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214.穩健前行

214.穩健前行

大文學推薦各位書友閱讀:重生之文化帝國214.穩健前行

“小楊,以你的能力,只是單單窩在家里寫書,是不是有些浪費了?”方君子一條眉毛滑稽地挑了挑,顯然是這個老家伙故意為之。大文學不過他的辦公室里面現在也沒有其他人,倒是不虞被電視臺的職員看到。

擠眉弄眼的樣子,大別于這個今年正好五十歲的老男人一貫作風,不過他這么做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考量——不想讓楊一覺得自己時時刻刻在談公事,而且他剛才這些試探的話,一本正經說出來又被人拒絕后,反而會讓彼此尷尬。

楊一有些不明所以地看過去:“嗯?倒還好啊,再說現在不是還有陽一文化要打理么?”

方君子有些訕訕地笑笑,然后又滿不甘心地拐著彎兒蠱惑:“這個,也沒什么關系的。我就是問一下,你有沒有興趣,來我們臺里客串個欄目策劃什么的?”

雖然知道楊一現在有屬于他自己的事業,不過在方君子看來,羅戈和楊一兩人的合作中,占據主導地位的肯定是前者無疑。畢竟不管于情還是于理,從基礎,人脈,實力各個方面來講,羅戈都應該是強勢的一方。

而且他現在又不是挖墻腳,只是一個掛名的兼職而已,倒也不擔心羅戈和臺里的人會有什么反對意見。

“欄目策劃?”楊一一時間還沒有反應過來,隨即就明白了方君子的意思。大約這也算是某種程度的拉攏了,或者說是看上了自己腦袋里面,那些超前十多年的電視欄目策劃方案。

幫著方君子出些主意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想要自己做長工,那就沒法讓他如愿以償了。

盡管這樣,楊一還是沒有著急回答,而是很慎重地想了想后,從屏幕上收回目光:“我還是個學生呢……”

學生?方君子對于楊一的托詞根本就是嗤之以鼻。事實上,任何一個逃課一個多月的人說出這種話,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多的說服力。

而且方君子根本就是知道楊一的身價和身份,因而在這位臺長的眼中,像是楊一這樣的家伙,已經不能用“孩子”這個名詞來稱呼了。

在學校之外做著很多成年人都干不來的事情,這還叫孩子,還叫學生?

至少方君子在幾次接觸之后,已經完完全全把楊一當成了可以平等交流的人,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輕慢。

而這一刻在看到了鏡頭里面的播出效果后,也就有些壓不住心頭的蠢蠢欲動,向楊一拋出了橄欖枝。

不過現在楊一既然婉拒了他的提議,他也不會死纏爛打地糾纏。笑過之后,兩人的注意力又雙雙回到了銀屏之上。

而這個時候,評委席上面的金大師才剛剛點評完畢:“這一篇《踏浪歌》呢,在大框架上面,并沒有太多創新的東西。不過這也不能歸咎到具體的作者身上去,畢竟武俠小說經過這么長時間,一代又一代人的,其寫作技法,內涵元素幾乎都到了一個極致,如果沒有打破這些桎梏的新東西,實在是很難激起讀者的閱讀。不過《踏浪歌》的作者似乎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很聰明的揚長避短,從相對對讀者有較大吸引力的武俠功法和道具上面著手……”

這就是名家點評的好處,如果換了越州土著,又或是在武俠小說領域沒有什么影響力的普通作家,多數觀眾們未必會買賬。大文學相反的,他們可能還會把自己的看法和評委點評一一印證,然后得出評委大傻B的結論。

不過現在有這個年代的武林盟主坐鎮,金庸的點評自然是少有人懷疑,而隨著他的評語,摘抄于《踏浪歌》的一段段文字,也在大屏幕上面播放出來。

并沒有什么完整的劇情,可是代表著這個作者獨特設定的文字,一行行在屏幕上顯現的時候,再配上背景的或鏗鏘或詭異的箏音,卻正好給了觀眾們自行腦補的空間。

而這個時候,電視臺設置在云中書城里面的臨時導播室,派駐在這里的電視臺工作人員們,也在互相交換著眼色。

“這節目還真有搞頭啊。”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現場傳輸過來的畫面,一個工作人員頭也不偏地對著身邊的同事小聲道。

“誰說不是呢,一個評獎晚會都能弄出這么多名堂,那小孩兒還真是能折騰。”

“什么小孩兒,人家背后可是有來頭的。你把好嘴巴,小心傳了出去臺長要你好看。”

至于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雖然沒有經歷現場那種熱鬧的氣氛,不過時不時剪輯插播的各個武俠片畫面,以及楊一偷師于后世“電影過年之天下江湖”的臺詞,還有評委們各個角度的點評,還是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因為這次的晚會,本質上還是一個頒獎活動,所以沒辦法像后世的綜藝節目一樣以惡搞或者是賣萌為賣點。所以在風格定位上,楊一走的還是煌煌然大氣的正統路線。他自己看起來可能還有些不夠味道,可是對于現在的觀眾來說,這種以前沒有過的模式還是讓他們牢牢地鎖定了頻道。

