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444.放開那個節目策劃讓重生者上

貧道花貓子

說起來,孫崇林倒不像葉川那樣,楊一說什么就是什么,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這位在物流倉儲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就很是不給男生面子。楊一猶記得,這個說話口氣很沖的家伙,直接就當自己的面,皺著眉頭看向徐鵬翔:“怎么回事?哪個大老板家的孩子不上學了,拿著家里的錢跑出來折騰?”

直到后來徐鵬翔一番解釋后,孫崇林的表情才好看了一些,但是很明顯,對于楊一身上的天才少年,知名少年作家等名頭,他根本就沒怎么放在眼里”“。對于這個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自身也已年過四十的漢子來說,楊一身上的種種光環,在他看來可能還不如羅戈一張更加成熟點的臉來的讓人比較信任。他對于圖書出版行業,國內的圖書市場,幾乎就一概不知,而楊一對于物流倉儲方面的了解,也同樣精通不到哪里去,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楊一只拿來炒作的幌子,而羅戈才是公司事實上的掌舵人,倒也不算離譜。

不過對楊一心存輕視歸輕視,可在他自己的職責上,孫崇林是從來不打折扣的,在和陽一文化正式簽訂了入職合同后,就馬上投入到了倉庫的建設之中,讓楊一對徐鵬翔的眼光很是認可。

“行,工程上面都按照你說的來吧,反正修不好不給結算。”楊一笑瞇瞇地點頭,資本家氣質顯露無疑。

最后一次視察了倉庫的建設,楊一下午還要趕去東方衛視。因為在梅羅華的強力認同下,電視臺方面已經把“超級女聲”這個項目提上了制作日程。現在都已經立項交給市文廣局審批了,只只等批復下來。就要開始拍攝制作。

不過文廣局方面的批復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問題,只不過是走一次流程而已,所以心中篤定的梅羅華,也就特意邀請了楊一,去看看欄目的計劃書上面還有什么遺漏。順帶也是從楊一這里多挖點兒東西出來,因為第一次見面時這小子拿出來的東西,根本就不是全部的內容。

到了東方臺那邊,梅羅華和臺里制定的節目導演,已經等在辦公室里面了。見面寒暄之后,梅羅華就直奔主題,半點兒都不耽誤地一一詢問起來:“首先這個全國海選的范圍是多大?你上次說初步定為每一個賽區300個名額,會不會太多了點?我們臺里商量過后,覺得還是以省為單位,每個省份只要前二十名,這樣似乎比較合理。”

楊一嘆了口氣,心道你以為人家后世按照大區劃分,甚至連一些大公司都是大片區。難道沒有道理的么?搖搖頭,他就笑道:“這樣也行啊,但是梅總監制考慮過沒有,像是京城。魔都,羊城這些地方,因為高等音樂學院和職業技術院校的關系。所以這些城市的報名人數,已經潛力新人的存在基數。都遠比滇黔等省份要多……”

見pángbiān那個導演似乎是想要開口反駁,他趕緊擺擺手:“我是說基數。不是指一定能冒出頭的那些最后的優勝者。這個理由是其一,第二,我實在是非常想問一句,難道貴方就沒考慮到第一次海選的成本問題么?比如西南賽區,我們把報名點設置在霧都或者天府的話,就不需要選拔的老師們還辛苦趕往湘黔滇這些地方了啊,又比如東南賽區,直接讓人來魔都就好,難道你們還真打算越州,福城,金陵一個個都跑遍么?”

“那要是錯過了那些好苗子怎么辦?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經歷能力,可以為一次虛無縹緲的走紅機會,就花上相當的時間和物質付出的。”

楊一看了看梅羅華,自己在一開始的策劃書上有說明這個問題吧?怎么還問呢。

結果人家大監制直接抬抬頭,對楊一解釋道:“選拔方面的細節,我還沒怎么去看,精力都放在節目細節上了。你在策劃書上是怎么說的,好像是說第一次不管,后面入選的就……”

楊一無奈搖頭,這位總監果然很大牌,像是選拔這種勞心勞力的活兒,感情他根本就懶得去管。不過嘀咕歸嘀咕,他還是得一一向二人解釋一番:“第一輪的海選,可以號召選手們自己趕往報名地點,畢竟國內的交通現在已經算不錯了,就算是一個賽區里距離報名城市最遠的地方,節省一點兒的花費也不會讓人難以承受,而一旦進入第二輪以后,節目就要趕往報名城市拍攝錄制,這樣就可以順帶解決選手的食宿問題嘛。而且有了最終的全國十強獎勵放在面前,一開始那些付出根本就不算什么,電視臺包簽約,以及第一名十萬元的夢想基金,這對于任何一個想要從事演藝事業的年輕人來講,都是無法抵御的。在這種情況下,二位覺得還會錯失多少好苗子呢?”

