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人生贏家

第92章 有獨立空間了

誰知,越祈朝她晃了晃手里的兩份文件。

羅伊人搶過來一看,好嘛!這廝居然把101、102都給買下來了。

說起來,如果手頭有余錢的話,她也想多置幾套房子。反正錢存銀行也沒多少利息,買房子的話,放不了幾年就會大漲。

可惜,海城的新家一買,手頭積蓄所剩無幾,再想想這套小公寓熬到拆遷或是大漲,至少還得等上七八個年頭,還是算了。

被越祈刺激地精神懨懨,可一想到搬去新家后,她就有個獨立空間了,馬上又恢復了先前的興奮。

新家是排屋性質。考慮到羅秀珍日后需要請幫工、助手,可能還需要給幫工、助手提供住宿,越龍和羅秀珍商量后,索性把樓下兩戶也一并買了下來。

也就是說,如今這棟四層樓的四戶連體別墅,房主就他們兩家。樓梯口的電子門一鎖,和獨門獨戶沒什么區別,安全多了許多保障。

而且這么一來,一樓對出去的庭院也屬于他們的了。

本來,選了三四兩層,雖然附贈一個樓頂花園,但地面庭院和地窖就享用不到了。如今可好,整一棟都是他們的地盤了,想怎么改造怎么改造。

越龍買下之后,第一時間就讓人把兩家庭院之間的柵欄給拆了,兩座庭院合成了一座,并在院子里安了把秋千椅,天氣好的時候,坐在上面,晃晃悠悠地翻翻書、喝喝茶,不失為一件浪漫的事。

更讓羅伊人興奮的是,一口氣買了兩套房,母親的工作室解決了,她也將有一個完全屬于她的獨立空間了。

排屋的上下兩層,不像公寓躍層,樓上面積通常都要矮小點。排屋的每層面積,都是差不多大的,當然,格局可以不同。

所以,她的獨立空間是頂樓一整層,約莫一百二十來方,分別是臥室、書房、衛生間、起居室,原先的客房,被改造成了專屬她使用的實驗室。

起居室和封閉式陽臺相通,陽臺一側,有道木質扶梯,直通樓頂花園。樓頂花園是半敞開式的。半敞開式的好處就是,雨雪臺風天不容易漏水;天好時,又能在花園中央支個架子曬曬被褥、衣物什么的。

樓頂花園和對門是相通的。恰好,對門住的是越龍父子倆,除了安全有保障,還能在天熱的時候,吃過晚飯,相邀在樓頂聊天吃水果。

羅秀珍的臥室安在樓下,因為工作室就在一二層,所以她本來沒想要在家里布置書房,而是想留出個客房,日后駱蕓或是方奶奶他們來海城了可以住。

不過經越龍一說,最終還是把書房安在了家里。

越龍的理由很簡單,卻又很中肯:書房是工作重地,放在工作室總歸不安心。至于客房,完全不用考慮,他不是也買了兩套嗎?樓下那套暫時不用,就專程用來招待客人。譬如越祈那幫子死黨,再譬如兩家在余縣的親朋好友。當然,來的客人要實在多了,就直接住酒店去,犯不著為這點小事糾結。

于是,母女倆就沒在家里留客房。樓上完全成了羅伊人的天地,樓下除了客廳、廚房、洗衣房共享,其他房間都由羅秀珍支配。

哦,還得留個儲藏室。

自從和越龍父子倆做了鄰居,又和陸均成了生意上的伙伴后,家里陸陸續續多出許多吃的用的東西。哪怕母女倆時常送人,也消耗不完。

再加上羅伊人為“伊繡”做代言,四季服飾很快就填滿了她的衣柜,隨時有淘汰下來的衣服,可雖然是淘汰下來的,這些衣服也還都很新,放到外面,都是時新貨,扔掉未免可惜,就先收在儲藏室里,等哪里有捐衣活動了再拿出去捐掉。

再看羅秀珍的工作室,和住房一模一樣的面積,樓上的房間改成了衣樣展廳、布匹倉庫和日后助手幫工們的宿舍。樓下則是設計裁剪室、掛燙室和來客接待室。

廚房和衛生間當然不能少。這個年頭,外賣生意還不流行,這一片又是高檔住宅區,街頭小吃攤很少能見到。出去吃還不如自己燒方便。

好在菜場離得還算近。可能相看房子之前,越龍專程考察過。

出了小區門,對面就是個大型的農貿市場。農貿市場隔壁,還有個綜合性小商品市場。做衣樣時,要是臨時想到用什么小裝飾,還能隨時去小商品市場里淘一淘。

考慮到四套房子都是大戶型,兩家四口人又都有自己的產業,壓根沒多少時間收拾房子,于是,越龍讓下屬幫忙請了個四十來歲、手腳勤快的大媽,每天過來搞衛生,并在工作室做頓中飯。

