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為官

第一百六十七章 松江文廟

上了車,許立便通過電話,聯系到了松江文廟的負責人,希望他們配合此次外賓來的來訪工作。文廟負責人一聽是市委辦的領導同志要帶外賓來文廟,他們當然不敢拒絕,而且滿口答應,一定會安排好接待,配合市委工作。

松江文廟就位于松江江畔,車只行駛了十多分鐘,就已經到了松江文廟。卡爾沒想到這么快就已經到了,直到下了車,看到面前這個由21座單體建筑組成的松江文廟建筑群,才終于相信許立沒有騙他。不過他還是不由得感嘆道:“中國的歷史實在是太悠久了,文化底蘊太豐富了!連這種古建筑也是隨處可見,就隱藏在這鬧市當中,真是太讓人驚訝了!”

許立一笑,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當然不是他們所能領會的。就說這文廟吧,這里的每一處建筑設施都具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就算是講解給這些德國人聽,他們也不可能明白。

許立帶著卡爾等人從到西轅門,準備進入文廟。可一名德國人突然問許立道:“許先生,我記得你們中國的建筑大多都是坐北朝南,而大門更是要向南開的,可這里作為供奉你們中國最偉大的人物的地方,為什么卻要走西門?”

許立聽了不由得一皺眉,自己帶這些人來此本來只是想讓他們消磨一下時間,暖和暖和的,沒想到卻又成了他們的解說員。

不過看著問話的人一臉的期待,許立也不好拒絕,而且這時卡爾又在一邊解釋道:“許先生,不好意思,這位是我們的建筑學專家丹尼奧,他每到一處,最大的興趣就是研究當地的建筑,不論是古建筑還是現代建筑都會讓他如癡如醉,希望許立先生不要介意他的無理!”

“沒關系!丹尼奧先生,其實我們這座文廟同樣也是坐北朝南。他的大門也同樣是在南面……”

沒等許立說完,站在一邊的卡爾地秘書施密特就在一邊插言道:“許先生,我們作為你們的客人。你卻為什么要讓我們走這里的小門呢?難道這就是你們地待客之道嗎?”

其他德國客人一聽施密特的話,臉上也有些不好看了。許立瞪了施密特一眼,忙解釋道:“大家不要誤會!這座文廟確實南門才是正門。可自從他建成之日起。正門就從來沒有打開過!”

“這是為什么?難道建了正門就只是一個擺設嗎?為什么不讓大家走?”丹尼奧做為一名建筑學專家,當然要問個究竟,他可不希望以后自己在中國的作品,因為不符合中國人地習慣而有門不能走。

“想必大家來中國對我們國家也應該有些了解。”見這些德國客人都紛紛點頭,許立才帶著大家走到文廟大門正對地照壁前,道:“這是我們中國古建筑物中常用到的照壁。”

丹尼奧接道:“我知道,這照壁是起遮擋作用。”看著其他同事都望向自己,丹尼奧更加得意的道:“在中國古代,大的家族所修建的庭院是一定要有照壁的,以防止其他人窺視家中的情況。許先生。我說的對嗎?”

許立點點頭道:“丹尼奧先生確實是建筑學專家,對我們中國的建筑也這么有研究。”

丹尼奧笑道:“那當然,如果不研究中國的古建筑,怎么能設計出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地五星級賓館?”

許立一愣,問道:“丹尼奧先生要在中國建筑五星級賓館?不知道是在那里?”

丹尼奧剛想說話,卻被另一邊的卡爾打斷。“許先生還是繼續為我們介紹這座文廟吧!”

既然卡爾不想讓丹尼奧繼續說下去,許立當然不會再當著大家的面問,只好接著介紹道:“按照我們中國的習俗。當地不出狀元就不能將這座文廟照壁前的正門辟為大門。因為我們松江文廟建成后,科舉制度已被廢除,當然不可能再有狀元,所以這扇大門就一直沒打開過,今后也不可能打開。所以我們上文廟,就只能走西轅門。”

許立說完,這些德國人才恍然大悟。不再追究這個問。而是四散而去,各自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仔細欣賞。

許立見大家已經散開。他也不會分身術,當然不可能為每個人進行講解。看卡爾已經轉過照壁,踏過狀元橋,去了大成殿。

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殿,四周漢白玉雕欄環繞,東西長3米,南北寬25米,高1946米,面闊9間,進深5間,是典型的宮殿式建筑,脊上九龍九鳳。特別是殿內墨寶無數。“萬世師表”是清康熙帝御書,原在皇宮內,文廟建成后由宮中賜給;“民生未有”由雍正題寫,意為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像孔子這樣品行超群的人;“與天地參”是乾隆題地,是說孔子的賢德與天地等同;“圣集大成”由嘉慶御書,是說孔子集賢圣先賢之大成;“圣協適中”是道光題寫的,意為孔子立身行事合乎適宜。

這些墨寶對卡爾這位自認為中國通的人可謂是有著無限的吸引力。不過這些對丹尼奧這位建筑學專家卻遠不如大成殿本身對他的吸引。所以在眾人都先后進了大成殿去觀看殿內景物時,丹尼奧卻在圍著大成殿轉了幾圈,時不時的還點點頭。

許立看其他人都不在附近,便靠了上去,指著殿脊上九龍九鳳道:“九字在中國傳統意義上有無量地意思,在中國等級數字中也是居高地;龍鳳是吉祥的象征。特別是大成殿地彩繪是大點金旋子彩繪,只有皇宮才能用的東西。”

其他書友正在讀

新書日點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