見兩人都陷入了思考,不說話,楊一想到前一世中那種平民選秀的火爆,以及無數隱藏在民間的高人們,不由得又加了一句:“另外,其實我們國家人口基數這么大,身懷絕技的人多了去,不可能一個節目就一網打盡的。”

梅羅華仔細想了想,男孩這話確實沒錯,而且他提出的做法,也最大可能的避免了人才流失,也就點頭認可了他的想法。

“那接下來就是節目的具體內容了,根據過去東方臺在這方面的制作經驗,以及你的節目策劃書,我們最終是這樣安排的,十強賽初賽就放在人民劇院里面……”

“放在那里干什么?雖然說你們租用場地的費用估計不會太高,但能省一點不好么?而且這個節目最重要的就是和觀眾互動,在那樣的場地上來一個人等半分鐘,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可未必就會買賬。”楊一很是無語地搖搖頭。險些把東方臺的安排批駁的體無完膚:“另外還有熱線電話,你們和魔都郵政方面溝通好了嗎?還有選手指定pk賽制。復活賽制,觀眾投票和評委打分……對了。你們不會打算,就這么一直播放選手互拼的場面吧?在選手上臺之前,播放一些平時訓練的花絮,選手之間的互動和相處,這都是非常不錯的噱頭,干嘛要錯過呢?這些東西都是很直觀的,而且也非常具備感染力,只有把參賽選手們的奮斗歷程,十二分真實地呈現在觀眾眼前。他們才會感同身受,才會代入到選手的角色中,才會對這些選手支持……”

聽著楊一侃侃而談,到了最后,梅羅華勉強還能保持自己一個電視臺里最高總監的架子,盡可能在做到好好傾聽,在不明白對方用意的某個細節上,再開口詢問一番。可pángbiān的那個節目導演,直接開始了……走神?

是的。他的確是在走神,在這種很重要的公事上面,明明應該容不得絲毫疏忽才對,而且更不用說他還代表著東方臺的臉面。可這一位倒好。聽著楊一滔滔不絕的各種奇思妙想,看著這小孩不比自己兒子大多少的面孔,他還就是陷入了某種恍惚之。現在不是他檢查作業時自己兒子期期艾艾的匯報。而是另一個男孩在講述著本應屬于成人世界的東西,他的神態平和。似乎所說的一切都理應如此,而嘴巴不疾不徐的開合下。所講述的卻都是他這個資深導演都很少去想的方面,偏偏又非常的有道理。

這一切映入導演的眼中,卻讓人產生一種身在局外的剝離感,有些不太真實的夢境。

“張導?”梅羅華目光中不免多了幾份不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倒不算什么壓抑不住自己情緒時的惱火表現,相反,這位在業務上無比認真的總監,很多時候都會有這種表情。

“哦,哦,不好意思,實在是小楊的一些想法太……怎么說呢,前所未有,非常新穎,我認為能很好地抓住觀眾。”那名導演也發現了自己的失態,趕緊出言彌補道。

雖然對于自己人這種本不應該出現的失誤,感到想到程度的惱火,但梅羅華也不好在外人面前對他過于苛責,讓人看了笑話。于是很自然地把話題拉回到節目上面:“嗯,按照你的意思,是要在比賽當中插播花絮,這樣會不會讓觀眾們引起反感?覺得這是我們人為的拖延節目時間?”

“您可是偌大一個東方臺的欄目總監,應該知道普通人對于八卦的熱衷程度吧?嗯……說的比較直白一點,就是對的好奇,而這些花絮的作用,并不是人為拖延節目時間,而是人為地制造一些曝光,曝光選手們平時的生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但卻是可以光明正大播放出來的那種。”楊一摸了摸鼻子,最終還是把這個理由說了出來,然后倒也不忘在心里祈禱別放別以為他真的這么陰暗。

“這個想法……”梅羅華和節目導演對視一眼,分明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自己內心的驚詫。眼前這孩子未免也太妖孽了一點,那些策劃也就算了,可能是他的信息渠道比較廣泛,看過或者聽說過國外類似的節目,但是這種對大眾心理的把握,就只有一定范圍內的特定人士才知道了,比如說心理醫生,社會學研究者,又或者媒體從業人員……

可問題是他只是個主動輟學的孩子,以上任何一個職業都不沾邊,也不知道這小子是怎么搞明白這些東西的。

“行,就按照你說的,把節目計劃書大修一遍。對了,你下午就要回越州那邊是嗎?”梅羅華有些“依依不舍”地看著面前的男孩,雖然這么形容和他一直以來的面孔不符,但至少在這位電視臺總監心里,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如果不是楊一有著自己的事業要做,他都想走個后門把這小子特招進電視臺了。

“是啊,和一家公司約好了談判,必須要回去一下。不過我們陽一文化炎幻網和新絲路的服務器要搬遷到魔都這邊,所以也就在三天之內吧,我還要回來的。”楊一解釋道。

和明輝集團的談判自然不用說,這是首先要處理的問題,雖然他對明輝集團并不了解,只知道這是越州市有名的基企業集團,但就從對方企圖進駐溪止來看,也足以說明不少問題,因此不能太過隨意地對待。而關于炎幻網和新絲路的服務器搬遷問題,更是眼下亟待解決的重中之重。

如果說在現階段的華夏,互聯網用戶的擴張規模用“快速”這個詞來形容,那么炎幻網的注冊讀者,就可以用爆炸來形容了。

可能這種具備明確目的性的網民數量,增長的遠不如即時通信用戶,郵箱用戶那么夸張,是以一種陡峭的直線來顯示,可這種植根于最普通民眾的閱讀內容和方式,卻也具備其獨有的吸引力和用戶黏性。從炎幻網開展到現在,書站的注冊用戶幾乎達到了98年全國網民的二十分之一,也就是五萬多人。平均在線人數甚至一度接近到一萬!為此,陽一文化早在年中6月份的時候,就和越州郵電方面談判,增加了兩臺全新的服務器,另外還增加了公司的訪問帶寬。

然而到了九月份的時候,因為姜建漠的離任,陽一文化遭到了明里暗里各方面的刁難,而來自于郵電的單方面毀約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古人云人算不如天算,那邊越州郵電正遵從了曹建國的指示,提出服務器的托管維護不能繼續,需要陽一文化自己投入時,來自國家層面的一道政令,倒是讓郵電方面先一步亂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