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
正文第五百四十一章困難
正文第五百四十一章困難
劉好好對莊立紅她們的猜測也沒有錯,她們還真不是耍大小姐脾氣,畢竟大家的生活都苦,就算城市農村還有地區之間有差異,但落差并不會太大,尤其是他們這些京大的學生,來做這樣的調研活動,睡的是當地最好的招待所,吃也能吃得飽,又不用干體力活,比當地的老百姓生活條件要好得多,甚至比那些插隊的知識青年都要舒服得多,給了她們一晚上的時間,她們很快也就緩過勁來。
第二天一早就嘻嘻哈哈地起床,狼吞虎咽地把早飯給吃了,雖然還在暗地里抱怨房間被褥骯臟有異味,晚上蚊蟲擾人,但也就私下抱怨幾句,在行動上還是很配合大部隊的。
“其實我昨晚到了半夜就餓了,但怕吵到大家,愣是沒敢起床吃干糧。”
“有什么好怕的,我就起床吃了干糧,不然餓著肚子怎么睡得著,早知道昨晚就一起去吃飯了,開水就饃饃的味道真是不好。”
“征西縣的條件不好,說不定就只能開水就饃饃,你們可要做好心理準備啊。”
“放心吧,我們心里有數呢,來之前查過資料了,最主要的就是干旱缺水,我們到那兒能有水喝就不錯了,洗澡是不用想的了。”
“唉,這大熱天的……”
“我們老家是水鄉,一到夏天大家就直接跳進河里扎猛子,可過癮了。”
大家畢竟都是同學,不會有人刻意去針對誰,見她們這些大小姐們不再挑剔,整個團隊又恢復到了之前的其樂融融。
小伙伴們充滿好奇地看著西部的風土人情,一路上嘰嘰喳喳的,好不熱鬧,他們在看風景,別人也把他們當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征西縣雖然算不上人跡罕至,但是來這里的外人也不多,一下子來了這么多充滿活力的年輕大學生,格外引人注意,尤其是當地的孩子們,眼巴巴地看著他們身上干凈整潔的服飾,那別提有多羨慕了。
市區沒有直達征西縣的汽車,所以他們坐了一段汽車之后,只能改乘當地老百姓趕的騾車,征西縣的王書記特地派了一位大爺組織了當地百姓趕著四輛騾車來接他們,大爺雖然不明白他們搞的社會調研是什么,但也知道他們是京大的學生,眼里充滿了敬畏,大學生本來就罕見,而且大部分大學生畢業之后直接就是國家干部,所以在他眼里,這一個個都是官老爺,就連王書記都對他們這么看重,他更是不敢怠慢了。
大爺不像王書記那樣健談,在他們面前又格外拘束,他們只能自娛自樂地說話唱歌,興奮的魯元拉著嗓子唱起了秦腔,雖然他的嗓音條件不好,唱功也一般,但是那雄渾蒼涼的樂音搭配上西北的風景,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他們大部分都不是西北人,對魯元唱了什么幾乎聽不懂,但并不影響他們欣賞這種音樂的美,小組里的另一個西北人杜恒也加入進來,他們倆的唱腔雖然略有不同,但是相互應和別有一番風味。
這時候一直沉默拘謹的大爺加入進來,那高亢的嗓音一下子蓋過了魯元和杜恒,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爺一邊揮著鞭子趕著騾車,一邊興致高昂地唱著秦腔,仿佛天地中只剩下他一個人。
劉好好也聽得入了迷,她過去在當地的劇院里看過秦腔的表演,卻沒有這樣繁音激楚,熱耳酸心,讓人氣血為之動蕩,這是真正來自民間的藝術,只有在民間的土壤里才能生長得這樣茁壯茂盛,讓人感動,移植到劇場后,就成了一株精致的盆栽,少了那種雄闊的氣勢。
這一曲秦腔拉近了當地百姓和他們之間的距離,看著他們一臉真誠拍手鼓掌的樣子,大爺那滿是溝壑的臉上也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大爺,您給我們介紹介紹剛才唱的那一段吧?我們外地人只覺得好聽,但聽得不太明白哩。”
“這唱的是《鍘美案》,過去有個大壞蛋叫陳世美,……”西北一帶的方言和南省方言的晦澀不同,雖然帶著腔調,但是和普通話還是比較接近的,只要他們認真聽,還是能夠聽得明白的。
《鍘美案》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大爺說的并不算生動,但大家還是很配合地側耳傾聽,終于打開了大叔的話匣子,他說得越發起勁,順帶著還把當地的秦腔流派好好介紹了一番。
劉好好他們也沒閑著,打開筆記本揀主要的內容一一記下,大爺見這幾個大學生這么重視他說的話,又是得意又是害羞,“咳咳,我說的不好,也就是瞎說,哪里值得你們這些大學生記在本子上。”
“大爺,您的話對我們調研征西縣的歷史和文化情況很重要呢,您繼續說……”劉好好笑道,“征西縣這里風土人情十分特別,應該也有不少人來采風調研吧?”
“你說的是那些文化人?”大爺想了想,“有是有聽說過,但都是去隔壁的幾個縣,那里環境比我們這兒好,我們這兒犄角旮旯的,這些年也就你們來。”
大爺頓了頓,望著天空嘆了口氣,“其實我們那兒是縣城還好些了,許多村子才叫苦哩,現在叫大隊啦,一個大隊六十多號社員,社產就三頭騾子……”
“這日子可怎么過……”大家瞪大眼睛,雖然現在大家都窮,可是這么窮的也是少見。
“還不就是那樣過唄,苦日子有苦日子的過法,這日子過著過著也就習慣了。”大爺抽了口旱煙,一臉麻木地說,大部分當地人沒有接觸過外頭的世界,也不覺得苦了,他在公社看大門,接觸的人多,才知道他們這兒有多苦。
“咱們這回要下到大隊里去調研嗎?”
“當然要,不跑遍這里的大隊,了解當地的情況,光在縣城里待著,得出來的結論太過膚淺了,大爺也說了縣城里的條件算是不錯的,真正苦的是那些農村。”見大家都一臉難色,劉好好退了一步,“最不濟也得跑遍這里的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