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一女侯

第六十二章 勸說

“清河世子?”李程洵詫異地看著把自己抗在肩上的鄔月,“我胃要被顛出來了。”

鄔月將李程洵放下來,看著剛落地不穩的李程洵還特意虛浮了一把,手放在身側護著。

“沒事?”鄔月看向臉上有些慘白的李程洵詢問道。

李程洵抿住唇線,擺擺手,表示自己還好。

終于壓住了那股子不舒服,李程洵長舒了一口氣,問道旁邊的鄔月,“我這么在這兒?不是在那個怪物的口中嗎?”

只見鄔月用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抱著劍,語氣還是那般的淡漠,可即使是淡漠的語氣,李程洵也能感受到他跳動的熱血。

“你不記得呢?”

李程洵一臉的詫異,“我該記得什么?”

鄔月見李程洵也無甚大礙,便抱著劍朝著前面走,李程洵見狀也跟了上去。

“你當時被妖怪卷了進去,不就便被吐了出來。”

“什么!吐了出來!”李程洵震驚,趕緊低頭查看自己的衣物,見著還是干爽的并無想象中的污物便放心下來,可是仔細一看眼睛便掉在了地上。

這不是自己之前的穿的那件!!!

喉嚨吞咽了一下,李程洵低著頭拱手道了謝意便慌慌張張地跑路。

回到了衛國公府李程洵才長舒了一口氣,在路上她一直不停的安慰自己。

那就是個毛頭小子,根本什么也不知道。

可是這長得不一樣,總該知道吧?

不不不,他肯定是知道了。

怎么辦?怎么辦?

算了,就鄔月那個性子,就是知道了也不會說出去的。

對,就是這個理。

李程洵這剛做好,青璃便跑了過來,梨花帶雨地看著李程洵,上下打量。

“公子,你沒事吧?”

李程洵擺擺手,特別疲倦的吸了下鼻子,“沒事,就是有點餓。”

“我去給你下碗面。”

李程洵搖搖頭,“不用,我吃些點心即可。”

“大夫的事情,公子你處理好呢?”青璃將后堂的點心拿出來,擺在李程洵旁邊的小桌上。

李程洵搖了搖頭,“死了不少人,”然后李程洵挽起自己的衣袖,看著上面光滑下腐肉,已然堅硬如石,“其實他們本可以不用死的,我有一半的責任。”

“公子怎么能這樣說?那端王弒殺本就成性,您也只是出口惡氣想要懲罰一下那心腸歹毒的郡主,沒成想端王居然為此大開殺戒,將怒火發泄在全城的大夫身上,這與您無關呀。”

李程洵搖頭,“若是聽表哥的話,當初不那么沖動,可能就沒這回事了,這次的確是我魯莽造成的禍事,不過,并不后悔,若是還有機會,我還是會懲罰那個郡主。”

“這就對了嘛,這才是我青璃認識的大仙。”青璃想法設法地哄著李程洵開心。

“青璃,一直生活在建康城外我母親的莊子上?”李程洵突然問道。

青璃點頭,“是呀,公子,青璃從小就在那里長大的。有什么奇怪的嗎?”

“不是奇怪,我只想問問,你可知道一只井妖?叫寶芝?”回想著幻境中的所見所聞與風土人情,李程洵問道。

青璃搖搖頭納悶地問道,“未曾聽聞過,可能是鄉下堵塞不知城中消息,公子要不問問顧相?”

“顧城勿?”李程洵疑惑道。

“顧相做鬼的時間可是比青璃作妖的時間長了三倍不止,公子去問顧相他應該會知道有沒有這只妖。”

李程洵點點頭,“也確實這有這樣,他最近不是晚出早歸嗎?此時恐怕還睡著,不適合過去。”李程洵又打了哈欠,“算了,我也去補個覺,你晚上提醒一下他,讓他先別出門,我又事要問上一問。”

青璃拍著胸脯保證道,“公子您放心睡,都包在青璃身上。”

太白樓上一間包廂內,小二又換上一盞新茶,大大的眼睛里滿含著奇怪,慢慢退下。

“這般時辰,衛國公府那小子也回了府,咱們到底怎么做?”老頭問道。

“當然是上邊要我們怎樣我們便怎樣做。”中年男子道。

“你是說我們順著上面的意思,向端王出手?”年長的那位老頭問道。

“不出手,難道你等著他們向你出手?”中年男子道,然后端了一杯茶呷了一口,“為今之計也只有這樣,如若不然,若是讓太后回過神來,怕是一個機會也不會留給我們。”

“所以咱們只要順著娘娘的意思?滅了端王府?”老頭疑惑道,“這樣會不會得罪那邊?”

中年男子搖搖頭,“這大可不必擔心,這端王速來與安平王便是不和,我們出手遂了娘娘的心愿,想必王爺也不會計較咱們。”

“王爺不喜歡端王?為什么從未聽說?是不是謠傳,若果王爺不喜端王,依著王爺的勢力,應該早出手解決了才是,這么會拖到這個時候,平日里也從未對端王爺發難過?”

“這自然是為了平衡之道,若是安平王與端王對上,削弱了勢力,這朝中還能有誰可以遏制太后。”

“崔老弟說的有道理,那咱們明日便上書將端王給鏟除了。”

姓崔的中年男子搖頭道,“不妥,這是咱們不出面最好。”

“那要如何鏟除端王?讓下面的人是不是不夠分量?”老頭質疑道。

姓崔的中年男子道,“不是還有嚴大人嗎?將端王扼殺的消息傳到他的手中,再把線索流出來,就不怕端王不倒。”

“這端王有狂疾,弒殺本就是常有的事,可恐怕還搬不到他。”老頭再度質疑道。

突然傳信的小廝有跑了回來,遞來一張剛從信鴿上取下的紙條,“老爺。”

老頭接過紙條,一看上面內容便大笑道,“真是瞌睡給送來了枕頭,崔老弟你瞧瞧,這么久這般巧合,這下子端王是不想倒也不行了,這簡直是自掘墳墓。”

中年男子接過老頭遞來的紙條,看到上面的內容第一時間也很是詫異。

“看來娘娘果然厲害,想必此次的計劃也不是一兩天了,上次還上次端王府,沒想到藏得這么深。”一旁的老頭說道,“如今有了這鐵證,我是更加相信崔老弟的你的判斷,這姜世子果然是藏拙,老夫就說,這姜家是什么樣的人家,怎么可能任由自己的子弟,未來的公府繼承人長成那副慫貨模樣,果然是深藏不露,這剛滿了十五就開始幫著太后娘娘肅清宗室,這看樣子是要重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