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福晉的奮斗

第三百零一章 避禍

重生之八福晉的奮斗第三百零一章避禍

書名: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康熙并沒有站在老張這一邊,老張的痛哭流涕一點都沒有打動他,狀紙是收了,卻只是放在一邊:“這件事容后再議,外頭的百姓是你招來的,你是不是該先上個請罪的折子?”

這一下,葛禮得意了,這幾天的拼命孝敬果然沒錯,皇上真的就站在自己這一邊了!斜眼看著老張各種幸災樂禍。老張是個耿直的脾氣,康熙叫他寫請罪折子,他就真回去寫了厚厚一沓,第二天就上交了。

很想替老張鳴不平,可是之前祥剛剛被老爺子訓斥過,這事兒,自己還是先保持沉默靜觀其變吧。

這次出行,最歡樂的不是在家關了好多年的祥,也不是闊別江南許久,今日重游故地的等人,而是剛從川內混亂兵事中掙脫的禎。這一次,十四表現得尤為積極,老爺子出行時他在邊上跟著,老爺子路過店家什么的想進去看看,十四首當其沖幫他打前站。

康熙也不拆穿他的小心思,在江寧逛了幾天,風景名勝美食美女都夠了,才啟程前往下一站。領走前,張伯行的狀詞和證物一并帶走了。

六月中旬,康熙回京,第一件事就是勒令大理寺和刑部各抽調人手,組成專家組,空降江南,會同除了葛禮和張伯行兩位當事人以外的江南各級官員組成了龐大的調察團,只把狀詞交給他們,其余的讓他們自行調查。葛禮和張伯行在調查期間暫時解除相關職務,在家等待調查結果公布。

大家都號不準老爺子的脈,不明白這件事為什么要這么大張旗鼓,明明在江南的時候就能過堂審訊一錘定音,人證物證俱在,該誰的過錯誰擔著就完了。何必從京里派空降兵過去,還組團審查,老爺子是嫌江南的反清勢力消停了之后江南好久不熱鬧了·老爺子想看熱鬧了?

敏芝在家,聽咬牙切齒地說著,也是眉頭大皺:“你不是說皇阿瑪素來欣賞張大人,夸了他好幾回,這次這么大的事,怎么就作壁上觀了呢?”

還在為敏芝的自作主張生著悶氣·語氣有些硬:“皇阿瑪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誰知道這回他老人家是什么心思······你都有本事一封信吧老爺子挪到江南去了,還來問我做什么?”

敏芝并不認為自己有錯,但也聽出了語氣不善,只好低頭認錯:“對不起,我沒想到事情會變成真的,我,我當初只是猜測……那個……皇阿瑪派了那么多人去,他們會秉公而斷么?”

“秉公而斷?”嗤笑:“沒可能·若皇阿瑪要的只是一個公平公正的結果,我們在江南的時候他自己就可以下定論了,有皇阿瑪插手,誰敢藏著掖著?”敏芝一愣:“那張大人豈不是要吃虧?”說到這里,猛然想到葛禮的身份·連忙改口:“那個,我不是說葛大人就一定是兇手……只是,裕親王府那邊……”

“我出門前怎么跟你交代的?你又是怎么答應我的?什么時候起,你會陽奉陰違了?皇阿瑪最恨別人手太長,你真是,真是,屢教不改!”忽然怒了,抓起鎮紙眼看就要往桌上拍。

敏芝被他嚇了一跳·以為他這回是真生氣了要拿東西砸自己·連忙做了個抬手遮擋的動作:“別,我錯了·我錯了還不行么?這個是九弟送你的生辰賀禮,聽九弟妹說,這可是上品田黃石,只比皇阿瑪清溪書屋那塊,就差那么一丁點兒,你可千萬輕拿輕放!”

被她說得一愣,再看她的動作,更是哭笑不得,一股氣散了不少,無奈地放下鎮紙:“你也知道值錢了?是誰把當年大哥送我的玉戒尺送了晗音,然后摔了?”

敏芝小小聲地說:“是我……我屋里,沒有什么可以賞人的·····”終于消氣:“你啊1行了,這件事點到為止,在案情沒有水落石出之前,不準你再自作主張!”

敏芝連連點頭:“嗯,我聽你的。”哼了一聲,一把把她拽過來從背后抱住:“我哪兒敢指望你聽我的,我聽說,皇阿瑪輕判二哥,是你給求的情?”

