聽調,到時宇麒盡管施為。盡早定下合肥。”

聽著孫權最后的話語,韓罡既沒有張口打包票,也沒有惶恐的推辭什么,就只是略帶自信的微笑了下,將同樣微笑的孫權送進了府衙大門。

眼下孫權的態度很明顯,不僅補充軍士,更是加派了徐盛前來。如此措施很明顯,就是幫助韓罡實行軍事,想多一位頭腦靈活一些的將軍,起碼韓罡派出任務后,倆人還是能商議一下的,哪會像上次那樣。叫呂蒙出現疏忽?多一個商議之人,就多了一分保險不是,這徐盛雖然年輕,但是頭腦卻是不弱,對于韓罡來說也算是不錯了。

送走孫權后,韓罡卻是又來到了城墻之上,此時的周泰就巡視著城防,正巡視間見韓罡這么大會的功夫就回來了,當下疑惑歸疑惑,卻也沒有多問。

直到接近晌午的時候,徐盛終于是來到了韓罡軍中進行報到,想眼下孫權為了韓罡能夠順理成章的統帥大軍,可是把城防這么重要的事物都交到了韓罡的手里,一面是說明孫權信任于他,二來是給江東眾將一種韓罡是自己人的感覺,以便韓罡進行指揮,此用意可謂是良苦用心了,韓罡當然不是一點都猜不到,對于孫權的禮遇,韓罡除了感激卻也不存在什么別的情緒,眼下除了盡心拿下合肥,告慰江東諸位,算是最好的回報方式了。

而此時徐盛的態度也是說明了,對于聽命于韓罡,他心中并不存在多大的抵觸情緒,韓罡乃是江東的姑爺,雖然是別處臣子,但是也算是半個江東之人吧。當下就那么干脆的到韓罡營地報到了,等著韓罡分派任命。

待徐盛也坐下用飯后,周泰等人卻是又開始了討論,這氛圍還是韓罡可以培養出來的,這些將軍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討論戰事。

當下只聽周泰沉吟了一下,才說道:“將軍,日常據探馬回報,這巢縣附近卻是存在著大量百姓的,你說這些曹操經營多年的百姓,會不會在后面拉咱們后退啊。”

周泰的話語才說完,就聽呂蒙接口道:“哎!眼下我江東來此就為征服此地,雖然摸不準百姓心向何處,但是卻也只能嚴加盯防了事,不好行使激烈手段,以免日后產生不必要的情況啊!”

呂蒙的話語一出,韓罡當下面色一動,也不出聲,就只是沉默著拿著手里的飯碗,一邊聽著眾將軍的談論一邊仔細琢磨著心中的想法。

眾將也沒發現什么異樣的神色,當下聽話題已經開了出來,卻是各自闡述著自己的觀點,倒是沒有什么。

一直到用完飯,他們也沒爭論出個所以然來,就在此時陳到,甘寧,凌統已經是前來用飯,要知道城防事物,眾人可都是各思其職的,有督促打造攻城器械的,也有城墻巡視,城門駐守的,卻是需要幾名將軍輪流帶領兵士去完成的,眼下幾人也算是過來交班了。

就在此時,韓罡卻是對著周泰言道:“周將軍,你帶著徐將軍上城墻先行忙碌,我有事要去見吳侯。”

說著也不等周泰接令,便向著府衙而去。待到了府衙之后,韓罡經過兵士通報之后,隨著兵士向著大堂走去。

望著才分開不久的韓罡,孫權當下卻是十分疑惑,趕緊問道:“宇麒此來,所為何事?”

聽到孫權的問話,韓罡有仔細的完善了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后,才平靜的問道:“不知吳候覺得,眼下這合肥一帶百姓之事,如何看待?”

對于韓罡的問話,孫權本是疑惑,但是望著后者那一副神情后,卻是想了想才老實的回道:“我大軍到此,意圖乃是定下合肥之地,百姓自然是厚待一些的,使其心存江東,宇麒有此一問…………,是否心中有了什么計議不成?”

