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福晉的奮斗

第三百二十六章 心知肚明

能祥收到的,是臨行前的親筆信,言辭懇切,告訴他說皇阿瑪要他抄書,實際上是為了給他機會重新出仕,而他也一定會有重獲窿寵的機會,并且告訴他,自己這一去東北,不是去三五個月,可能一去就要有一兩年,如今江南時局不穩,四哥光有江南的工業是不夠的。(請牢記)他希望十三能夠重拾信心,為自己重回兵部做好準備。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拜托他兩件事。第一,十七弟羸弱,希望祥能夠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多多照拂一二。第二,十八弟年幼,不懂官場規矩,又才出仕不久,如果十三弟能重新出山,還請帶只眼睛幫忙照看。

總之,把祥當作唯一能托付的人一般真情實意地把自己的兩個幼弟交給十三照顧,把十三看得熱淚盈眶,八哥就是這樣的人,不管自己的境況好不好,心里總是惦記著自己的弟弟們。他也知道,雖然十哥去了西藏,京城里能幫上八哥忙的人,還是很多的,五哥七哥九哥十六弟都可以,為什么偏偏拜托了我呢?

再一想,又嘆氣了,八哥這是擔心,四哥在江南會和九哥鬧僵,怕到時候那些個小的變成一根繩上的螞蚱,全被四哥提溜出來。到時候,能在四哥身邊,說的上話的,還真只有自己了。可是八哥啊,你怎么就只顧著擔心人家,從來不操心自己呢?

十三嘆著氣,看著面前厚厚的一幢書稿,默念了一句:你放心吧,如果你說的是真的,我真能重回兵部,我一定竭盡所能,照拂十七和十八弟。隨手叫來人,就把書稿送進養心殿了。十三爺想通了,再自怨自艾也沒有用是時候向皇阿瑪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了。

另外,趕緊派人去打聽,十七爺究竟是什么病癥,有什么民間藥方并且親自登門去看望十七。事情傳到養心殿,老爺子半瞇著眼,似睡非睡的:“這事兒還真邪行了,十三這小子,怎么就開竅了,怎么想起來去關心禮了?難道說老八家的《戰國策》真的就把這小子的迷糊腦子抄機靈了?

老爺子不動聲色,繼續在養心殿歇著年紀大了,折騰不動了,想出去走走,也力不從心了,要不然這個時候,焉能在紫禁城里躺著?

大家都不急,都在觀望,儲秀宮的良妃急得不行她可是聽說了,被送去了盛京,采萱在家吃齋念佛小兒子走了大兒子的老路,剛出道,只是個小小筆帖士,和大眾期望值相去甚遠,后,宮的女人們最會聞風而動,前些日子還為固倫儆恪公主熱鬧非凡的儲秀宮一下子又冷清了。

良妃按捺不住,一道懿旨去往廉郡王府,把敏芝叫過來說話。敏芝知道良妃又擔心了,不能不進宮去安慰她兩句但實際上,這個時候,她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進宮。萬一被康熙逮著問這問那,露了餡兒怎么辦?泄露密旨內容是死罪,這一條之前康熙就治過她的罪的。

但是沒辦法,額娘傳召不能不去。于是敏芝就帶著弘旺和弘雙胞胎進宮來給良妃請安,此時距離出京,已有一月有余了。良妃問了好些話,嘆了好大的氣,敏芝好不容易把她給哄住了,那邊就傳來旨意,說是康熙召見。

敏芝臉一垮,恨不能抽自己的烏鴉嘴,真是怕什么來什么。到了養心殿門口,卻聽說康熙睡得正熟,讓她在外面等著。敏芝本來很忐忑,可是等啊等,等得腿都沾酸了,康熙還沒醒,敏芝怨念了。這老爺子,自己在暖閣里舒舒服服地睡著,卻把自己撂外頭站著。

這弈城的早春可冷,自己的肩上,舊傷還在痛著,真是會折磨

怨念了一會兒,康熙終于傳見她了,不過,她一早進宮,這會兒已經磨蹭到晌午,午膳時間了。老老實實地進去,給康熙見禮請安。老爺子眼皮子都不帶抬一下的:“是他告訴你,不去盛京下江南的?”

敏芝跪在地上,因為肩傷的關系,雙手一直籠著:“回皇阿瑪的話,爺是怕臣媳不明就里地咕L擔心,才告訴我他要下江南的。他還說,他要去金陵的靈谷寺。”

康熙嘆了一聲:“他還真什么事情都和你說,那你說說,他這趟差事算是輕松啊,還是萬難啊?”

“回皇阿瑪的話,臣媳自是希望這差事既簡單又輕松,這樣,爺就能早些回來了。”敏芝低聲說。“哼!”康熙根本不信他的:“朕不只是讓去了江南,和十五也去了,你猜猜他們三個要是碰了懂江南這臺戲會不會越長越熱鬧?”

