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第二百零七章 演講大師與暢銷書㈠

第四卷縱橫四海第二百零七章演講大師與暢銷書㈠

在合肥,基金會所有人在會后。結伴游覽了逍遙津和包公祠。逍遙津據說是三國時張遼指揮軍士演練的地方,而包公祠自然是從宋代至今家喻戶曉的“包青天”的紀念之所了。

“以前這當官的都是兩袖清風,拿著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的工資,講的是勞動人民本色。現在不同了,想找一個兩袖清風的官員實在是太難了。”陳誠調侃道,“就連我們基金會捐助的錢,也有人想動手腳,幸虧我們很有警惕性,沒讓別人沾手。只可惜,這也捆住了我們的手腳,讓我們所有的捐助活動得小心萬分。”

“我看光是自己廉潔奉公還是不夠的,重要地是能讓自己所有的下屬也廉潔奉公,還要有能力讓老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那才是一個好官!”鐘萬國道。

“對嘛,要是所有人都守著一鍋粥,每一人都能分到那么一小碗,大家一起挨餓。這不是大家想過的。”萬明說道,“那太平均主義了!”

“照你們這么說,那么一個有能力有文化有魄力的官員。即使貪點也是可以理解的?”葉耀劍反問道。

“從投資風險來講,是成本與收益的關系。我倒是可以理解。”錢大海道,“要是官員們都滴水不進。我們這些當老板的就沒有機會見縫插針了,我們雖然占了便宜,可是我們也繁榮了市場,增加了國家稅收。也增加了就業嘛,還讓那些工廠加快消化庫存了。”

“歪理!”眾人都一齊鄙視。

“這么說你是個奸商嘍?”陳誠道,“你離我遠點,我就是痛恨你這種奸商!”

“我跟阿明無法比。人家生產的是獨一無二的產品,別人求著還來不及呢!可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小資產階級。小本生意,要想方設法擠身大資產階級才是王道!”錢大海振振有詞。

“你還小資產階級呢?”陳誠表示懷疑,“我可聽說北京做電器生意,你的公司搞得最紅火。”

“還行。一般般!”錢大海很謙虛。

李思明跟著眾人閑逛,這對他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放松。

“李先生,科大的老師已經找過我好幾次了,您到底去不去?”秘書鄭英潔問道,“另外集團崔總監已經率領招聘團隊進駐科大兩天了!”。

安徽合肥最著名的一所大學自然是中國科技大學,其實這所大學也是李思明上輩子的母校。李思明之所以遲遲沒表態,是有原因的。春節前的一把火讓微星中央研究院重創,據調查。那位縱火犯在國內先后經歷過兩所大學教育,在一所有名的大學接受的是本科。另一所大學接受過研究生教育,然后留學美國。

其中很巧地是中科大就是這位縱火犯的讀研究生時所在的大學,縱火案發生之后,轟動全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兩所大學被人罵得體無完膚。這兩所大學也相互指責,都認為是對方對學生的教育出了問題,應負主要責任,一時間好不熱鬧。

“讓他們等著!”李思明淡淡地說道。從感情上講,那是他的母校。只不過沒人知道而已,只是他還是對縱火案造成的巨大損失耿耿于懷,讓他一時難以忘懷。(注:科大的朋友可別怪我有偏見哦,故事需要而已。呵呵!)

這兩所學校的聲譽受到了影響。為了消除這種影響。這兩所大學都極力邀請李思明去訪問。這次李思明因基金會到了合肥,科大校方自然想抓住這個機會。

李思明終究還是去了。他不能因為曾經看到一鍋粥里掉進了一顆老鼠屎。就發誓從此不喝粥了。這里本是他上輩子的母校,這里也是他成長最快的地方。同時這里還有一批他曾經聆聽過諄諄告誡的師長。

校方安排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學生們有組織或者自發地涌到校門口,用掌聲熱烈歡迎李思明的到來。跟青年學生們在一起他總是感到很愉快很輕松。不過掛在校門上的那個巨大的橫幅讓李思明很不爽,上面寫著:熱烈歡迎李思明教授來我校參觀訪問。

寫的東西當然沒什么錯,可是李思明偏要雞蛋里找骨頭。

“這條一次性的橫幅至少要值三十塊錢吧?”李思明指著那鮮紅的橫幅對著校領導說。“不值多少錢。但是可以讓一個貧困兒童買得起一年的練習本!”

