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領飯,都是按照戶口上的人數。狂沙文學網
曲家只有巧蓮和嘉康佳媛嘉俊嘉和四個孩子的戶口在仙人橋,所以只能領這四個人的飯,也就是六十八個餃子。
這點兒餃子哪里夠吃?幸好巧蓮和曲維揚早就想到了,家里也包了餃子。
十點不到,餃子就全都包好了,各家端著自家的蓋簾擺著規定數量的餃子,就這么往回走。
正好嘉康過來了,巧蓮跟嘉康倆人端了兩個蓋簾,急匆匆回到家。
到家里一看,曲維揚和佳媛包了兩蓋簾餃子,于是趕緊燒火下鍋煮。
這邊煮餃子,那頭曲維揚領著男孩子們在外面放鞭炮。
今年曲維揚也沒買那么多鞭炮,只放了一掛鞭,幾個二踢腳閃光雷之類的,也就回來了。
嘉俊看起來還沒過癮,可家里真的沒有鞭炮了,只好悻悻然跟著爸爸哥哥回家。
巧蓮見了,忍不住嘆氣,今年社里不掙錢,大家伙買年貨都不怎么舍得了。
這種況下,巧蓮也不好弄的太出格兒,畢竟他們家現在需要低調,不能太張揚。
孫家那邊可是盯著曲家呢,至少大面兒上過得去,別讓人抓著什么把柄。
“嘉俊,來,過來端餃子吧,幫媽媽干點兒活。
今年實在是家里錢不寬裕,沒錢買那么多鞭炮了。
等明年咱家里要是多攢點兒錢過年,那就多買,讓你好好玩。”
巧蓮看出孩子們都有點兒不高興,趕緊安慰他們。
“臭小子,你撅著嘴干什么?
咱媽不上班了,今年社里也沒分紅,哪有錢買鞭炮?
咱們現在是能省就得省,不是以前隨便花錢的時候。
你也不小了,這點兒事都不懂么?”嘉康瞪了弟弟一眼,不輕不重的訓了兩句。
其實嘉俊也明白這些道理,要不是家里困難了,大哥也不會領著他們進山去砍柴禾賣啊。
這一冬天,三個孩子每天都拖回來幾爬犁的樹棵子。
回家了剁成二劈柴,捆成一捆一捆的,就直接拖去仙人橋鐵路食堂賣了。
雖然一捆柴禾也就是賣一毛來錢,可一天下來,怎么也能掙一兩塊。
這些錢本來是要給媽媽貼補家用的,可媽媽說了讓他們留下來,開學了買學習用品。
“大哥,我知道錯了。”嘉俊腦子不笨,也很懂事,知道家里不容易,于是低著頭,過去幫媽媽端餃子。
鍋里的餃子都撈了出來,一家人圍坐桌邊開始吃餃子。
這餃子里面,有一些是從食堂拿回來的。
食堂用的面有些發黑,里面的也不是那么多,菜剁的也是七大八小不均勻。
另一些是曲家自家包出來的,面比較白,里面多,味道也調的鮮。
巧蓮特意把自家包的餃子挑了,給孩子們吃,她和曲維揚盡量吃食堂拿回來的。
不管怎么樣,過年好歹吃了頓餃子,大家都心滿意足。
于是吃過餃子之后,一家人坐在炕上有說有笑的玩了一陣子,然后才各自去睡覺。
再睜眼就是正月初一,要是往年來說,正月初一應該是走親串友互相拜年的子。
可孫建勇成了書記之后,卻變了規矩,正月初一開門紅,大初一的就讓大家伙都干活。
大正月里有什么活可干?外面的地都凍的邦邦硬,根本就沒化出來。
可即便是這樣,那也得干活。
上級不是號召了,說什么,“深挖地三尺,糧食畝產超千斤”么?
那就去挖地啊?深翻地,翻不動也得翻。
沒辦法,男人們只得扛了尖稿,去地里裝模作樣的干活,反正干活就給記工分,那就干唄。
光是大田里的雪就有一尺半厚,一天不用干別的,光挖雪就行了。
男人們下田干活,女人和孩子們也沒輕松了,孫建勇讓女人和孩子都拿著糞簍子,往地里運肥料。
于是大初一這天,整個兒公社里,各處都臭氣熏天,別提多難聞了。
干了一天活,群眾們都怨聲載道,一個個埋怨不已。
孫建勇估計是也覺得這么樣不太對,于是初二開始,就不讓社員干活了,給大家伙放假。
可今年社里沒有秧歌和演出,縣里也沒文藝匯演,這個正月就顯得那么冷清沒意思。
今年陳民豐和陳民安都沒回來過年,就連常文遠和巧云,年前也送信回來,說是單位里沒假期,不回來了。
老太太雖然心里盼著孩子們都回來團圓,可也明白,眼下公社里吃食堂呢,孩子們這是不想回來,讓家里為難。
陳民豐他們的戶口早就遷走了,回來沒他們的飯吃,咋回來?回來不是讓陳民生為難么?
好歹初三這天,巧蓮和巧娟兩家回了陳家小聚一下。
當然,也沒留下來吃飯,趕在食堂開飯之前,都各自回了家。
老太太看見閨女姑爺外孫們都走了,心里這個難受啊。
“這叫什么事兒?大過年的,連自家骨都不能回來團圓了。
這還叫過年么?什么公共食堂,這辦的叫什么玩意兒?”老太太坐在炕上氣的直罵。
“,你也別生氣了,眼下不就這個形勢么?也不光是咱家這樣,到哪里都這個德行。
,來方長,往后肯定還有機會聚,咱就別說啥了。讓外人聽見了不好。”
林紅一直坐在老太太邊,聽見老太太的話,趕緊勸。
老太太不是那糊涂的人,就是心里不舒坦發發牢而已。
她何嘗不知道,這些話傳出去對家里人不利?于是也只能長嘆一聲。
“我活了六十來歲,頭一回遇上這樣的事。
當時都吹著公共食堂好,吹出花兒來了,可你看現在,好在哪里了?
唉,真是不知道咋想的。”老太太又嘟囔了幾句,這才算完。
正月里沒有文藝演出也沒有什么鬧可看,大家伙基本上也只能是走走近便的親戚,鄰居間互相串個門。
比起往年來,公社里冷清多了。
人們見了面,也不像往年那般歡天喜地聊的那個乎,反倒是一見面先嘆氣。
這個正月,過得都有些憋悶。
轉眼間,正月就快要過完了,孩子們開學回學校去上課。
公社里,也開始核計今年的種植計劃,安排開的耕任務。
公社里少不得要開會,傳達上級精神,布置今年的生產計劃。
“上級有指示,今年要多種大豆、水稻、小麥這些作物,少種土豆、地瓜。
咱們公社今年,要把一部分旱田改水田,種水稻,要深挖地,修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