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之一家親

204章小青山水庫竣工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就到了開學的日子。

宋曉玲和陳國棟已經升到二年級了,不過每天的上學隊伍少了一個陳國良。

陳國良已經到初中報到,開始上學了。

因為要通勤,所以每天早上要早起將近兩個小時。

最后還是陳長山心疼兒子,把自行車給了陳國良騎著,這樣一來,陳國良每天上下學就方便了很多。

李子安現在已經七歲了,本來也準備和宋曉玲他們一起上學的。

最后因為李健心疼閨女,決定在家再留一年八歲在上學。

小青山水庫,在日夜不停工,加班加點的趕工中,終于在秋收前竣工了。

竣工的那天,公社新來的紀書記特意抽空來到現場來講話。

光明村無論男女老幼,幾乎上都來到水庫跟前看熱鬧了。

就連附近的幾個村子也來了不少人看熱鬧。

水庫修建的很漂亮,攔河壩上面修建了一條寬約三米的水泥路。

又用石頭順著攔河壩,給水庫修建了圍欄。

水庫的兩邊,每一邊都建了兩間磚瓦房,給值班人員休息用的。

在這一灣清澈的河水上,水面水平如鏡,倒映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一切美不勝收,讓人仿佛走進畫卷之中。

宋曉玲正沉浸在做美景之中,就聽陳長山那獨有的聲音,又開始長篇大論。

“親愛的社員們,今天我們小青山水庫正式竣工啦!”

前言一開始,底下瞬間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這座水庫的建成,……”

直到半個小時之后,陳長山來了一句總結。

“好了我就講這么些,下面有請我們公社的紀書記上臺來講話。”

緊接著宋曉玲就看到了一個穿著黑色干部服,留著三七分頭型,30多歲的男人上了主席臺。

“親愛的農民兄弟們,我是咱們紅旗公社新來的書記,我姓紀。”

說完紀書記停了一下,陳長山很有眼力見的帶頭鼓起了掌。

聽著底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紀書記滿意的點了點頭。

笑容滿面的繼續他親切的講話。

“咱們光明村大隊的社員們真是不一般,修建的這座水庫,是咱們縣里唯一的一座大型水庫……”

還好,這位新來的紀書記并沒有講多長時間的話,只講了十分鐘不到,就一鞠躬下臺了。

緊接著,陳長山和宋父等幾名村干部就圍著紀書記站了過來。

能站在紀書記這個位置上的人都是人精,他看著陳長山眾人就知道他們肯定有事求自己。

果然,陳長山笑著開口說道:“紀書記可真是年輕有為啊!年紀輕輕就是一個公社的書記了。”

宋曉玲在一旁聽到陳長山這拍馬屁的話,囧囧的想到:原來長山叔也會拍馬屁呀!

這時就聽紀書記說道:“這是黨和人民相信我,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回報咱們的祖國。”

又是幾句閑談聲。

陳長山覺得氣氛差不多了,就開口對紀書記說道:“你看書記,我們這水庫建成了,不能讓他白白放在那里,就只灌溉農田。

我是這樣想的,在里面放點魚苗,蝦苗,蟹苗,到了秋社員家的桌子上也能添點兒菜不是嗎?

最主要的是,如果魚蝦蟹養好了,還能給咱工人朋友們豐富一下飯桌!”

紀書記回到:“嗯,你這個想法非常不錯,既然修建了水庫,那就要把它利用最大化。”

陳長山又繼續說道:“哎我這想法是挺好,可是就不知道上哪去進魚苗,蝦苗,蟹苗啊?”

紀書記心想:果然。

緊接著他就開口說道:“魚苗的事兒,我回公社了給你們想想辦法。”

聞言,陳長山高興的說道:“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啊,紀書記!”

接著眾人又寒暄了一會兒,陳長山本來想留紀書記在光明村吃飯的。

可是紀書記說了,下午還有事兒,然后就和隨行的人員騎著自行車離開了光明村。

紀書記離開后,宋父就和陳長山說道:“長山,我決定明天中午把我家那頭養了快一年半的豬宰了,請全村人吃流水席。”

聞言,陳長山說道:“是為了當初二寶的那件事兒嗎?”

宋父回到:“是啊,當初二寶出事兒,多虧了咱們村的人幫忙找,本來就說好了,水庫建成之后,就請大家伙吃酒席的!”

見狀,陳長山伸手拍了拍宋父的肩膀說道:“好,我支持你,男子漢大丈夫,一口唾沫一個釘。

不過還是有點兒心疼,這么大的一頭豬,如果請全村人吃酒席的話,可能一點兒都不帶剩的!

不過沒關系,我家豬養的也挺大,今年過年的時候,你們家的豬肉我管了。”

宋父回到:“沒事,把這頭殺了,我再去別的村買一頭半大的豬到時候養一養,留著過年殺。”

聞言,陳長山說到:“行,如果到時候豬太小的話,我再給你拿點兒肉。”

二人一邊聊著,一邊往村里走去。

宋曉玲看著這偌大的水庫,想著要是再養一大群鴨子,那豈不是更美了?

這樣不但有咸鴨蛋吃,鴨蛋還可以賣錢,鴨絨還可以代替棉花做衣服或被褥!

想到這里,宋曉玲就快步向著宋父他們跑去。

等著跑到宋父他們跟前的時候,已經累得氣喘吁吁。

宋父見狀,佯裝生氣的責備道:“玲子,跑的那么快,也不怕岔氣兒了。”

宋曉玲順了順氣兒回到:“爹,我沒事兒,我就是突然之間想到了一個特別好的主意。”

陳長山知道宋曉玲鬼足意多,聞言,倏地眼睛一亮。

“玲子,你又有什么好主意了?”

宋曉玲回到:“我想咱們水庫是不是也可以養一群鴨子啊?”

陳長山聞言,右手的手背拍到左手的手心上,驚喜的道

“這可真是一個好主意,這樣一來,散養的鴨子也用不了多少糧食,鴨蛋也會產不少。”

宋父在一旁潑著冷水道:“主意是好主意,可是今年養不了啊,時間已經太晚了,要養也得明年開春的時候。”

陳長山笑著說道:“時間早晚有什么問題?反正水庫就在那里也跑不了,只不過是晚一個季度而已。”

宋曉玲感慨道:“哎,要是春天的時候一起孵小鴨子的話,這個時候都已經開始下蛋了。

看看咱們養雞場的那些雞,我娘說,那些新孵的雞蛋下的可頻了。”

一說到養雞場,陳長山美得臉上褶子都出來了。

“哈哈,養雞場現在真的就是名副其實的,一只會下金蛋的母雞啊!

志遠你是不知道啊,想當初建養雞場的時候,我心里也是有些沒底的。

早知道這么賺錢,當初就應該直接多買一些母雞。

不過咱們村能有現在,一切可都是多虧了你們啊!”

宋父聞言那翹起的嘴角壓都壓不住。

“長山說這些干嘛?咱都是一個大隊的,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有什么好事兒我肯定都得想著咱們大隊啊!”

然后宋父和陳長山二人又邊走邊聊了起來。

宋父和宋曉玲回了宋家后,宋母正在屋里照顧著三個。

看見他們父女兩個回來了,就開口對宋父說道:“志遠,咱們明天請全村的人吃酒席的事兒,你跟長山說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