孫權的話語一出,韓罡當下卻是略帶著沉吟之色,輕聲回道:“回吳侯,請恕在下直言,眼下我軍所處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是被百姓環繞當中難免有些伸手縮腳,其中如若曹軍與當地百姓互通消息,我軍動向也沒有了什么隱蔽感,不如…………。”

望著韓罡那為難的神色,孫權當下趕緊追問道:“宇麒有話經管說出便是。”

聽到孫權追問,韓罡狠了狠心才接著言道:“不如派出軍馬,叫百姓帶上路上夠用的吃食,逼迫其北逃合肥,只要進入了曹軍的防線范圍,到時如此多的百姓必然拖累曹軍的糧草共給,使其疲憊不堪,到時其還要分兵防備百姓暴動,自然是心困乏力,也正是我大軍發兵之時,如若曹軍拼著民心不要,我等不是更好征服此地?”

韓罡此計卻是狠毒無比,但是此陽謀一出,曹軍卻也絲毫沒有辦法,他們為何會收縮兵力?乃是因為兵員不足,如今韓罡以“難民”逼迫,他們也是沒有辦法,陰謀使的隱秘,陽謀使的光明正大,但是卻也是陰險之招,如此一來,曹軍是接納百姓也不是,不接納也不是,可謂是陷入了倆難的境地,誰能想到江東跨江而來,不徐圖厚待百姓,反迫害之?

不過曹操當年殺奔徐州之時,百姓多有蒙難,如今身在其治之下,不也是老實的順民嗎?可見民心一說,也確實沒有確定的根據。

當下孫權聽完起初也是不太愿意的神色,不過在仔細的想了想后,卻是沉默的點了點頭。見孫權如此,韓罡也算是明白了孫權的態度,也不等孫權出言肯定,就帶著平靜的神色出了府衙大堂。

說實話,韓罡也不愿意行此計,不過眼下卻也只有此計方能形使一下了,要知道崔州平的本事可是不小,韓罡也算是見識到了,此時不是要人命的計策,韓罡還真沒有太大的把握用去。

待韓罡回到自己的軍營處,也不拖沓,直接召回了呂蒙,徐盛二人,對其仔細的吩咐了一下后,在二人沉默的接下命令后,卻是張口告戒道:“此次前去,不必太過殺戮,只需震懾住百姓,使其產生惶恐就好,每到一村,一鄉,只言眼下此地屬于江東,勒令其向北方逃難,記住,不可劫掠錢財,不許亂動其身,咱們就算攆,也要作出一副迫不得已的模樣,至于理由你們隨意去編造,不到萬不得以,不得以刀劍加身,可否明白?”

待二人鄭重的點了點后,放心略帶放心的揮了揮手,他之所以把這件事,交給他們二人,無非就是看重其頭腦而已,此二人應該能理解韓罡的用意,說實話對于此計,韓罡也是想盡量挽回一點民心的,要知道此舉一出,如果處理不好,日后對于此地的江東軍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啊,這樣的情況,江東在內部叛亂不斷,外面曹軍攻擊的情況上,能起到替劉備吸引兵鋒的作用嗎?顯然這是不大可能的,如今此二人理解了韓罡的意思,自然是于手段上要和緩了許多,對于將來也順利一些。

送走二將,韓罡在臨行前又鄭重的叮囑了一翻后,卻是帶著沉思的神色,來到了軍營之中,也不多話,直接召喚過來陳到對其言道:“叔至,你快去點齊三百斥候,沿著東方探察,特別是臨近的居巢縣,好好探察一遍,包括其守軍數量,周圍的地理位置,你親自帶兄弟過去。”

當下陳到略帶振奮的接下了命令,便快速的離去了,而韓罡望著陳到的背影,卻是面帶平靜之色的自語道:“百姓北逃,勢必引起北線當地百姓的恐慌,我大軍隱藏行跡下,在下居巢,到時,崔先生你內有百姓拖累,外有我大軍威脅,你該如何?”

一邊沉思著,韓罡一邊將自己換于崔州平等曹軍的立場,對位思考起來。很明顯,韓罡眼下就算出計也要考慮自己或者敵方的各處反映了,相比以前卻是進步了一大步,向著他的師傅諸葛亮,一點點的靠攏起來,至于說韓罡什么時候能成長到師傅那種境界,還真是個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