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一頭小騾子,可是把嘉康佳媛倆娃給高興壞了,圍著小騾子來回轉悠著看。
“媽媽,這是馬么?”小娃分不清馬和騾子,以為是馬呢。
巧蓮搖搖頭,“不是,這是騾子,應該是馬騾,比馬耐力好,聰明能干還懂人性。
就是脾氣大,你倆離它后腿遠一點兒啊,這家伙要是上來脾氣容易尥蹶子,當心踢著你們。”
騾子性格有些急躁,不耍脾氣的時候挺好,任勞任怨,一耍脾氣,倒有幾分驢的意思。
小騾子剛來家里,還摸不清脾氣,巧蓮可不敢讓倆孩子在小騾子身后玩,萬一這畜生尥蹶子踢著孩子怎么辦?
“往后你們要當心,離它遠一點兒看著行,最好別離著太近,等著熟悉了,再弄草料喂它。”
巧蓮瞅著,這頭小騾子脾氣還行,可她不敢大意,還是小心點兒好。
“如今咱家養了騾子,還養了阿黃和阿灰,越來越有過日子的模樣了,你倆往后也得幫媽媽多干活啊,不然媽媽一個人忙不開。”
巧蓮很能干,家里外頭這點兒活其實難不住她,可她畢竟懷孕了。
眼下還行,身子輕不耽誤什么,等著懷孕后期身子笨重,有些活就得喊孩子們幫忙。
所以從一開始就得鍛煉培養,沒辦法,誰讓家里沒有男勞力呢?
巧蓮雖然疼孩子,卻不想把孩子養成好吃懶做的個性,孩子小,盡他們的能力去做事。
巧蓮不會讓他們做太累太危險的活,但是該做的,必須做。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嘉康佳媛兩個從小就懂事,知道體貼母親,所以并沒有覺得媽媽讓他們干活是壞事,反而很高興。
“好啊,媽媽有事盡管跟我們說,我們一定幫忙。”倆娃很痛快的就答應了。
二遍地趟完,地里的活暫時可以告一段落,只是閑了去除除草。
等到地里的莊稼長起來,苞米長到腰以上時,就不太用除草了。
因為莊稼長的高,封住了地,底下的草長不起來,就沒辦法跟莊稼爭陽光和養分,很難成氣候。
當然,一般農戶還會時不時的去地里除草,減少雜草打籽繁殖的機會,往后就可以省心很多了。
蝲蛄沒那么容易抓了,巧蓮便不再指著蝲蛄掙積分,只偶爾領著孩子們,弄了死魚綁在枝條上,坐在大石頭上面釣蝲蛄。
釣起來的蝲蛄個頭都大,留著給孩子們當零嘴兒很不錯。
地里暫時沒活,山上的野菜也基本上過時了,不過,巧蓮依舊有辦法換積分。
比如婆婆丁根,這婆婆丁也叫黃花地丁,是一位藥材,去火消炎解毒都有不錯的效果。
婆婆丁根刨回來洗凈曬干切片,然后用微火炒黃,留著泡水不錯,后來人都叫蒲公英茶。
這個也可以賣給系統,一斤七八十個積分,當然了,就是麻煩些。
鮮婆婆丁根四斤才能出一斤干品,而且還要又切又曬再用火炒。
可再麻煩也能換積分啊,蚊子腿也是肉,閑來無事弄著玩,積攢起來賣給系統,最起碼能夠換日常吃喝的東西。
除了蒲公英茶,還可以做丁香茶,刺五加茶。
長白山山脈之中,有一種植物叫暴馬子,學名暴馬丁香,全株可入藥,嫩葉和花可以做茶,有養胃的功效。
刺五加的嫩葉也可以做茶,對治療神經衰弱等癥狀很有用,這些都屬于長白山特產,賣給系統都能換來積分。
這些也都有季節性,而且工序復雜,巧蓮只是想起來了就做點兒,想不起來就算了。
即便做出來了,也不一定賣,擱瓷罐存一些,家里來客人了拿出來沏杯茶,總比白開水好看的多。
轉眼農歷四月就過去了,端午節來到。
以前端午節要做的事情很多,包粽子插艾蒿喝雄黃酒,如今這年月,很多規矩都改了,基本上也就剩下吃粽子這一樣兒。
過節應景兒,就算家里日子差,多少也要包幾個粽子吃。
有錢的人家會去買粽葉、糯米、紅棗,包出棱角分明端端正正的四角粽子。
沒錢的人家也有辦法,去山上采柞樹葉子,用自家的大黃米,也不用紅棗,只煮一些小豆或者大白豆,包起來煮熟了,一樣吃的很高興。
巧蓮懶得去山里采柞樹葉子,索性從系統里換了兩捆粽葉,再買上五斤糯米,兩包蜜棗。
初四這天泡了米下午包粽子,晚間在鍋里煮了燜一晚上,第二天早起,撿出粽子和雞蛋,跟孩子們一人吃了幾個。
嘉康佳媛從沒吃過這么香甜粘糯的粽子,當即便喜歡上了這種口感,一人吃了倆粽子,雞蛋都不想吃了。
巧蓮也沒管,她包的粽子小巧,倆粽子吃不撐,沒事兒。這倆孩子吃東西有數,不用她費心。
吃過早飯,巧蓮撿了兩份兒粽子,一份給張家的,十來個,張家人多,最起碼要一人一個夠分的。
另一份撿了六個,加上四個雞蛋,這是給陳家老太太的。
不管咋說也是親娘,過節了不過去看一看不好,她只管親娘吃喝,其余人不管,也管不起。
所以只帶了六個粽子,老太太愿意留著自己吃,還是給孫子,那就跟巧蓮沒關系了。
兩份粽子都用牛皮紙包著,然后放到了籃子里,再放上一條魚,巧蓮就這么拎著籃子,領著倆娃從家里出來。
家里雖然養了騾子,可還沒找木匠打掛車,再說小騾子還沒長成,大車拉不動,小車以后用不上,所以巧蓮就沒費那些心思。
等著過幾個月再說吧,直接找木匠打一掛適合的車就行,那都是要花錢呢,需要仔細打算。
如今這年月風氣不錯,小偷小摸的少,巧蓮倒是也不怕家里丟東西。
把騾子拴在院里,預備了足夠的草料,又給倆狗子也預備了食物,所以家里不用費心,下午就回來了,不會有事。
從石嘴子走回大營,尤其是領著倆孩子,巧蓮也不敢走的太快,所以用了一個多小時。
好不容易來到了張家,不等進門就發現張家挺熱鬧,屋子里歡聲笑語不斷,姐姐巧娟的笑聲,在大門外都能聽見。
“姐,家里這是有什么喜事?瞧你高興的,大老遠就聽見你的動靜了。”巧蓮領著孩子邁步進院,一邊走一邊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