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考后

143、改變

現代言情

當王慶章將資料帶到王德文面前的時候,王德文讓陳玉蘭幫忙看看。

花了兩個小時看完了王慶章帶來的雜七雜八的資料,陳玉蘭很無語。說雜七雜八還是客氣了,王慶章店里根本沒有財務、業務的問題,有的只有王慶章夫婦、于平均再加兩個送貨的,所以留下來的單據很少,有的都是亂七八糟,大部分的交易是沒有票據的。

“叔叔,我想問一下,你說的合同是這份?”陳玉蘭翻了半天,才找到這張所謂的合同,一張紙上,簡單的寫了五個條款,連簽名都沒有。

“嗯,應該是。”說到這個王慶章也沒底,好在以前念過一點書,還會寫的名字,但是當時有聽于平均在念,并沒有太在意,所以說是一張紙,夫妻兩沒認為有多大用處,所以隨便放著了。

“那為上面沒有蓋章,至少也得有人簽名吧?無不少字”陳玉蘭很疑惑。

“沒有,當時想著店里也沒有章,再說了一個星期就訂一次貨,沒大問題的。”王慶章當時聽到王德文那里是這么辦事的時候還不以為意,只是沒想到這個不以為意竟然讓賺到手的錢飛了。

“叔叔,問題是你現在遇到這樣的事,你以為還能繼續這樣下去嗎?再說由于你們沒有合同的,這次五萬多你不想付估計對方根本不會放過你,到頭來還真得你付呢。”陳玉蘭看過了所謂的合同后這個合同用都沒有,只是一份打印出來的,人簽字也沒有。

“而且雖然你們沒有用傳真機,但是對方傳真一份資料,上面有你當時簽的采購授權書,另外還有一份他們這次發貨的清單,上面有于平均的親筆簽名,你不想認也沒辦法。”看到對方傳真的送貨清單和王慶章簽下和委托授權書,陳玉蘭就覺得叔叔這次算是栽了。

“還有,這個是你們每次付款的轉帳單?”陳玉蘭問。

“嗯,每次都是按于平均提供的帳號,他說是那個義烏老板的帳號。”這個王慶章沒必要說謊。

“但是你每次匯的款人名都不同,而且還不是一個地方的,你看這幾份都是銀城的卡。”由于問過公司的財務,所以很容易就將本地和異地銀行卡分開,最主要的是存本地的不用手續費,異地的要手續費。陳玉蘭揚了揚手上的票據。

“呃,看這個可以看出是哪里的卡或是存折?”王慶章楞住了,他從來不這個卡和存折還有本地異地的區別呢。

“叔叔,要我說你這款按你現在提供的資料根本要不了,你只能找到那個于平均去問問,不過如果他否認的話,你也沒招。”陳玉蘭很不看好這點。

“我本來也是想著看能不能到他家去找找人,不然就這么四五萬塊錢丟了,這不是要我的命嗎?”無錯不跳字。王慶章急了,本來五萬塊對于來說雖然不會多,但等于一年左右的收益沒了。

“叔叔,你先別急,這個是于平均的地址,你去看看,要不帶個人才不會吃虧。”王德文將從人事那里拿來的陳年資料交到王慶章手里。

“那行,資料我先帶走了,其他的先放在這里。”王慶章拿了資料就走,連放在陳玉蘭處的資料都不要了。

只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王慶章和他姐夫興沖沖的去了于平均家,只是沒想到他家根本沒人在,聽鄰居說都好久沒見過他了。打他也關機,再加上義烏那邊的老板催得急,無法只得先付款,只是看到店里,再想到當了冤大頭,心里堵得慌,就失了看店的心。

話說于平均的家在連華山所在的連華鎮,當王慶國得知王慶章被坑了幾萬元,而對方家在連華村的時候,親自找到了王慶章,告訴他直接找鎮長,鎮長同意要幫忙處理。其實王慶國并不是圣人,只是沒道理讓個外人欺負到自家人頭上,相比之下,王慶章這個人還是要幫的。此時的王慶章正苦尋無果,王慶國上門幫忙的這個舉動大大的刺激了他。他平常做事自私自利,對于也是“笑人窮,怨人富”,從來都是看高不看低的,所以對于兩個親并沒有多親近。現在有事,哥哥們不計前嫌站出來幫助,這讓很是感動,也觸動很深。異地而處,如果是的話,估計是決計做不到這種程度的。

