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嬌妻追夫記

第一百三十章午夜聲音

“等……”找到資料的小白興沖沖地抬起頭,卻不想,等它看向外面的時候,主人的人影都不見了。

“出去了,人類要睡覺,我也要睡覺了。”小靈龍抖了抖自己的龍角,將自己的意識屏蔽了,整個人進入自己的空間里面,潛心修行。

⊙﹏⊙小白癟了癟嘴巴,這龍也有睡覺的時候,它怎么不知道。

作為靈山勝境的鎮山寶箱,對于這里的一切,它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就算是小靈龍之前的龍王女,它也認識,只是龍王女太強大了,這靈山勝境它根本就不拿正眼瞧。

“幸好我的視力好。”坐回自己的床上,看了看那泛著藍光的四周,這個時候肯定是漆黑一片,因為要是白天,她看到的不是這種顏色。

銣初感覺幸運的是,重生一世,她竟然擁有了和貓咪一樣的夜視眼。因為這個年代沒有電,照明都是用煤油燈,想點亮煤油燈還得用火柴(這個時候大部分都是叫洋火柴,因為它是從歐洲傳過來的)。人要是想起夜的話,就特別拿到,要不就是借用月光,要不就得點亮煤油燈。所以,銣初感覺特別的幸運,不用去弄那些麻煩事,在夜晚她也能行走自如。

忽然之間,感覺肚子下面有點脹脹的感覺,銣初打了個尿驚,內心一片哀嚎。

原本屋里面是放了夜壺的,因為嫌棄那個味道,還有要是不小心尿在了地上,臭的就是她自己了,除非把那一塊泥土給鏟出去。思來想去,銣初覺得自己既然可以隨便在夜間行走,那個夜壺就不需要了。

“月下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一鼓作氣上了個茅廁,一下子感覺輕松多了,看著月色朦朧的天空,忍不住感慨了這么一句。

到現在她對于南山之巔的那種彷徨,那種孤寂,那種無助,那種沒有親人在身邊的的感覺,還記憶猶新。一個人的時候真的讓她失落,讓她害怕,唯有看著月色慰藉這思念之苦,希望自己的雙親能有個好的輪回,不再受那非人的痛苦。

“嗚哇……嗚哇……嗚哇……”一陣詭異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嚇得銣初打了一個冷顫。

兩手環胸,木訥地轉動自己的腦袋,看了看四周,發現不是自己身邊的東西才松了一口氣。

這大概是從山谷里面傳來的,這聲音銣初還是很熟悉的,在桃花村俗稱的“老娃子”(也就是書上說的貓頭鷹),因為它的聲音難聽,叫聲凄厲,只要它來到誰家門前叫過,那叫就會死人,被稱為晦氣的東西,是人見人打的鳥類。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貓頭鷹又被叫做報喪鳥。

人在去世前,貓頭鷹便會在他房子旁邊笑,真的有這么邪乎嗎?貓頭鷹的叫聲分為兩種,一種是咕咕叫。一種是興奮或受到驚嚇的咯咯叫。

那貓頭鷹在人去世前會笑,是因為它們嗅覺很靈敏,人快死的時候,電解質分解,貓頭鷹還聞到腐肉的氣味,所以會興奮的笑。

所以說,是因為老人將死,引來了貓頭鷹,而非貓頭鷹進宅帶來了橫禍。人們把整個因果關系搞顛倒了。

雖然對于貓頭鷹,銣初是真的有所了解,但是,在這種漆黑的深夜,空曠無聲的環境中,聽到這種凄厲的聲音,銣初還是泛起了害怕的感覺。

“嗚哇……嗚哇……嗚哇……”接著又聽到這聲音,銣初嚇得一哆嗦,摸了摸手臂。也顧不上欣賞這美麗的夜景。

竟然重生回來了,也不怕沒機會看這滿天星光,聽這此起彼伏的蛙鳴聲。

輕手輕腳進門去,順帶也關上了堂屋的門。

“呼嚕嚕……呼嚕嚕……”爸爸那如打雷般的鼾聲,將銣初又嚇了一跳,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這個半夜出門,真的是需要膽量的,還是成績好,家家戶戶屋里面都有茅廁,不用跑外面去。

經過今晚這一折騰,銣初也打定了主意,等家里重新砌房子的時候,不說自己房間弄個洗手間什么的,至少茅廁要在房子里面,這半夜上個茅房嚇死個人了。

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當銣初家里砌青磚大瓦房的時候,銣初強烈要求房子里面家茅廁的夢想沒有成真,因為農村里面的茅廁是需要鏈接豬圈的,可以用來做肥料。

掀開簾子,隨后還是關上了房屋門,爸爸的鼾聲太大了,她怕自己睡不著,還有弟弟偶爾會啼哭的聲音,她都想屏蔽掉,安安靜靜、舒舒服服睡個大覺。

雖然現在是夏季,但是由于桃花村地處高山,晝夜溫差比較大,關上門也不會太熱。

其實就在桃花村山頂處的,還有“早穿棉襖午穿紗”的說法。

“終于可以睡了。”躺上床,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還是跟爺爺睡舒服,一點都不用自己動手。

在六歲之前銣初都是跟爺爺睡,那時候不用讀書,她可以想睡多久睡多久。

夏季的時候,睡覺前,爺爺都先會用衣服在蚊帳里面揮一遍,將里面的蚊子都打跑。細心的爺爺,擔心里面還有蚊子,都會自己先鉆進去,到處看一看、瞄一瞄,或者是這幾個人安靜地待一會兒,沒有聽到“嗡嗡嗡嗡”的聲音了,他才會放心讓乖孫女睡覺。

冬天的時候,爺爺都會先灌好一瓶熱水,放在被窩里面,把被窩暖熱火了,就喊乖孫孫去被窩里睡覺。

別看爺爺是粗人一個,照顧起自家孫女來,一點都不馬虎。爺爺還會梳辮子,給銣初梳的牛角辮那叫一個利索。

銣初常常聽媽媽說,她就是爺爺帶大的。媽媽當時生了她之后由于一點經驗都沒有,奶奶忙前忙后幫忙服侍這兩母女,奶奶收拾妥當后,爺爺就負責抱她。再大一點,爺爺冬天用背條背著她上坡,夏天就用花背背,農忙時節,她就是爺爺背上和坐在花背里面的娃娃。

媽媽就算沒怎么干活,那也得忙前忙后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