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農女致富攻略

第13章 許三郎要去鎮學

天還沒全黑,只是稍微暗了一些,加上是陰天,所以顯得有些晚了。

從早上去鎮上,要說買東西的話,也不至于到晚上會回到家。

許陽納悶,許月好像不對勁。

陸氏也看出來了,問道:“大丫頭這是咋了,去鎮上回來怎么不還給你簪子?”

本來一個銀簪子都要一兩銀子,在鄉下來說,那是真的不便宜。

尋常時候都舍不得拿出來,都是壓箱底的,如今借給了許月,按理說許月回來了,應該是立馬還回來才是。

許月怎么如此不懂事。

陸氏有點不滿,畢竟是貴重的東西,怎能如此草率?

“不知道,興許是累了,到時吃飯的時候問一句吧。”許陽要頭,其實她也不知道到底是為什么。

“別整壞了才好。”陸氏憂心道。

畢竟大房無賴,她早就領教過了,萬一貪了下來,又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去討回來。

當初許陽十歲的時候,她小舅舅送的,當時是悄悄送的,主要是打算給許陽做嫁妝的。

陸家對女兒,是很疼愛,連同外孫女也很疼愛。

只是后來某天,許月去找許陽玩的時候看到了,陸氏知道藏不住,便說了出來,讓汪氏和許月嫉妒了許久。

雖然汪氏想讓姜氏沒收了簪子,但是這是陸家送過來的,陸氏不是這么好糊弄的,姜氏不敢,也沒有理由,于是沒能成。

許陽的簪子留了很久,一直在箱底,跟新的似的。

前幾天,許川去山上打獵,因為運氣好,所以抓回來了幾只野雞。

因為林氏有孕,許川知道姜氏肯定是舍不得殺雞給自己的媳婦補一補的,許川心疼媳婦啊。

于是趁著不能去鎮上的時候,去抓了野雞,抓到了野雞之后,要是帶回去活著的,姜氏一定讓許大郎帶到鎮上去賣,所以許川干脆就弄死了。

因為死了之后,口感不行了,而且有血塊郁積在皮囊底下,賣不出去。

許川一共是抓到了三只,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死了。

不過許川擔心口感實在是不行,所以就先放了一點血,免得口感實在是太差。

賣不出去,加上冬天冷,于是陸氏就拿出來,放入一些酒,以及鹽腌過了之后,串上竹條,掛在竹竿上晾著。

加上很干燥,起了一點北風,風吹過之后,野雞的皮開始縮了,慢慢的,在陽光的照射下,漸漸的變成了臘雞。

雖然只是做了七八天這樣,但是已經漸漸地有了模樣。

許陽把半只拿了下來,切成了小塊,又拿出一些干蘑菇,泡了水之后,洗干凈了,將雞肉放到了鍋里,灶臺里是大火燒著,火很旺,鍋里的水開始熱了。

今兒個是打算做個小雞燉蘑菇。

托林氏的福,家里多了一些葷菜,因為是許川打獵回來的,留著也無用。

要是做成臘雞拿去賣的話,被人知道是死掉的,以后許家要想再去鎮上做生意,怕是很難了。

不講信用,會被人唾罵的,以后大房和二房去鎮上找短工,都不好找。

許陽麻利,陸氏也不差,娘倆做飯,不到半個時辰就做好了。

吃飯時,小姜氏喂完了雞,過來端菜,這是她最積極的時候了。

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光彩,會引起人詬病,但是家里都習慣了。

因為有小姜氏的幫忙,所以端菜很快。

到了晚飯的時候,去鎮上干活的男人都回來了,許三郎也從私塾里回來了。

回來的時候,臉上有點郁悶。

“咋了,三郎?”既然是入席了,姜氏便忍不住問道。

“夫子讓我去鎮學念書了,夫子覺得,他的學識已經不能教我了,讓我明年去鎮學念一下。”許三郎說道:“可是去鎮上,怕是要住在鎮上了。”

住在鎮上,意味著消費更高了,在村里的時候,束脩都要6兩銀子,要是去鎮上的話,少說是8兩,多的話,恐怕是要10兩了。

去鎮上的消費肯定是不能和鄉下比的。

念書已經十多年,許三郎終于去了鎮學。

許老漢聞言,放下了筷子,拿出了旱煙,吧嗒吧嗒的開始抽了起來。

“那是好事兒啊,夫君,你怎么苦著臉?”小姜氏吃了一口雞肉,納悶道。

“先生說,去了鎮學,怕是要花更多的銀子,明年三月份的時候,院試開始,先生讓我去試試。”許三郎說道。

說到考上,他的脖子縮了縮,似乎是有點害怕。

“那就去吧,反正都念了這么多年,我兒明年就是能考上秀才了,考上了秀才,去了縣學,咱們就不用教束脩了。”姜氏點頭道。

我朝是每年二月份或者是三月份的時候舉行院試,許三郎自從十五歲下場開始,現在已經下場了十年,明年就是十一次了。

“去鎮上好,夫子會比村里的好。”許老漢吧嗒吧嗒的抽煙。

“你放心,爹能供得起你。”許老漢補充道。

汪氏立馬就炸了:“爹,要是以后三郎還考不上的話,難道要一直學下去?”

“三郎也老大不小了,以前陸二郎考上秀才的時候,也不過是二十歲,如今老三都二十五了,明年二十六,那要是再考不上,咱們家也沒有這么多的銀子啊。”

陸氏看到汪氏提起親弟弟,臉都綠了,拉她下水做什么?

這汪氏雖然很會來事兒,但是很多時候都知道拉著一個盟友。

這不是在告訴許老漢老兩口,許三郎比她親弟蠢嗎?

這汪氏……

果然,姜氏臉都黑了,說道:“陸二郎五歲去念書,二十歲才考上,我兒念書晚,晚一點考上怎么了?”姜氏罵道:“閉上你的烏鴉嘴。”

“去鎮上一年要花多少銀子,咱們家又能供幾年?”汪氏怒道:“娘,之前你說送四娃去念書的,現在四娃都八歲了。”

鄉下很難能供得起兩個讀書人。

傾家蕩產的供,未必能供得起。

“再說吧。”姜氏嘟囔道。

“大娃二娃長大了,三娃四娃五娃差不多年紀,為啥只讓四娃念書?”小姜氏不滿道。

要說她兒子也有份。

陸氏冷笑:“要說按照順序,也是先輪到三娃。”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