這么一來,越龍出門上班、越祈和羅伊人各自上學,也不必擔心羅秀珍忙到忘時不吃飯了。

何況,陸均已經在為羅秀珍找助手了,到時助手一來,也是要吃飯的,總不能讓羅秀珍這個老板給助手做飯吧。

總而言之,母女倆對這新家再滿意沒有了。

不過,好不容易積蓄下來的存款大縮水也是事實。

兩套海城近市中心的精裝修排屋,即便是九二、九三年房價低迷期,也是極不便宜的。

羅秀珍又不喜歡按揭,覺得按揭利息太高,而且一次性付款的話,總價上還能再打個九折,于是大手一揮,兩套排屋都選擇了全額付款,幾乎把存款耗了個精光。

得虧越龍拿到的是內部價,這要是市場價的話,還得再貴個二三十萬。

不過開發商的老總也不虧,同樣以內部價,問越龍預訂到了一套還在建造中的溫泉別墅。

提到溫泉別墅,羅伊人的心就開始淌血。

她之所以攢著錢不敢亂花,不就是在等溫泉別墅開售嘛!可老媽死活不肯按揭,她也只好歇菜。

翻來覆去看著存折里那串可憐兮兮的數字,她都能看到溫泉別墅在和她揮手告別了。可又不能找老媽吐槽,誰讓搬去海城的主意是她出的……唉……作繭自縛啊……

不行!她得想個辦法,如果沒能在溫泉別墅開售之前,存夠首付款,就去找越祈,讓他給自己爭取個內部價中的內部價。哼哼,誰讓那主意的罪魁禍首是他呢,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她攢不夠錢買別墅,他怎么的也得意思意思……

搬家很順利,既沒堵車,也沒出其他岔子,抵達海城時,正是下午三點,和預計時間差不離。加上天氣好,心情也跟著好,雖然還沒出正月,可看著新小區里那盛開的迎春花,隱隱有春暖花開的跡象了。

這個小區叫“海悅花園”,開發商的老總是海城本地人,如今和越龍相交甚好。

自去年年中開盤以來,“海悅花園”離馬路近的多層公寓到目前為止,已經售罄一空了。只有靠后門這片比較安靜的排屋,因為面積大、總價高,大部分還在開發商手里。

越龍當時買的時候,一眼就相中了這個小區的排屋。小區離市中心近,大門外的馬路四通八達。排屋因為靠后門,后門出去就是海城的護城河,離大馬路和別的住宅區都有點路,相對比較安靜。離兩個孩子即將入學的實驗中學也不遠,走走頂多二十分鐘,騎自行車就更快了,還有公交車可直達。

最最主要的是,他相中的這棟排屋僅是四戶連體,東邊是綠化園,離其他排屋隔了個大花壇,西邊和其他排屋之間,也隔著一條能容納兩輛小車同時進出的弄堂,相對比較獨立。而且,兩家住同一棟排屋,用同一個樓梯,地面庭院和樓頂花園都是共享的,出入樓梯的電子門一關,和住在一起沒什么分別。

離新學期開學還有幾天,羅伊人歡快地投入到了新家的布置中。

由于是精裝修,而且這個年代的開發商還是比較誠信靠譜的,說是精裝修,用的材料很貨真價實,和樣板房幾乎沒有差別。所以,除了客房、書房的家具,以及沙發巾、桌布巾、靠枕一類的軟飾需要自己添置外,其余全都包含在內了,不需要再做什么布置。羅伊人花心思搗騰的是一樓的庭院和樓頂的花園。

庭院里,原本就鋪著一層軟密的草坪,兩側院角各栽著一株月桂樹。

可考慮到母親喜歡自己栽種調味品,而草坪被翻土改種其他植株后又像塊牛皮癬似的很難看,于是,羅伊人和越祈商量后,訂做了兩套造型別致的露天花架。

花架的材質是南方松防腐木料,風吹日曬也不易腐爛。每套花架各有十二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培土凹槽,加起來的總面積也有七八平方。

她把兩套花架分置庭院兩側,一架用來種辣椒、茴香、紫蘇以及蔥姜蒜一類的調味品。另一架的培土凹槽里撒了些易存活又不用經常打理的花卉種子,有太陽花、非洲紫羅蘭、旱金蓮、三色堇、常春藤等,都是越祈拿來給她的。粒粒種子飽滿,也不知他是從哪兒買來的。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