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為官

第四百零四章 家俱企業

重生為官第四百零四章家俱企業

黃杰從來沒看見科長對自己笑過。準確點說是從來沒見他對比他官職小的人笑過。今天自己這么熱情。這太陽可真從東南西北一起出來了!對于科長態度的突轉變。黃杰也沒有往心里去。他現在想的就是怎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這次的調研工作完成好。“好。我馬上過去!”黃杰說完便又出了辦公室。去見聞洪偉。

科長看著黃杰離去背影。卻是暗暗吐了一口。心道:小樣。要不是今天一早聞局長親自過來問你在不在。我用的著這么巴結你?不知道怎么攀上了局長的高枝。便翻臉不認了!

在聞洪偉的辦公室。杰看到了昨天自己點的另外三員大將。同時再看看聞洪偉遞過來的一張十萬支票。黃杰對此次的工作充滿了信心。

許立將調研的作布置下去后。便不再操心此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自己已經將工作交給黃杰。又給他提供了所有的有利條件。相信他會給自己的一個滿意的答復的。

眼下要緊卻是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企業。并讓他們到望江投資。僅靠望江現有的這批木材。就算都買了。頂多能解望一時之急。卻仍無法從根本上轉變望江的財政狀況。只有引進一些名的家俱企業。借助他們先進的技術和品牌效應。將這些木材進行深加工。將他們變成家俱。才能提高附加值。如果能在望江建立起北方最大的家俱生產企業將望江打造成北方最大的家俱集散的。望江才能真正改變目前貧窮落后的局面。

為將這一想法變為實。許立找到了劉洪請劉洪濤幫自己參謀參謀。

劉洪濤聽了許立的見卻半天有開口。全市林業資源豐富。對建立家俱企業確實有著十分優越的自然條件。可如何才能吸引家俱企業落戶望江才困難的事情。

現在全國名的家俱企業。別說在望江。就是全省甚至是整個東北也沒有幾家。大多家俱企業都在南方。而各大家俱企落戶南方也并非沒有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近幾年在甸非法砍伐木材成風。而大多木材又都運進中國。基本上每五分鐘就會有一輛運載著15非法木材的卡車穿過邊境。走私到國內。每年約有一百五十萬噸木材非法入境。而這些木材又價格低廉。入境后迅速被各家俱企業瓜分。正因為有了這么非富而又價底的木材資源。才造就了南方家俱企業如同雨后春筍般崛起。

另一方面。國內產的家俱除了銷外還部分被出口到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在北方特別是在省內根本沒有一個大型的出海口。所以想要出口到外國還是在南方更加便利。是家俱企業落戶南方的一個重要原因。

劉洪濤將自己的慮說了后。許立想想后卻道:“這些家俱企業都在南方對我市打造北方最大的家俱航母卻是個有利時機。一旦望江成立家俱企業。便可以迅速占領東北市場。只要在東北站穩了腳根。便可以迅速南下。進而走向世界。而且我們北有著如此豐富的林業資源。如果就這樣閑置豈不是分可惜。各種樹木也是有生年限的。咱們總不能等他們一直長到自然枯死才將他們砍伐吧。只要咱們有計劃的進行砍伐不但可以創造經濟效益。還有利于我市林木的更新換代。使他們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我相信緬甸木材走私也不會無止境的繼續下去。兩國早晚會對其采取一定措施進行限制到時侯那些南方家俱企業的優勢就會喪失。而我們望江必將成為新的家俱集散的!”聽著許立的話。劉洪濤也增加了些許信心。而且自己原本就已經打算在年底退到二線。自己手里的指揮棒還要交到許立手里。望江早晚還是許立的天下。自己何必做那個惡人呢?

“好我完全支持你的計劃不過應該怎樣才能進相關的企業落戶望江。引進一戶什么樣的企業落戶望江才是最適合我們的小許。你是怎么考慮的?”

“我認為如果要在望江建立一家新的家俱公司。條件許可。可時間卻不允許。畢竟我是打算讓新引進的個家俱企業扛起我們望江家俱業。甚至是整個東北家俱業龍頭的大。希望他能在短時間內為我們望江創造利潤。并帶他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全面提高望江的財政收入。如果是一家新企業。從他籌建培養技術工人積攢人氣打響品牌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我們望江等不起!所以我想能不能引進一家國外的大型家俱企業落戶我們望江。利用他們成熟的技術和生產工藝。在打響他們品牌的同時。也打響我們望江這個大品牌!”

“想法是好的。可過程卻是艱辛的!”劉洪濤感嘆道:“引進國外企業談何容易。好的人家不想來。壞的引進來卻是一攤爛攤子。遠的不說就說松江吧。如果不是你從中幫忙。那有松江的旅游業?現在松江恐怕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劉書記。你放心。如果你同意我的這個想法。我準備親自出國去找找,的幾個朋友。讓他們幫忙運作一下。一定要引進一家在國外也是叫響的家俱品牌。來動望江的騰!”

對于許立的眼光劉洪濤倒是信過。聽說松江的那家德國企業也是許立最先發現問題的。為松江至少挽回了十幾億損失。

“那好。我等著你的好消息!家里這邊你就放心吧。都交給我!”

許立站起來緊緊的握住劉洪濤的手。狠狠的點點頭。卻沒有說話。許立知道家里這邊的擔子也不輕。既要維護全市穩定的大局。又要維持捉見肘的財政。還要配合省紀委查處那些貪污份子。這一切對于已經年近六十的劉洪濤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其他書友正在讀

新書日點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