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女王妃

第三百四十九章 窘迫

吳明琴笑得前仰后合,“呵呵,看看,小榮兒這戰斗力,真是扛扛的。這下,她們總不能再到你院子去順東西了吧。”

李錦榮挺挺胸,“那當然,榮兒又不是豆腐做的,還任她們搓磨呀。”

吳明慧笑道:“這樣好,雖然得罪人,她們拿不到東西,不去你院子里,你也清靜了。”

李錦榮撇下嘴,說道:“不去榮兒院子了?哪有那么容易。”

眾人驚問道:“怎么?都這樣了,還去呀?”

李錦榮點點頭道:“嗯,去呀。”

“沒東西拿了,還去?去你那兒做什么?”

李錦榮認真的說道:“去教導榮兒呀,在榮兒那一眾姐姐眼里,榮兒是好歹不分之人,她們得了榮兒嫂子的指令,平日里,要來榮兒院子里,跟榮兒說道如何為人處事的道理。”

吳明琴拍桌子道:“我去,就這樣的貨色,還來教導你,她們也忒有臉了。”

李錦榮嗤笑一聲道:“是挺好笑的,小月兒和靜姐姐知道,榮兒那三嬸,是青城孫家女兒,和小月兒的三嬸孫三太太是堂姐妹。

榮兒那三嬸來到京城后,便去到城東白府作客。前不久,城東白府辦花會,下了帖子到府里。

太婆以身體不適婉拒了,母親以要進宮看姨母給推了,最后,三嬸帶著榮兒的嫂子及一眾姐姐過去了。”

白如月聽到城東白府,笑著問道:“怎么?你沒去?

李錦榮搖搖頭道:“榮兒懶得去,借口在家陪太婆,沒去。

你不知道,三嬸與她那幾個女兒從城東白府回來,一個個興奮得紅光滿面的,叨叨的說個不停。

說白府的兩位嫡出的小姐的婚事如何如何好,白如雪議了鄭侍郎家嫡長子,將來如何如何好。

最好的,是白府小四房的白如敏,小小年紀,就定了威遠伯府長房的嫡次子,威遠伯府有多好多厲害。

什么滿京城明眼人都知道,威遠伯府,那是朱門繡戶,堆金積玉的人家。

威遠伯府怕是除皇宮最奢侈的府邸了,什么聽說威遠伯府的地面都是青一色的青玉。

連下人打掃,都得趴在地用潔白的細布擦拭,敏姐兒嫁過去,那是掉進金窩里,往后享不盡的福。

諸如此類的話,說了幾籮筐。說得太婆都煩了,揚手說自己乏了,讓榮兒扶她進屋去歇下,她們母女幾人才意猶未盡離開了太婆的院子。”

吳明琴鄙視的哼了一聲,“京城的明眼人都看到威遠伯府滔天的富貴。

京城的明眼人還看威遠伯府男人的風流成性,威遠伯七十來歲的老頭兒了,前不久還抬了一位年方二八的女人做十一姨娘。

威遠伯府的子孫沒有成親,便到風云場所里爭頭牌,一擲千金,更甚至,沒有成親就養外室,就讓外室生子。

惡心吧啦一府人,到讓人羨慕了,我不知道有什么好羨慕的?這樣的人家,想想都嫌惡。”

威遠伯府這些惡心人的陰私之事,也只有有心人查過才知曉。

就算鎮遠候府跟威遠伯平日里常來常往,過往甚密的人家,起初也不知道這些事情。

平日里跟威遠伯府沒有交集的呂大將軍府及李府,自然是不知曉這些事的。

呂妍與李錦榮眼睛都瞪圓了,這是聞所未聞的稀奇事。

呂妍心里好奇的小火苗撲哧撲哧的燃著,不過,她尚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一雙眼睛晶亮的看著吳明琴,嘴上卻不多言。

李錦榮手撐著桌面驚呼道,“哦偶!琴姐姐,你從哪兒知道這么勁爆的事?我的天啦,七十來歲還抬姨娘,這是做什么,一樹梨花壓海棠么?”

白如月看著興奮得恨不得站到桌上的李錦榮,搖搖頭,嘆氣道,“小榮兒,你淑女點成嗎?梨花壓海常這樣話是一個姑娘家能說的嗎?”

李錦榮滿臉八卦的轉頭看向白如月,正色說道:“小月兒,別鬧!都是相熟的姐姐們,什么淑女不淑女的?你不好奇嗎?

我長這么大,今兒聽到的,都是聞所未聞之事,你就讓我好好的驚嘆感慨一下。”

呂妍笑著說道:“不怪榮兒驚嘆,這事兒,比戲文還戲文,戲文都沒有這樣的。

沒成親,就養外室,還讓外室生子,還是伯府里長大的孩子,怎么膽大成為這樣?伯府的家風可想而知了。”

吳明琴一股腦的把知道的事兒,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倒出來。

見李錦榮和呂妍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才后知后覺的發現自己好像說過了。

吳明琴帶著幾分心虛的看看六姐姐,見六姐姐低頭喝粥,又后悔的看一眼側對面的吳靜。

吳靜目光落在六姐姐身上,抬頭時正好看到七姐姐帶著悔意的目光,隨即給了七姐姐一個安撫的微笑

白如月見低下頭去的吳明慧,轉頭問道:“我聽說,白府最近連吃飯的銀子都沒有,他們府上還有銀子辦花會?”

白如月不想吳明慧不自在,及時把話題轉開。

果不其然,李錦榮聽到這消息,比威遠伯府風流韻事更好奇。

威遠伯府跟她沒有關系,白府的小三房和李府的小三房可是聯系密切,她更好奇和她家有關系的白府的情況。

“什么?吃飯的銀子都沒有了?小月兒,你從哪里的聽聞的?是不是弄錯了?

秦老太太不是老榮遠伯的嫡長女嗎?秦老太太嫁妝該是很豐厚的呀。”李錦榮坐直身子問出一連串的問題。

其他人也看向白如月,期待她的回答。

白如月淡笑道:“前些日子,我們府里的阮大,在街上遇到白府的下人,那下人是被打發出來的,見到阮大就哭,拉著阮大說了好一會兒呢。

那下人說,白府現在連吃飯的銀子都沒了,以往府里每日三餐,現在改為每日兩餐。

以往太太與嫡出的爺、小姐每人身邊有一個管事嬤嬤,兩個一等大丫頭,四個二等丫頭,四個三等丫頭,四個粗使婆子。

現在,除二小姐和四小姐外,其余的主子身邊,丫頭婆子都打發出來了,每個主子身邊只留一個下人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