李思明這純粹是沒事找事,他見到了校領導尷尬的表情。心情變得好起來。

科大有個少年班。至今已經辦了多屆,所謂的“少年班”一開始大部分都是15歲及其以下,后來一般是從高一的學生中選拔來的,因為年紀太小出了不少問題的緣故。校方在八十年代初的高調宣傳讓一些“少年天才”不堪忍受,這些明星式的“神童”曾一度讓全中國的家長們瘋狂。這些學生要比通過按部就班考上大學的學生年紀要小,一般他們的智商水平要比別人高得多,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要強,但是其他方面卻值得商榷。

李思明上輩子也曾經是光榮的“少年班”中的一員,那時候他倒不是沖著這個“名頭”來的,當時罩在這些人頭上的光環已經不是那么顯耀了,他是窮人,只是覺得早一點讀大學就可以多省點錢,僅此而已!相反,那時科大“少年班”地許多負面因素已經顯現出來。在李思明時代。甚至有天才少年想出家當和尚的,此人目前正在科大校內任教。

在李思明看來,最失敗的地方是這些所謂的“天才少年”,后來大多出國留學,然后為那些外國大學、科研機構或者跨國公司服務,這是一個巨大的諷刺。所以當時的李思明絕對是一個另類,沒有出國留學,也沒有成為某個外國學術機構的研究員,反而穿上了軍裝成了共和國的一名軍事科技人才。

崔必成正帶著招聘團隊在科大校園里宣講,為公司招聘大學畢業生,這也是回應縱火事件之后的流言:微星科技集團封殺科大畢業生。踴躍報名應聘的大四學生及即將畢業地研究生趨之若鶩,人人都希望成為微星科技集團地一分子。一個職位要吸引著上百位學生的競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其他學校聞訊趕過來地。

李思明應邀給科大學生作一次演講。李思明這次演講吸引了無數的料大師生參加,他的演講通常很具有鼓動性。也總是很活躍,他的演講甚至成了某種指標性地作用——李思明沒來演講過,那代表著這所大學的學術水平還不過關。所有的中國大學校長們競相邀請李思明前自己能大學去演講,李思明也很愿意通過各大學的講臺,去宣傳自己的各種理念,他很想通過自己的演講去影響一部分人,傾聽青年學子地心聲,鼓動年青一代地快速成長。

“如果將來將自己在各大學的演講。編成一本小冊子。就叫做《李思明大學演講錄》,那說不定會成為暢銷書呢!”演講大師李思明在心里這么美美地想著,就如同那本《李氏育兒寶典》一般只有空想。沒有實踐。

市面上早就出現了許多關于李思明的書籍,有些正規出版社出版的,當然都是那些作者們自己找的素材,并不代表李思明本人認同,李思明認為寫回憶錄的通常是行將就木之人。他認為自己還是比較長壽的!有許多人靠這個發了一筆小財,李思明也不好反對,因為有相當多的人是他曾經的知青朋友。

比如某位知青寫了一本叫做《李思明在北大荒的日子》,采訪了不少當事人,將李思明的陳年舊事給翻了出來。有些李思明本人都早就忘了。寫的還算是實事求是。李思明本人也是個相當有故事的人,他很樂觀很幽默,人一出名,當年的一句玩笑話,就能被人整出一篇五千字的文章來,而且在黑土地的那段時間,他的身上也確實發生過許多有趣或者令人欽佩的故事。比如那個除夕之夜遭遇狼群的故事。更是讓人看地爽快無比。讓人懷疑如果黑龍江的狼絕種了。是不是全因為李思明的緣故?

類似的還有《我與李思明:不得不說的故事》,這個書名很容易讓人發生粉色聯想并且上當。作者不是別人,正是李思明在生產建設兵團時地排長趙山河,也是個大男人!李思明托人去黑龍江,當面大罵了趙山河一通。寫就寫唄,非要起這個讓人想入非非的令人惡心的書名。

當然,那些沒有出版社沒有作者沒有書號的“三無”作品。在大街小巷內總能找到,摘抄引用無需付費。胡編亂造不必繳稅。

李思明不是道德教育家,他不想說教,可是一些現象總是讓他心痛,比如人才問題。微星科技集團雖然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計有著國內外名牌大學文憑的畢業生,但是這相對于那些出國留學的學生總數來講,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國內在創造環境,改善教育上下的功夫還很不夠。

