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之一家親

168章忙春耕

錢廠長見徐秀香情緒漸漸的穩定了下來。

難掩興奮地說道:“咱這小二來的可真是時候啊,要是再過兩年兒子結婚了,你再有,那可就丟臉了。”

徐秀香嬌嗔道:“只要是咱們的孩子,不管什么時候來都是時候。”

錢廠長狗腿地說道:“對,對,對,媳婦兒只要是你說的全都對!”

西屋里錢廠長夫妻兩個正在膩歪。

堂屋里眾人見徐秀香沒什么事兒,就紛紛去上工了,就只留下了宋母和宋曉玲娘幾個。

現在已經是農歷三月初了,馬上就要到春種農忙的時候了。

所以陳長山一聲令下,小青山水庫暫時停止修建。

全體村民加班加點,爭取半個月內把所有的種子都下地。

這個時候,養雞場里存了半年的蚯蚓糞就派上了用場。

宋父和陳長山研究了一下,專門撥了二十畝地,用來做試驗田。

到了秋天,如果收成好的話,等著來年開春就規劃五十畝試驗田,專門用蚯蚓肥來肥田。

李桂云家和李建家都歸第一生產隊,生產隊長就是宋父。

因為修建小青山水庫的關系,所以今年春耕的任務特別的重。

往年這個時候地里已經收拾干凈了,可是今年地里還沒有收拾呢!

為了提高干活的效率,宋父和生產隊的幾個骨干開會研究決定,兵分兩路。

一隊人刨苞米茬子加上摟地(就是把地里的農作物的葉子和沒用的東西摟到一塊兒),然后干不動體力活的老人負責燒地。

一隊人則負責挑糞和揚糞。

因為分工不同,所以工分也不一樣。

計算工分,宋父沿用了建設小青山水庫的家庭聯包制度。

每天早上到生產隊長和計分員手里領取一天要干的地數,干的越多,掙得越多。

這樣會防止大幫哄而產生的,少部分人偷懶行為,而且還提升了工作效率。

視線轉回宋家

因為孕吐,中午徐秀香并沒有吃上飯。

眾人上工離開后,貼心的宋曉玲就給徐秀香做了一個蔥炒雞蛋。

再配上宋母腌的小咸菜和一碗白米粥,放在托盤上端進了西屋。

此時西屋的徐秀香,興奮勁兒已經慢慢下去了。

就覺得肚子有些餓了,她推了一把錢廠長說道:“老錢去給我整點吃的吧,我有些餓了!”

錢廠長應聲站起身來就要去廚房。

可是還沒有打開門,就聽宋曉玲在門外喊道:“干爹給我開一下門。”

錢廠長聞言打開房門,就看到宋曉玲端著托盤站在門外。

托盤上擺放著的清粥小菜,一看就很有食欲。

錢廠長打開門后,宋曉玲就端著托盤走了進來。

徐秀香聞著食物的香氣,頓時覺得食指大動。

“哎呀,還得是我閨女疼我啊!”

宋曉玲回到:“那當然了,誰讓你是我干娘呢!好了干娘快趁熱吃吧,一會兒該涼了。”

徐秀香點了點頭說:“哎,好,好。”

錢廠長很有眼力見的把西屋的小炕桌擺好。

然后讓宋曉玲把托盤放到桌子上。

徐秀香拿起筷子先夾了一塊宋母腌的小咸菜,眼睛一亮。

“這個好吃!”

喝了一口粥,又夾了一筷子宋曉玲炒的雞蛋。

“嗯,這個也不錯,炒的比我炒的好吃!”

就這樣,徐秀香這個夾一筷子,那個夾一筷子,再喝一口粥,不一會兒就把這三樣吃的都吃光了。

看她吃完了,宋曉玲問道:“干娘還要不?鍋里面還有。”

徐秀霞摸了摸肚子回道:“不用啦!好幾天都沒吃這么飽了。”

晚上宋父下工回來,錢廠長和徐秀香表明了這次除了來參加滿月宴之外,還想著趁著這次機會,把錢愛華和王大妮兒訂婚的日子給定下來。

宋父聞言想了想道:“這樣吧,錢大哥,現在正是春忙的時候,水生哥和桂云嫂子可能沒有空。

咱們就明天中午去他家商議這件事情。

一會兒吃完飯,我到他家走一趟,知會一聲就行了。”

就這樣,經過第二天中午兩家大人的商議。

錢愛華和王大妮訂婚的日子訂到了春忙過后的農歷五月初六。

這是徐秀香特地翻黃歷找的日子。

徐秀香和錢廠長定完日子之后,又在宋家住了一天,就坐著牛車回了D市。

忙碌的時候,事情都趕到一塊兒去了。

因為現在不但需要忙春耕的事情,而且養雞場也需要撫育小雞了。

宋母是養雞場的負責人,這件事情少不了她。

所以最后因為出了月子而解放幾天的李姥姥,又上套兒了。

宋母早上把三個孩子喂好,收拾妥當,等著李姥姥來接管。

然后宋母就要去養雞場忙孵化小雞的事了。

而養雞廠里本來實行的兩班倒制度也取替了,變成了全天候上班兒。

就算是這樣,每個人也忙的腳打后腦勺。

一個星期以后,所有的地已經揚了肥。

但是種什么,又成了整個光明村的一道選擇題。

為了這件事情,陳長山召集了所有的老莊稼把式以及各個生產隊的隊長和骨干,在大隊部開了一個緊急會議。

陳長山看著底下的所有人都到的差不多了。

就開口說道:“今天讓大家來,其實就是想要和大家商量一下關于春耕的問題。”

陳大太爺朗聲道:“長山,你說吧,有什么問題解決不了,咱們一起好好商量商量。”

陳長山想了想道:“如果按照預定計劃的話,今年咱們肯定是得以囤糧為主。”

陳大太爺附和道:“這話有理,什么都沒有肚子重要。”

底下的幾位老人也紛紛附和道:“是啊,不管怎么樣都得以填飽肚子為主。”

陳長山說:“可是咱們今年修建小青山水庫,就沒有時間開荒啊!”

陳大太爺說:“要不咱們就多種一些高產的糧食吧,像是玉米,紅薯之類的,這去年開會的時候也研究過這個問題。”

剩下的老頭兒也紛紛附和道:“是啊,不行就多栽點兒地瓜唄!”

又一個老頭兒說道:“不行,地瓜這玩意兒只能在沙地種,黑土地種植別的糧食高產,種植這玩意兒它長不大呀!”

在座的都是老莊家把式,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紛紛附和道:“是啊,是啊。”

陳長山說:“那就多種點兒玉米吧,好好侍弄著,等到了秋收的時候,收成肯定不錯的。”

陳長山說完,眾位老莊稼把式都同意。

宋父插口說道:“再咋滴,咱們也得把公糧任務交齊啊!

我看不如就這樣吧,所有的水田還是按照原計劃插秧,栽稻子。

剩下的旱田,沙土地用來栽地瓜秧子,黑土地則用來種苞米。”

陳長山附和道:“志遠這個想法很好,大家要是沒意見的話,就按照志遠說的辦吧?”

陳大太爺說:“志遠小子說的對,不管咋樣,咱得以國家為主,如果沒了國家,咱上哪去找這安定的生活!”

接下來整個會場就變成了,個家老太爺的訴苦專場。

東一個老頭說:“想當初咱們種點兒地,還得到地主的手里去佃。

一年從春忙到秋,去掉給地主老財的佃資,剩下的那點兒糧食勉強也就夠全家人混個半飽!”

西一個老頭兒說:“誰說不是呢?最可恨的是那小鬼子,不但搶糧,他還禍害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