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十福晉

第二百七十七章 滯后

老十還未將安安的信看完,就跳起來要私房錢,讓其木格覺得又好笑又好氣,干脆搶過安安的信,粗略的掃描了一眼。

可看到最后,其木格的神情卻漸漸凝重起來,一心要討變相福利的老十見了,擔心的問道:“怎么了?安安說了什么?”

老十邊問邊將腦袋湊了過去,其木格指了指信的結尾,老十定睛一看,沉吟道:“岳丈派人給咱們送的什么信,如此機密,非要見了咱們才拿出來?”

其木格搖搖頭,“安安也真是的,分不出輕重,廢話一籮筐,該她細說的,她卻偏偏一筆帶過…”

老十道:“安安哪知外頭的事,想來應是岳丈在皇阿瑪北巡時給咱們遞的信,”說到此,老十有些了然,“也許是當時就有了二廢太子的苗頭,岳丈有些察覺,這才寫信知會我們。”

其木格想了想,也覺得八九不離十,便釋然道,“還好咱們在呂宋,消息滯后也不是壞事。”

老十卻沒有釋懷,反而在一堆書信中挑出九阿哥的信件,一封封按時間遠近拆開詳閱。

這批往來信函雖沒受海上風暴的影響,如期抵達了呂宋,但老十卻出了趟遠門,路途上耽擱的時間又超出了原有計劃,因此這些信件都積壓在了老十的書案上。

也就是說,老十此時才知道弘暄在熱河遭人陷害,氣得老十當即就掀了桌子。

其木格忙抓過信,看完后也是氣得渾身發抖,“爺,難道是太子背后搞鬼?”

老十咬牙道:“不知道。”

其木格嘆了口氣,道:“爺,想辦法將弘暄接過來吧,他一個人留在京里,我委實不放心。”

老十道:“你明天就回前山寨,看看岳丈在信里怎么說,不管與弘暄有沒有關系,都立即知會我,這折子不能貿然亂寫。”

當晚,老十兩口子完全沒有臨別前的依依眷戀,雖然也是通宵未合眼,但卻無關風月,老十伏案整理康熙北巡期間所有的邸報和信函。其木格則在想著密信該如何寫。

其木格以前看電視,只知道有人接了書信便拿出一本名著,對著信里的字句,找住對應的頁數、行數和排數,可這些信息是怎么融入信文的,其木格是完全沒有頭緒。

冥思苦想了一夜,其木格只好憑自己的理解加創意,告訴老十,她這次回去后會給老十送本書,至于是什么書,她目前也不知道,總之,以后老十接到信件,第一次出現的數字,代表頁數,第二次出現的數字代表行數,第三次出現的數字代表排數,從而找出隱含的字…

老十一聽,當場就反對,“那你得寫多少數字?編一兩封倒容易,可接下來怎么辦?每封都告訴爺莊子里生了多少頭豬,養了多少頭雞?沒準到最后,你連莊上有多少根草都得寫進去!”

其木格將球打回給老十,“那你說怎么辦?別給我說什么藏頭詩,沒準人人都用這法子,一逮一個準。”

老十心想也是,想用更難寫的文體吧,就憑其木格的文學造詣,怕培訓一年,還不如數莊上的石頭子呢,只好道,“這次先按你的法子來吧。”

其木格一趕回前山寨,來不及回后院見孩子,就直接風塵仆仆的在前院書房接見了自己老爹派來的信使。

打發走信使后,其木格靜靜的看完信件,默默將之燒毀。

千算萬算,其木格怎么也沒想到雍正會對弘暄出手。

其木格從未天真的以為雍正雙手未沾一絲血腥,九龍奪嫡的最終勝利者又怎么會是純潔善良的白雪公主?!可冷面王為什么要沖弘暄這個黃口小兒下手呢?按說太子和八阿哥的兒子才該是雍正忌恨的對象啊!老十就親娘身份高貴些,可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優勢,最最關鍵的是,康熙壓根就不待見老十,雍正為什么要害弘暄?

其木格想不出答案,也不知該怎么通知老十,如實通知吧,老十肯定會對雍正進行報復,可雍正卻是下一任皇帝,如此以來,就算老十不是鐵桿八爺黨,雍正沒準也會發兵攻打安居島…

可瞞下來,先不說老十從其他渠道獲知實情后會引發幾級家庭風暴,其木格自己就咽不下這口氣,要知道自己可一直在討好四阿哥的,光是大棚蔬菜就不知給他白送了多少!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其木格最終決定對老十講實話,反正老十已經選好了一座島,還打算與西方軍火商做生意,有了利炮,屆時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其木格想開后,心情驟然輕松了不少,正想去后院好好抱抱四個孩子,安安就探頭探腦的跑了過來,脆生生的叫道:“額娘…”

而紫禁城中,乾清宮外,弘暄也在探頭探腦的朝大殿內看。

弘暄那日最終還是屈服在康熙的淫威下,灰溜溜的跑去代天子問廢太子話,但第二日,弘暄就收起了滿臉的委屈,放學后又笑瞇瞇的進了乾清宮做作業,做完作業后,又滿臉帶笑的將作業本呈交非康熙。

不想康熙也從頭到尾的笑著檢查完弘暄的家庭作業,既沒夸獎也沒批評,只另外又多布置了一道論訴題。

等著康熙發飆的弘暄有些傻眼,要知道那作業時怎么錯怎么寫的…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弘暄第二日便在上書房當眾頂撞先生,在先生揮動戒尺時跑了,可康熙還是沒有發雷霆怒,只淡淡的叫弘暄抄100遍論語,對弘暄交上來的鬼畫符的厚厚一疊紙未作任何評論…

于是,沒幾天弘暄便爬上了十四家的屋頂,踩碎了好幾片瓦,可沒等十四求情,康熙就饒了弘暄,還關心的提醒道:“若下次忍不住又淘氣,記得搬個梯子,免得摔著。”

弄得原本沒什么感覺的十四窩了一肚子的火。

弘暄本想告訴大伙,其實康熙也不怎么待見我的,叫我問二伯只是隨性之舉,罵起我來那可是一點也不含糊,收拾起我來,那是要多狠就有多狠,可不想卻弄巧成拙,在大伙眼中,自己卻成了被康熙寵得無法無天的小兒。弘暄意識到自己被康熙收拾得夠嗆。

弘暄靜下心來想了兩個晚上,決定繳械投降,既然自己道行不夠,那還是識時務的好。

于是,這天放學后,弘暄便探頭探腦的走進了乾清宮,見康熙沒接見大臣,便怯聲聲的喊道:“皇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