“1978年的這個時候,我剛從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回北京,在北大讀書,當然我不是個好學生,總是曠課,你們可別學我!”李思明拿自己開玩笑,拉近了距離感。“如果有人曠課,千萬別跟我拉上關系,不關我的事哦!”臺下的聽眾們又一次開心地大笑,尤其是那些經常曠課的學生。

關于李思明在北大的逸事,隨著他的成功,已經成了教育界的一大趣事。北大為此很驕傲,因為在李思明“曠課”的事情上,北大前校長很開明,因此他們有了一位“沒有大學文憑甚至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教授”,要是當時校方一氣之下將李思明開除了,那現在就成了全中國的笑柄了。談起此事,許多老北大人都感到很慶幸,因此北大校方就有的吹了。該校的宣傳手冊上或者其他材料上,總是將李思明的名頭放在前列,當成招牌。這恐怕是李思明數次要求辭去北大教授職務的要求,不被批準的緣故之一吧?

“當時我跟你們一樣。正是風華正茂。當然我現在也還是一朵花(眾人大笑)!我記得當時我在北大校內的一個刊物上寫過一篇關于大學精神的文章,近16年過去了,我覺得我們現在還需要再一次反思一下。何為大學?其中一定要大師,即使沒有,也要一批有著對專業知識無比熱忱的一群教師。可是我發現現在許多大學都以本校每年在國內外什么什么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多少多少篇來標榜。但是這有多大用處?我看不到因為論文數量的增加,我國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就增強了,沒能轉化為生產力,什么都沒用。而且我還發現許多學生寫的論文作者一欄上,往往都將自己的導師列在前頭。這也許是那位學生很尊師重教,但在我看來。這成了當下的一種風氣,甚至是固定了的一種模式,這樣的導師不要也罷,這樣的大學不讀也罷!”

“我現在還擔任著北大的教授,北大每年有五位學生做我的研究生。多了我也照顧不過來。因為我必須為他們的研究過程負責。他們都很聰明。在我的公司內也參與一些項目。但是有些學生聰明得過頭了,凡是在自己的論文報告或者項目成果上。寫上我的名字的。我一律不準畢業或者不予通過。我非要讓他留級三個月!”李思明道。

其實不僅如此,在微星中央研究院內,創立之初,有許多創新性的理論的提出者都是李思明提出來的,這是他的優勢。但是李思明并非是樣樣精通。大多數的理論他只不過是從記憶中“復制”一下而已,大而化之,主要的研究工作都是由工程師們去完成,隨著研究工作地展開。自然會產生大量的科技論文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當有人將自己究成的論文遞到李思明的面前時,凡是李思明看到自己的名字跟實際作者出現一起的時候,李思明當場將那位作者痛罵一番,讓所有人很快都知道了李思明的原則。這也是李思明在微星中央研究院所有的技術人員中間,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尊敬的原因之一。

“請問李教授。去年開始兩院院士開始增選,現在剛剛完成。聽說微星中央研究院一次性有12名研究人員當選為院士,但這12人中沒有您,令人很驚訝,您能說說嗎?”有學生問道。

“我澄清一下,我是后來單方面宣布退出的。我當時說,我退出是因為我不想占用別人的名額,那是我謙虛的借口。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我覺得我還很不夠格!”李思明道。

“那為什么呢?”學生們很驚奇。

“因為我覺得解決一部分中國人用電腦或者用移動電話的問題,永遠也沒有解決十二億人吃飯的問題重要。如果人家種田的勞動人民都沒能入選,我一個資本家更沒有資格!”李思明道。眾人大笑,學生們都知道李思明是意有所指。

“貴公司在我校已經開展了為期兩天的招聘活動,請問你們還需要人嗎?我沒趕上!”某位學生大聲訴苦。這位學生居然引起了更多人都附和。

“呵呵,我當然十分歡迎任何有志于發展民族科技事業的大學畢業生加入本集團,并不因為你是哪所學校的就特別受重視。我們人力部門會有一套嚴格的甄別程序,我們將從候選畢業生挑選那些可塑性強,有創造性有團隊素養的畢業生。”李思明道,補充了一句,“當然,學習成績優秀,但是想去微星集團放火的除外!”

李思明這話,讓身旁的校方負責人臉上都是紅一陣白一陣,李思明裝作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