敏芝聽出他話里面帶著酸味,心里好笑,嘴上卻很認真嚴肅地:“我才沒有,是皇瑪嬤的意思,二哥的前半生被太子之位給帶累了,皇瑪嬤希望他下半輩子能過得輕松些。”

“哼······我可是記得,你一直都說因保非善類,現在皇阿瑪將他入嗣旁支,難道不是你的花言巧語作祟?伸手掐了一下她的腰,依然耿耿于懷。

敏芝嘆了一聲,轉身面對他:“你明知道那是不●能的,也知道弘,哦,因保是為什么被出繼的。皇阿瑪在對·哥的態度上,一直都是站在父親的角度考慮的。

目光一黯:“是啊,不管二哥是好還是不好,皇阿瑪都不允許別人說他半句不好,更不允許別人加害于他,皇阿瑪這輩子真心疼愛的,只有二哥而已。”

敏芝伸手扯住他的袖子,搖了一下:“你別這樣想,皇阿瑪和尋常父親一樣,都是護短的,不然也不會那么討厭我了。“聞言,低頭看她:“護短?”

“他老人家的兒子,個個都是最好的,要打要罵只有他老人家才有資格,別人都得捧著你們走,不管是外面做事,還是府里生活。從這點上來說,皇阿瑪其實每個兒子都是一樣疼愛的。”

敏芝笑笑地摟著他的胳膊:“好了,別想了,這些天,你每天都和重刑犯死刑犯打交道,脾氣都變了呢Dr{才那一下,我還以為你要拿那東西砸我來著,把我嚇著了!”

這時才完全釋懷,順著她的話往下:“我只是抬個手你就嚇著了?外面可都在傳,說廉郡王妃連皇上都敢頂撞,皇室女眷中的獨一份,這膽子竟這樣小?”“誰說的,我的膽子一直小的,不信你去問額娘!”敏芝“義憤填膺”狀:“改明兒跟額娘告狀去,你竟然也這么說我!”

一場風波終于在兩人半真半假的對話中順利過渡,敏芝也知道不會真的對自己嚴加責難。而也被敏芝一句無心的話語提醒,特地讓人帶話給裕親王保泰,裕王府和葛禮要劃清界限,千萬不能在這件事上有任何站隊的跡象、

撇清干系這種事,敏芝是熟門熟路的,當年對待安王府的態度,記憶猶新。在這點上,連都佩服她。是啊,葛禮張伯行之爭,很有可能殃及池魚,如果保泰攙和進去,自己還能像當年對待安王府那樣高高掛起么?好不容易舒展的眉頭再一次皺成了川字。

老婆對危機的敏感度超乎常人,兒子的一句戲言都能讓她搞出這么多事情,這次,別又被她不幸言中啊!

葛禮和張伯行的官司曠日持久,兩點一線,除了上班就是回家陪老婆孩子,閉門謝客,連和俄家也不去了,徹底變身居家好男人。敏芝知道他這是在避嫌,很配合地出去宣傳在刑部天天加班加點,回來累得不成人形的感嘆,還把這話告訴良妃聽。

良妃信以為真,天天在儲秀宮里扮古瓜臉,于是很快的,康熙也知道,老八家里的媳婦又開始埋怨了。

老爺子又生氣了,刑部和之前待的吏部和工部相比,事情是多了那么一點,但和內務府一比,又很清閑,這女人對還真管頭管腳了,連下班晚了一點都那么多抱怨,簡直就是作妻的代表啊!

不行,還得再給他加大工作量,不能閑著,在家被女人這樣管著,遲早要出事。于是,在莫名的情況下,被老爺子加餐了。

康熙一道旨意,說在當年接待教皇使臣的宴會中處理得非常到位,頗有心得,著兼領禮部部分差事,與祉協作,為康熙五十六年千叟宴做準備工作。

這下子,真的忙得腳不沾地,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他做內務府總理大臣的日子,每天天蒙蒙亮就出門,晚上掌燈了才回來。敏芝怨恨自己烏鴉嘴,說倒霉的事情一說一個準,怎么又被老爺子盯上了。卻感謝老爺子的配合,畢竟裝作很忙其實不忙是很容易被人看穿的。

康熙又要辦千叟宴了,往年都是禮部和內務府搭檔主辦,對老爺子算上自己沒有任何懷疑,他的想法是,老爺子又想占自家的便宜了。千叟宴可不是一般的皇家宴會,康熙請的,一是告老還鄉的退休老臣,如高士奇,張英這樣的。二就是全國九十歲以上的耄耋老人,古時候醫療水平有限,人活到五十已經算大壽了。杜甫那句“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感嘆充分體現了古人長壽者是多么稀少。

康熙宴請的的老人,要滿九十歲,又要能出席辦在紫禁城里的宴會,那更是鳳毛麟角。正是因為稀少,事前的準備工作更是繁瑣,查名單,通知相關州府做好準備,場地布置,專用器具鑄造等等事宜疊加起來,忙得團團轉屬于客氣的比喻。加上除了這件事,大家身上還有各自的差事,更是忙上加忙,雪上加霜。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