幾個老片子的剪輯,一兩首恰到好處的配樂。

再加上摘抄于這一次十部終審作品的精彩片段,還有幾個評委的急智和妙語。說起來也不是什么讓人乍一見面,就會五體投去膜拜的點子,但就是這些元素,在楊一的妙手糅合下,卻讓人感覺到了幾分別開生面的味道。

而身為老節目監制出身的方君子,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承認,身邊這個小子,對于觀眾心理的把握,以及策劃手段的運用,近乎達到了業內一流的水準。

可能也就是少數幾個地方臺的臺柱,才具備超過身邊少年的綜合素質,不過對比一下兩者間接觸這一行當的時間,方君子就有些無言。

專業電視人輸給一個玩票的家伙,這個結論并不好笑,只是讓方君子覺得有些可惜。

如果楊一的能力不是這么逆天,那就完美了。

那樣的話,說不定就能夠有機會把這個小家伙哄騙到電視臺里面。

對于處在開拓期的各個地方臺來說,腦袋里面有貨的創新性人才,就是眼下最最缺少的資源。大文學

很快的,第一部小說點評完畢。而這個時候方君子的助理也照慣例送來了最新的收視率。稍微掃了一眼后,越州電視臺的臺長就是大喜過望的表情。

原本預計不過5左右的收視率,居然出人意料地穩定在了7上下,并且還有繼續提升的趨勢。

“插播,就現在!”方君子當機立斷地越權下令。本來這個事情應該是由現場導播負責,不過因為這一檔節目的特殊性,以及檔期上的緊張,所以這一時段的時間并沒有銷售出去。

方君子和越州臺的工作人員看好這個節目,可不代表那些掏錢打的老板們也會認同,所以鑒于這種讓楊一略感尷尬的情況,電視臺和陽一文化的合約中,此次的全部用來播放云中書城和陽一文化的宣傳片。

而在電視收視高峰播放,效果自然也是最好的。既然這一次的節目是電視臺和陽一文化的合作,那么首要目的就是雙贏,其中一些可以忽略的小利,方君子自然是不會斤斤計較的。這樣的決定,反而有利于下一次的合作開展。

要知道,在這個頒獎晚會將由越州電視臺錄制播放的風聲放出去后,魔都方面紅日臺可是已經和陽一文化接觸過的。

越州臺和紅日臺掐架?方君子的腦袋還沒有壞掉,一個是單獨省級區域的地方臺,一個是覆蓋長三角五省一市的大佬衛視,如果魔都方面真的有心競爭,越州電視臺可以說是沒有半點兒掰腕子的力量。

因而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向陽一文化盡可能地讓利,就成了電視臺唯一的選擇。

而且從方君子的觀察了解來說,羅戈和楊一絕對算得上有良心的人。對付這樣的人,唯一需要的就是誠意。

因為是把時間讓給陽一文化內部消化的關系,所以倒也沒有讓觀眾們深惡痛絕的超長時間。短短三十秒后,鏡頭就又回到了頒獎現場。

活動還是在有條不紊地開展,場面上和那種歌星演唱會,又或是現在正當紅的happy大本營之類的綜藝節目不同,并沒有什么引發現場觀眾們山呼海嘯激情的節目,只是按照欄目組和楊一的策劃,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

但就是這樣的按部就班,越來越多的觀眾們,將自家電視的頻道鎖定在了越州衛視上面。

——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武俠征文評獎晚會呢,先瞧瞧都是什么東西再說。

很多人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在不經意間把目光停留在了這上面。可就是這些原本只是單純好奇的“看一眼”,讓觀眾們開始舍不得換臺。

畢竟對于國內的觀眾們來說,誰沒有過癡迷于某部武俠劇,癡迷于某部武俠小說的經歷呢?就算很多人覺得自己不算是癡迷,可是也絕對不會反感。

把武俠稱之為中國人的童話,這話可不是毫無根據的妄言。

而在這種不反感的心理下,對于經過精心剪輯的武俠劇精彩片段合輯,大家自然就會看得津津有味。

如果說要在男女之間,十八歲和八十歲之間,各種類型的普通民眾之間,找到大家都喜歡都感興趣的話題,武俠不一定是排在第一名的那個,但一定是排在前三位的存在。

活動繼續著,但是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大多數都已經忘記了時間,只是下意識不希望這個節目就這么結束。

畢竟以前還從來沒有過,如此眾多的武俠片精華,剪輯在一個節目里面播放出來。

不過沒有節目是能夠一直播放下去的,在十部短篇小說被評委們一一點評完畢后,終歸還是進入了這一次晚會的正題——評獎和頒獎。

因為不同于其他綜藝節目的互動,這一次的評選涉及到《新武俠傳奇》最后的稿件采用,所以評選的權利,都交給了現場的評委。

其中又以金庸的話語權最重,他一個人,就占據了足足三票評審權,而其他的作家和編輯們,每人一票,正好湊成了剩下的七票。

從兩個男女主持宣布了最終評審開始后,現場的聲音就大了起來,幾乎大部分觀眾都在根據剛剛的評審中,如同驚鴻一現般把文章最好一面留給大家的印象,猜測這一次的最終贏家會是那三部作品。