“回皇阿瑪的話,自然是人多熱鬮些,但是皇阿瑪給我們爺的是密旨,外頭都道我們爺是去盛京了,怎么可能在江南公開露面呢?所以,這最要緊的差事,還是四哥和十五弟盯著。我們爺,只是去江南替皇阿瑪辦差,說破天了也只是家事,四哥和十五弟頂著欽差大人的明銜,辦的是才是國事,不能比。我們爺一定會領會您的指示精神的。”

“你這是在埋怨朕,你覺得,朕厚此薄彼了?”康熙半瞇著眼斜靠在軟塌上。敏芝直著身子跪著,頭低低的:“媳婦不敢,媳婦從未有此想法,請皇阿瑪明鑒。”康熙嘆了一口氣:“朕把弘旺和弘送回來,你也沒好好教他們,弘的脾氣還是那般倔強,朕真替他擔心。”

敏芝皺著眉,辨不出康熙忽然轉換話題的味道,只好沉默不語。康熙朝她的方向看了一眼:“起吧,賜座。”一邊內侍搬來繡墩,扶著敏芝坐到椅子里,康熙這才道:“你說的不錯,朕要去辦的,的確是家事,可這家事也就是國事,你想好怎么幫他了嗎?”

“回皇上的話,媳婦一介婦人,替我們爺管好內宅家事,也就算是幫著我們爺了。”敏芝說的很卑微,很客氣。榻上的康熙卻慢悠悠地說了一句:“吳書來,把十三爺送來的手稿,拿給郭絡羅氏。”吳書來立刻就把一沓子紙,遞到敏芝面前,敏芝拿在手里,疑惑地看著康熙:“皇阿瑪,這是……”

“今兒個,十三遞了這些東西上來,我原想著,他該再抄一段時日。誰知這么快就遞上來了,你看看,他算是讀懂了嗎?”康熙依然半真半假。敏芝卻頭大了,老爺子究竟想什么呢?怎么又扯上十三了:“回皇阿瑪的話,十三弟經過多年的悔過,想必早已懂了皇阿瑪的意思了。”

“是他懂,還是懂?是懂還是你懂啊?十三一大清早的,去了十七府上,是你的主意還是的主意啊?”康熙問了半天,才問到點子上。

敏芝心里一松,臉上一時間沒繃住,露出了無奈的表情:“皇阿瑪,您說的是十三弟收到我們爺的信的事兒吧?媳婦跟您說實話,那信,媳婦的確是看過的,我們爺唯恐此去江南之后,京里的十七弟和十八弟無人照拂,才轉而去拜托十三弟的。”

“你真是這么想的?”康熙一個斜眼給她。敏芝故意拿手絹掩住口,咳了兩聲:“我們爺也是無奈,原本這事兒是要托給九弟和十六弟,他出門前還在惋惜,十七弟身子孱弱,弟妹多次去敦郡王府做客,總是愁眉苦臉的。

偏生這個時候,我們爺去了江南,莊子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壓在九弟身上,這些天,媳婦的身體總是不利索,十六弟修《康熙字典》已經到了成書的關鍵階段。沒有辦法,才把這事兒托給了十三弟,原是媳婦的不是,這種事,還勞煩爺惦記著。”

康熙默然:“這么說,十三是經人授意才想到去十七府上探望,若是平時······哎,算了,這樣也好,多幾個明白人,朕也不至于操那么多的心。你退下吧,身體不好,就在家好好養著!”

敏芝躬身領命,退出養心殿回家。到家沒多久,內務府的賞賜就來了,老康賞了一堆的珍貴藥材到府上。并且賞了太醫給弘晏檢查身體。明令敏芝和孩子們在家休養。

這么一來,廉郡王府閉門謝客算是奉了皇上的圣旨,敏芝在家養身體,卻不知道,一件她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又把她從暗處推到了明處。而她根本不知道,這只是一條炸彈引線,這背后藏著一個巨大的地雷。

三月頭上,祥降職錄用,回兵部。官銜和一般大。這不算什么,總算是回到了原來的老部門,十四不在,他作為皇子,又和老同事們一起,官銜什么的都無關緊要,祥老實了許多,認認真真地做他的分內事,并沒有急于收回失地的樣子,平日里依舊繼續關心十七和十八,和他們走的很近。

康熙繼續觀察,沒做任何表示,敏芝也覺得事情就這樣平靜的發展下去了。沒想到,老天爺就是看不得她過平靜日子,這一天,不請自來,著急慌忙地叫嚷著:“快,快去請八嫂,大,大事不好,北邊兒……出······出事了!”纟

重生之八福晉的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