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臥龍傳人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家中事物

簡單的拜師禮已成,眾人祝賀之后,便落座在酒桌之上,恰在此時,只聽諸葛亮吩咐道“罡兒!你且做于我身邊,待為師給你介紹各位叔伯。”

順著諸葛亮所指的方向看去,可不正是有一空座位于諸葛亮的右手邊嘛!不用想也知道,那恐怕是早就為韓罡設在那里的。

似乎還沒從驚喜的狀態完全恢復過來,只見韓罡顫抖著身體向著那空空的座位做了下去,才剛剛做到椅子上,就聽諸葛亮藹聲向著韓罡介紹道;“來!罡兒,為師給你介紹一下,在座的各位。”

說完伸手一指,左邊第一人,也就是韓罡先前所在見的司馬微,對著韓罡說道:“這位是“水鏡先生”司馬微,才學自不必說,其相術一學雖不被世人所知,但是卻是不讓任何當世任何相術大家的。”

隨著諸葛亮的介紹,韓罡的視線也是向著司馬微轉移了過去,二人對視一眼后,只見司馬微給了韓罡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后,便微笑著收起視線輕聲說道“我跟小友已經照過面了,此時就不必多禮了。”

雖說司馬微先說明了此話,但是韓罡卻還是站起身來,恭敬的彎腰拜見道:“小子見過司馬先生。”

韓罡恭敬的神態看在眾人的眼里,更在加深了他們良好的印象,只見司馬微滿意的一笑,說道;“小友不必如此,快快起身。”說完,上前輕扶了一把韓罡,而韓罡也不多做虛禮,就著司馬微微扶的手臂,站起身來。

雙方見禮完畢,諸葛亮接著指向第二人,向著韓罡介紹道:“此人乃是徐庶,徐元直,兵法韜略不凡,日后如有機會,罡兒還需多向其請教則個。”

此時韓罡已經是有些反應不過來了,要知道連日來,三國名人接觸出現在他的面前,他的感觸也是良多啊!如今聽到“徐庶”的名字,雖然沒有了當初見諸葛亮的心靈震撼,卻也是失神了一下。

注視著面前眉目剛健,一身魁梧身材的文士,韓罡心潮不由此起彼伏,“這就是兵法戰陣頗為精通的徐元直?也是他日后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吧?可惜如此大才,最后卻因為母親的緣故,從此消沉一世。”

韓罡只愣神了一瞬間,想了一些有的沒的后,見對方頗為欣賞的目光,不由略感惶恐的見禮道;“見過先生,如日后小子在兵法上有什么不懂的,定會向先生請教,萬望先生不吝賜教。”

徐庶對于韓罡這個孩子的了解,還只停留在諸葛亮先前的敘述上,如今見到真人,雖別的暫時還看不出,但是卻也發現眼前孩童待人十分禮貌,光這一點就區分開了不少同齡的孩子。

聽到韓罡見禮,徐庶點頭微笑了一下,接著說道“徐庶見過小友,有禮了。”

雙方見禮完畢,諸葛亮并不打算再給韓罡失神的機會,忙微笑著對韓罡說道:“來閑話待會再敘,還有三位叔伯我來給你介紹一下。”

諸葛亮的話語一出,那三人當先一人卻是爽朗的開口打斷道:“還介紹個什么,這樣介紹下去,我等豈不是要等到天黑,才可吃上酒?”

從這說話的語氣,便可看出這三人定是同諸葛亮不是一般的熟悉,想來也不奇怪,司馬微雖然同大家是忘年之交,但是卻是輩分最為年長的一位,容不得他們不尊重,再說徐庶,他雖然以自身才氣使的大家折服并與其相交,但是卻并不是土生土長的潁川人,乃是游學到此,如此一來,相處的時間感情的深度都不及其余眾人。

那人說完這話,也不拖沓,順著話語介紹自己道:“在下潁川石廣元,有禮了。”

石廣元既然已經帶頭,剩余的倆人也是忙接著介紹道:“在下孟公威!在下崔州平!見過小友。”

“潁川四友?”幾人各自的自我介紹已經完畢,但是韓罡的回禮卻并沒有跟上,因為從石廣元的話語才出口的時候,韓罡便直覺的感覺到什么,如今幾人的介紹已經證實了剛才的猜想。心中轉換著翻騰的思緒的韓罡,卻正巧看到眾人奇怪的眼神。

韓罡心中一凜,忙開口掩飾道;“小子見過各位先生,適才奇怪倒請各位先生不要見怪,想小子來到這里已經三月有余了,卻不成聽說各位,也不知道師傅還有如此多的好友,適才猛然見到各位,難免奇怪,還請諸位先生不要怪小子無禮。”

聽到韓罡解釋的話語,眾人雖然還是還著少許的疑問,卻還是微笑示意了一下,表示此事無妨。

就在此時,徐庶張口笑道:“倒是叫小友笑話了,我等五人于半年前結伴出游,時至今日才輾轉歸還,卻想不到正巧趕上,我們的“臥龍先生”開山收徒,倒是榮幸至極啊!哈哈!”

說到最后,似乎感覺難得調侃到諸葛亮,已是爽朗的大笑起來,眾人也是跟風般開懷大笑起來,惟有諸葛亮面露無奈苦笑之色。

眾人又笑了一陣,司馬微見都笑的差不多了,也是開口轉移話題道;“這倒也是怪老朽了,想如果不是我的跟隨,諸位的行程想必不會如此緩慢,老朽之過啊!”

