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之一家親

71章顧青松提建議

陳國良抬眼看了一下對面的李子瑜,心想:這小子長的也太好看了吧!

李子瑜長著一張方臉(可以參考陳偉霆的臉型),白皙的皮膚,怎么曬都不黑。

一雙桃花眼,比直的鼻梁,下面是一張不薄不厚的嘴唇。英挺的劍眉使整張臉增加了英氣,而不顯得女氣。

可以說李子瑜,并不像農村長大的孩子,反而像那大家族里精養的公子哥。

雖然現在還小,但是已經看出長大后迷倒萬千少女的英姿了!

李子瑜聽完宋曉玲的介紹,抬頭打量了一眼陳國良,這就是玲子從小定下的娃娃親。

這長的還算可以吧!但是配他表妹還是差點。

兩人互相問好后就聊了起來,學習,生活,游戲,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題。只是一個下午,二人便成了最佳損友了。

宋曉玲看著李子瑜和陳國良聊的熱火朝天,對他倆說了一聲。就領著宋曉軍和顧瑾言跟著陳母拎著食盒回了宋家。

剛到宋家,宋曉玲聽到宋父和陳長山他們正在討論山下防護工程的事情。就沒有離開,而是坐在那里聽著。

宋父說:“長山,其他三個小隊工程進行的,怎么樣了?”

陳長山說:“跟你們隊的進度差不多,照這樣干下去的話秋收之前怎么也做完了。”

宋父又問:“山上呢?有沒有發現大型食肉動物的蹤跡。”

陳長山回到:“暫時還沒有,不過最近這段時間收獲可真的是不小啊!

賣獵物的錢已經達到了將近3000塊錢。不過最近獵物沒啥了,所以賣獵物的錢也就差不多這些了。

后面陸陸續續又抓了幾只活的鹿,現在大隊部的牛棚里已經有九只鹿了。

而且牛棚里的這幾只鹿,看那鹿茸應該也能切割賣錢了,這可得找個明白人啊!”

宋父想了想說:“我倒是認識一個人,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干。”

陳長山一聽,有門趕緊問道:“快說誰呀?”

宋父回到:“你應該也聽說過,就是收購站收藥材的秦老頭。我看看這幾天哪天去公社問問他能不能干這活?”

陳長山一聽立即高興地問到:“太好了,如果他要是干的話,肯定不能讓他白忙活。”

宋父說:“那是肯定的,但是這老頭不缺錢,到時候就送他點鹿茸吧!”

陳長山說:“這個行,等他來了,到時候再研究。志遠啊,你真是幫了我大忙了。”

宋父回道:“咱倆之間還說什么幫忙不幫忙的。”

顧青松是在政府工作,很清楚現在農民的收入。一聽說光明村的大隊部賬上有那么多錢,就知道這個村子是一個富裕村。

而且發展前景肯定也是特別好的,畢竟他們的大隊長還是比較有頭腦的。

想到這里顧青松試探著開口:“志遠哥,陳大隊長,我這幾天在村里轉悠,發現你們村里面的幾條河物產還都是很豐富的。”

宋父說:“是啊!這要是有工具使用的好,一天能打不少魚呢,還有河蝦,河蟹,蝲蛄之類這些也都很好吃的。”

顧青松說:“那你們有沒有想過把這些養殖起來,大量繁殖,到時候不僅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到收購站去賣錢。”

陳長山一聽,眼睛一亮,可是又想到了什么,“顧同志,可能不太清楚,我們這兒一到伏天雨季的時候大河就有可能漲水,這樣的話魚是養不住的。”

顧青松笑著說道:“這個很好辦啊,只要你們建一個水庫就可以了,當然也不用太大,把進水口和出水口全部都做好。

這樣一來,既可以灌溉農田,又可以養殖,豈不是一舉兩得。”

宋父和陳長山聽后一同想到的是,這樣一來,如果那三年大災來臨的話,他們村豈不是又多了一條路。

想到這里陳長山作為大隊長感謝到:“顧同志,你這這條建議實在是太好了,為我們大隊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我們大隊,因為地勢問題一直只有少部分的水田,交公糧都不夠。

如果水庫建成的話,那么我們將會多出來很多水田用來種稻子,這樣一來,不管是交公糧,還是社員們自己吃,那都是再好不過的。”

宋父接口說道:“是呀是呀,這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啊!

要不怎么說?還是得多讀書,要是沒有青松提意見的話,我們不知道還要走多少年的彎路呢!

青松你都不知道,我家就有幾畝水田,今年是雨水好,不用自己灌溉。

往年一到干旱的時候,水渠里沒水,我們就得自己挑水灌溉,那真的是相當于扒層皮呀!”

顧青松一聽,想了想又說:“原本我們打算明天就帶著小言回海市的。

志遠大哥,這樣吧,我們明天就先不走了,你領著我在個村里轉一轉,我看看哪里適合修水庫更加的事半功倍。

我上大學的時候學了一點,應該能幫的上忙。

等著我們回到海市之后,我找專業的人給你們畫一份設計圖。”

在坐的幾個光明村人一聽,頓時激動的不知道怎么說話了。

陳長山語無倫次的說:“顧同志,顧同志,我這我這,我也不知道說什么,來表達我的謝意了。”

陳長山說完,便站起身沖著顧青松鞠了一躬。說到:“我代表我們大隊的全體社員向顧同志表示感謝。”

顧青松趕緊伸手扶起陳長山說:“我這么做也是應該的,如果沒有志愿大哥也就沒有我家小言,所以你不用覺得心里有負擔。”

宋父說:“行青松,我們這現在是干親了,那就是實在親戚,以后那就是一家人,只要有用得到我們的地方你就吱聲。”說完宋父在心里想著:等三年大再來的時候多給顧家郵點糧食。

顧青松笑著說:“好的志愿大哥,你的話我可記到心里去了。別到時候找你,你再不承認啊!”

眾人聽出顧青松是在開玩笑,全都哈哈大笑起來,酒桌上又恢復了熱絡。

宋曉玲看到這,在心里想:這個顧青松果然不簡單,他不管是眼光還是能力,都是數一數二的。

如果他能在十年紅色浪潮里得以保全,那么將來前途真的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