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為官

第八百五十三章 當眾發飆

蓋長通當然知道馬俊松指的是什么,忙道:“剛才忙著看幾個文件,還沒給省政府那邊打電話!”

馬俊松笑著點點頭,他當知道這是蓋長通的托詞,看來蓋長通也在等自己的新決斷。道:“嗯,我剛才又考慮了一下,這次的事兒。事關重大,還是開常委會討論一下吧。你通知各位常委,明天早上九點開常委會,正好這段時間也積下不少重要事情,需要大家討論!”蓋長通見馬俊松竟又決定召開常委會。也十分高興,如果馬俊松就此偃旗息鼓,那自己怎么辦?自己不過是正廳級,一旦馬俊松被調離松江,或是徹底被文天打壓下去,自己這個馬俊松的馬前卒的日子恐怕更不好過。

“好,我馬上就去通知各位領導!”蓋長通高興的走了。馬俊松坐在辦聳桌前心中也十分高興,不管怎么說,有了朱家的支持,自己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就看明天的的最后較量了!

第二日的省委常委會如期召開,只有十一位省委常委表情不一的依次坐在圓桌前。大家也都明白,在這個時侯馬俊松還如此高調的召開常委會,必定是有所依仗,不然他又豈會自取其辱?這次的常委會許立沒有資格參加,只能留在辦公室里等消息。

會議從早上九點開始,竟只開了十個小時,許立就接到文天的電話。在電話中,文天卻是語氣凝重,道:“你到我辦公室等我幾分鐘,馬上就回來!”

“會開完了?”許立一愣,這會開得也太快了吧,雖說是九點開會,可開會前大家總得客氣幾句,再宣讀一下上級領導精神也就差不多九點半了,可這會兒文天怎么就回來了?

“開完了,馬俊松當著大家的面兒拍了桌子,憤然離場,詳細情況等我回去再說吧!”文天說完就放下電話,畢竟是在車里,雖然司機也跟了自己一段時間,可有些事情確實不好宣揚出去。

許立放下電話也馬上出了自己的辦公室,坐電梯來到文天辦公室門前。等了不過五六分鐘,就見文天和孫節禮也坐著電梯上來了。

許立忙迎上去,問道:“文省長,這次的常委會到底怎么回事啊?怎么這么快就結束了?”

文天拉著許立,壓低了聲音道:“進屋再說!”一旁的孫節禮已經幫著打了文天的辦公室,三人進屋后,孫節禮又將辦公室反鎖上。

大家坐在沙發上,文天輕撫額頭,道:“這次的事情確實有些奇怪。讓人有些看不懂的!”

孫節禮幫文天倒來茶水。又給許立也倒了一杯。畢竟許立還是政府辦副秘書長,而孫節禮還是他的頂頭上司,所以對孫節禮親自給他到了杯茶水,許立連道:“謝謝!”

孫節禮笑笑,坐在許立身邊。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孫節禮對許立可是不敢小瞧,他更是深知文天能有今天的強勢,與許立有很大的關系。至少政法委書記肖克和組織部長秦家平都是因為許立的關系,才與文天交好。而且過年進京時,更是因為許立的關系,才使得文天能夠和齊家聯盟。

別看自己現在是省政府秘書長,可在文天心里,自己這個秘書長還真不一定有許立地位高。不過孫節禮卻并不嫉妒許立,畢竟許立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爭取來的,與自己相比,他甚至還不如自己的基礎出,至少自己的父親曾在松江省某市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最后又是在省人大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去的。可再看看許立,可以說白手起家,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只要知道許立的人。那個不是樹起大拇指叫聲好!交好許立,對自己將來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文天見孫節禮和許立如此親切,心中也十分高興,畢竟這兩人可以說是自己身邊的哼哈二將,是自己最得力的部下,最親信的助手,二人交好,才能齊心協力幫自己應付身邊的大小事情。

“好了,你們也不要客氣了,我先說說這次的常委會,你們幫我參謀參謀,看看這個馬俊松葫蘆里到底買的什么藥!”

因為剛才的常委會,別說許立,就連孫節禮也沒進去,所以一切只能聽文天講述。而此次馬俊松突然強硬起來,確實讓人奇怪,兩人當然是樹起了耳朵仔細聆聽。

剛才的常委會開始一切正常,由蓋長通負責主持,對幾份重要文件進行討論。不過這些文件都是一些常規性的東西,并沒有引發什么爭論,很快就順利通過。文天看馬俊松一直沒有發言,以為他也已經明白了省內的形勢,徹底老實了。

可當討論此次自治州事件最后處理結果時,馬俊松卻突然暴發,對金申城提出的表彰獎勵人員名單給予否決,他認為金申城提出的這份表彰名單不但不應該給予任何獎勵,反而應該給予處分!

而金申城對馬俊松可以說一直憋著一口氣,要不是文天最后出面,也許自己今天就不可能坐在這里小更別說什么獎勵了。可這個時侯馬俊松竟還敢否決這份表彰名單,金申城當然不會忍氣吞聲,不然他也不會被人叫做馬大炮!

金申城憤然道:“馬俊松!你有什么資格否認這份表彰名單?不表彰他們難道還要表彰你?在這次事件中,你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你自己不清楚嗎?”

其余人聽到金申城竟連“馬書記”都不叫一聲,再是直呼其名,當然知道金申城到底有多氣憤。不過在座的人也都知道金申城和馬俊松之間的矛盾,除了蓋長通和汪清、孟祥有外,其余人心里卻是暗暗為其叫好,能夠當場卷了馬俊松的面子,大家當然高興,看他怎么下臺!

對金申城的指責,馬俊松被氣得面色蒼白,指著金申城:“你、你

蓋長通忙上前勸道:“馬書記,您消消氣,金書記只是一時激動,口不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