“現場的來賓們,觀眾們,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雖然還是爛大街的臺詞,不過這個時候人們的注意力都已經被空前調動起來,倒也無暇抱怨不屑,只是一心等待最終的結果宣布。

“王道獎——來自越州江閩的汪弗,獲獎作品《荒城刀客》!”隨著最終的評審完成,觀眾們的情緒倒是被調動了起來,而獲獎的作者們更是歡呼雀躍。只是楊一不免有些唉聲嘆氣高興不起來。

這一次的參賽作品,自然是早早就被楊一全部過目了的,只是他很是郁郁地發現,將近兩百多份稿件里面,沒有時未寒,沒有楊叛,沒有燕壘生,更沒有半個女性作者。

1998和2001離得并不遠,可是楊一卻沒有能夠如愿以償,這大概就是他這些天來一直沒能真正高興起來的原因。而且以楊一經歷了后世網絡信息大爆炸時代的眼光,這幾部最終獲獎的小說里面,能夠稱得上新武俠的作品也是壓根兒就沒有。

“怎么了,小楊,看你好像不怎么開心啊?”旁邊方君子的心情倒是極度舒暢,節目最終的收視率,定格在了8.27的高位上,而一開始電視臺運營部始終推銷不出去的時間,更是在節目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接到了好幾個尋求合作的電話。

什么叫揚眉吐氣,什么叫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雖然方君子也不是什么睚眥必報,斤斤計較的齷齪人物,但是看著一開始對臺里的推銷不屑一顧,認定了這是把垃圾時間往自己這里塞的老板們,一個個用“萬事好商量”甚至是有些迫切的口氣打進來電話的時候,方君子還是難以遏制住自己內心的舒爽感覺。

所以當看到帶來這一切的楊一,在旁邊若有所思的樣子,他立刻就關注起來:“我覺得節目的播放效果都已經遠超預期了啊?你這是在擔心接下來的頒獎?”

方君子心知肚明得很,接下來的頒獎活動,其實就是對陽一文化,以及《新武俠傳奇》的一個宣傳推廣。他們電視臺的目標固然已經完美達成,可是陽一文化的真實目的,還要看接下來的反響。

可是誰又知道楊一此刻真正的想法呢。

聽到方君子的勸解,楊一也覺得自己約莫是有些杞人憂天了,如果自己領先了整整三年的《新武俠傳奇》,都拉不到那些未來新武俠的頂梁柱人物,那么以后的《古今傳奇.武俠版》就更沒有可能虎口奪食。

第一期的征文和評獎,這些人沒有出現,那就等第二期第三期好了,搜羅人才這種事情,倒也不急于一時。

而電視的銀幕上,頒獎儀式已經正式開始,在宣布了三部獲獎作品后,這些作品各自的作者喜孜孜地上臺,幾乎是根本就掩飾不住的笑意。

千字千元,哪怕他們這一次的征文稿子都是十萬字以內的短篇,可這依舊是大幾萬的進賬。

而且這一筆對于他們這樣的武俠小說愛好者來說,算得上是巨款的獎金,也足以讓周圍家人朋友的目光改變一些。

“現在,由此次大賽的組織者,陽一文化的執行總經理羅戈,為獲獎作者們進行頒獎!”

隨著男女主持略顯激動過了頭的聲音,電視里面一道肥胖的身影出現。

楊一和方君子在電視臺那邊坐鎮,那么羅戈自然是當仁不讓,必須得承擔頒發獎項的責任了。

“恭喜最終折桂!”羅戈咧著嘴呵呵一笑,和清楚武俠小說趨勢的楊一不同,對于胖總來說,能夠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這一次的征文評獎晚會過去后,陽一文化鐵定會被捧到風口浪尖。

而只要操作得當,注意好分寸和影響,這個現在還不太為人所知的文化巨艦,幾乎可以肯定將走入國人的視線。

這不就是自己一開始所期待的結果嗎?

越想越是心情舒暢念頭通達,羅戈又拿過象征性的大支票,交到了詭道獎的獲得者手上。而等到所有的頒獎最終結束后,他這才舉著一本水墨風格、彩色畫面的雜志,和三位獲獎者站到了一起:“本次的評審頒獎晚會,到這里差不多就算是圓滿結束,而幾位獲獎作家的作品,也將收錄到我們陽一文化旗下《新武俠傳奇》雜志的第一期里面……”

鏡頭拉近,十六開的紙頁上,是《新武俠傳奇》五個漢隸大字,下面還有一排略微小一些的字體——特別創刊號。

絕大多數觀眾們不僅沒有反應過來,反而還生出了無窮的好奇,猶豫著第二天是不是要去買上一本這個雜志來看看了。只有少數精明些的人物,又或是本身就是經商的人家,這才看出來此次晚會的終極目的。

感情這是陽一文化在給自己家的雜志,變著法兒打軟呢。

大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