“老頭子,你了,今天不開店?”幾天后的一天早上,王太太準備出門開店,看到還躺在床上,奇怪的問。

“開開,我看關門算了,我們把店盤出去好了。”自信心遭受打擊的王慶章悶悶的說,雖然此事哥哥表示要幫忙,但是能不能追回那四五萬元還是個未知數,而且也讓看輕了,確實沒有那個當老板的本事。

“你說?你想關掉了?你不那店我們花多少力氣開起來的?”王太太聲音撥高了三分,伸手摸了摸王慶章的額頭,沒發燒啊,說胡話了?

“是啊,你看我們辛苦了這么久,本來賺個幾萬還是有的,但是現在,哎”王慶章感慨的說。

“老頭子,你,你別這樣,錢再賺就有了。”一看到老頭的情緒如此的低迷,王太太急了。

“是啊,你說錢再賺就有了,但說真的,我也看清了,我們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我們兩個識字不多,說句不好聽的,我們根本就是被那個小于牽著鼻子走,我們還在那里瞎高興。我們進的貨我今天在阿文那里也有看到這個義烏老板給他的報價單,比我們便宜多了,怪不得我們的客人越來越少。

“才不是呢,你看我們不也做得好好的?再說了做生意本就有賺有賠。”王太太還在說。

“有賺有賠?那你說說我們如果要開下去是不是要繼續去找個采購,找來的采購合不合適我們看得出來嗎?再說了現在客戶這么少,本來一個月進個三四次,現在都一個月進貨一兩次,從是開始的一次一兩萬到現在的一次幾千元,人家都不愛跟我們做了。”王慶章不是沒想過繼續,但是兩人并非做生意的料,談價又講不來,不還價進價比人家零售價高,這客人又不傻,一次還行,長久以往,哪還會有客人上門。

“那你說關掉后我們做?、女兒的學費的,從哪里來?”王太太想到本來那筆錢就是、女兒的學費,現在沒有,估計下半年要交學費就有點玄了。

“要我說,我們干脆關了,你看我們店在路邊,出租出去肯定很快的,再說了,我看二哥養那個牛蛙好像不,大哥都跟著他養了,你說我們也試試。”王慶國賣牛蛙的時候請了兩個去幫忙,而且賣的錢也沒有避著大家,所以在王慶章的有意打聽之下,覺得這牛蛙還真是不的行業,成本低,回報還不,就是周期性長了點,一養要一年。

“這,這養蛙不是那么容易的啦,要不我們再開一段看看?”王太太不是很滿意,畢竟當習慣了老板娘,現在要當個蛙娘有點難以接受。

“要開你去開,我是死心了。”王慶章不想再看到那店,根本就是用來堵的,看到那店就提醒著被人坑了五萬?王慶章見講的不愛聽,講的沒興趣,于是拉過小被單蓋到了臉上。

“你,我去開。”王太太現在還沒有收店的想法。在床上躺了一段,王慶章實在睡不著,于是起床漱洗后囫圇吞棗吃了點就到王家去了。虛心請假了王慶國關于養蛙的相關事情后,最終決定在家里養。雖然王慶國說如果真想去山上養也可以,到時候再建幾個池子就行。不過在聽到家里也可以養的時候,王慶章決定在家里養。將家里原來的院子建成了三四個二十平方左右的蛙池,連二樓樓頂也不放過,最后建了十個池子。

是的,在前世銀城里,很多人養蛙都是直接建在家里,一來方便管理,二來想要包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很多人將家的樓頂改建成蛙池。有人會說這樣一來不是很容易將天花板弄壞掉嗎?其實銀城很多人家里三層,但是實際上住人的只有一層,最多兩層,那么三層就空著,再說了現在的樓板哪有那么容易壞,而且很多人家以后都會改建房子,所以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說,現在你叔叔啊經常有空就跑到家里來學養蛙的技術,最近蛙已經將卵孵出來了,你也不要擔心,很快的就能變成小蝌蚪,再變成青蛙,再長大。”王媽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將叔叔家最近發生的事情說清楚。

是由無錯會員,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