聽到司馬微的言語,眾人先是一愣,接著忙寬慰起來,在座的都是身具才氣之人,大大小小的事情也能看個通透,說一些違心的話語來維持場面難免顯的虛假了一些。所以他們大多的話語都是:“沒有老先生的陪伴,我等又豈能收獲如此多以前從沒有過的見識?所以此行少了誰,也不能少了您啊!”之類的話語。

見場面一時之間,尷尬了許多,座上座位上的諸葛亮,忙微笑著開口道:“諸位還好意思說,你們出游卻單單留下我獨自寂寞,我還沒說,你們竟然先說起出游之事,聽的我氣就不打一出來,好了別說了,今日酒宴,不僅是為在下收徒一事,也是為元直餞行的。諸位務必盡興,好叫元直盡興后不帶遺憾的離去!”

此話一出,眾人先是面露不舍之意,但是卻也不愿做那兒女之態,各自開始祝福起徐庶起來。

就在此時,“小三”端著倆樣吃食,開始上菜,韓罡見在坐的幾位,除了最初的見禮外便不在向自己看來,自覺坐在這里也沒什么意思,忙起身對著諸葛亮說道:“師傅!三哥一人侍侯難免忙亂,不如我去跟著忙活一下,以便在坐的各位叔伯能夠早點吃上熱乎酒菜。!”

諸葛亮聽到韓罡的話語,并不以為如何,微笑著點了點頭,表示可以。

得到諸葛亮的示意,韓罡又向諸位告罪了一聲,對著正用歉意的眼神看向自己的司馬微微笑了一下,便大步出了房間。

想來此情景也并不算奇怪,彼此不熟悉的情況下,難免使對方忽略,韓罡當然不會因為此時而怎樣怎樣,房間內雖都是才學出眾只輩,但也是人,既然是人那么眼下就是人之常情,更何況,眾人雖知道韓罡聰穎非常,但是卻也明白對方只是一個九歲小童,沖諸葛亮的面子,他們對韓罡已經是見了全禮了,卻也挑不出別的。

要知道,自負才學的俊才都帶有一定的傲氣的,這一點大多人身上都是可以清晰見到的。

不大一會,酒菜全部上齊,房間內眾人便開始邊喝邊聊了起來,而本不想進去在參合的韓罡又被諸葛亮召喚到了房間內。

眾人正吃喝間,也不知道是石廣元,還是崔州平,說了一句;“方今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百姓罹難,卻不知有何雄主能解救之。”

此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在場眾人的心玄,只聽徐庶接口回道:“天下大亂,人心不齊,在下認為得天下者必先取民心。”

徐庶的話語才剛開口,那面的孟公威反駁道:“民心一說實為籠統,想天下群雄想要富強,務必善待屬地百姓,如此他這算是民心否?所以在心以為,亂世稱雄手重手段權謀。”

還沒等眾人說什么,石廣元卻是頗為贊賞的回應道:“孟兄說的在理,想秦皇能統一戰國,其手段不可謂不過人,想百姓多向往安定平穩的生活,有了手段,有了權謀,能給百姓想要的生活,那百姓就會依附,就會歸心,所以說亂世稱雄首看明主,能否任賢為親,是否具備權謀手段。”

也不知道是眾人忘記了宴會的初衷,還是這個問題實在是過于敏感,話題一出后,卻是引起了激烈的爭辯,只聽徐庶不贊同的反駁道:“二位話語雖然并沒錯處,但是卻好象忘記了什么,想秦朝只止于二世為何?就是因為,二世胡亥橫征暴斂,肆意妄為,致使百姓蒙受苦難,從而亡國。我大漢開朝四百年,前朝修國養民,百姓多思朝廷恩遇,而到了靈帝時期,宦官專權,權趁當道,只知自己富貴忘卻了天下民生,才致使大亂,如此說來,國家強盛動亂與否,全憑百姓之心。”

看著下面激烈的辯論諸葛亮并沒有發出一語,只是微笑的聽著,但是看到徐庶嚴肅的拉長的臉,諸葛亮知道在不出聲,恐怕這酒也別想喝下去了。

只見諸葛亮先是看了看同樣微笑不語的司馬微,開口笑話道:“這個問題你們爭辯了幾個年頭了?卻不知何時能出個結果?恐怕這不是一個短期的時日吧?還是暫且方下這個問題吧!如果我等有生之年,天下能夠一統,到那時自然見分曉。”

諸葛亮一席話說完,眾人也就不在爭辯了,顯然這個問題確實是他們爭辯了許久卻不出結果的事情,瞬間眾人停滯了一下,各自整理好情緒,繼續暢飲起來。

場面中只有韓罡不可思議的注視著眾人的臉色變化,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為何剛才還劍拔弩張的場面一下子就恢復了常態,愕然了半晌,韓罡看了看已經習以為常的司馬微跟師傅諸葛亮,才恍然明白剛才師傅所說的“你們爭論了幾個年頭了?”話語的真正含義。

恐怕也惟有習慣了爭辯,習慣了對于眼下情況的轉換情緒,才可能出現如此反差極大的場面吧?

一更送下,還是那句老話,新書需要支持,希望喜歡本書的讀者朋友們,不要吝嗇你手中的票票,最近我發現有很多網站在轉我的書,那些看盜版的朋友們,希望你們在看后的同時,能夠來到投上你珍貴的一票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