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502.先吃糖

正文

見被自己點名的人都一一答應,楊一就點點頭:“這家公司從一開始,就是從圖書銷售做起,而且還是線上圖書售賣業務,大家應該都知道吧?而他們現在的成功,我也就不多加累述了,還請薇安主管把資料分發下去,讓大家有一個比較直觀的了解。”

等到眾人手中都拿到了資料后,就連動漫部門的幾個負責人也認真看了起來,楊一才繼續道:“但是他們為什么要從圖書業務做起呢?我不知道亞馬遜的創始人,在一開始有沒有其他的打算,但現在的事實就是他們選擇了圖書小說章節。原因很簡單,因為圖書是相對來說比較標準化的產品,如果拋開了出版商付給銷售渠道的那一部分之處,那么實際上,書籍作為商品來看,毛利率是非常高的,而且市場永遠存在,不可能受到外部環境以及其他關聯產業的影響。”

見邱遠和涉及到自身具體職務以及未來在陽一文化集團內部位置的伍石等人,都不知不覺陷入到了沉思當中,楊一留了一段時間供他們思考,然后才繼續道:“說一句不太客氣的話,因為我個人對于商業化暢銷書寫作,以及圖書市場大方向走勢的準確把握,所以在未來的時間里,可以預見到,陽一出版不用擔心沒有好書可出,但接下來的問題也就出現了,當我們出版發行一本暢銷書后,雖然能夠從中獲益不少,但光是付給那些渠道商的費用,就有多少?現在雖然新華方面的京城批銷中心。愿意和我們陽一文化開展深度合作,但減免后的費用還是費用。優惠后的開支還是開支,如果能剩下這一部分開支。那么陽一出版的盈利率不說翻一番,只是翻一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這一點我想羅戈羅總,伍總,還有趙總編都知道。”

楊一提到的三個人,都是書業內部人士,一個是出版機構的老總,一個是出版社總編。還有一個是原新華系統的地方經理,對于一本暢銷書的收益分成,自然都是再了解不過的。

羅戈這時候也必須要站出來說話了:“的確如此,一本暢銷書從印刷到消費者購入,因為整個產業鏈上的相關機構太多,所以即便是銷售情況非常不錯的圖書,作為出版機構也只能拿到20左右的收益,可一旦把渠道費用節省下來,那么楊總所說的盈利翻倍。并不是太大的問題。”

邱遠不是書業內部人士,但現在就連羅戈都這么說了,他自然不會不信的。

“這一點理由我認可了,但是目前國內市場上。實體書店的經營還是占了主流。”邱遠的質疑已經隱隱有些越過財務總監職權范圍的味道,但楊一知道他沒有越權的意思,只是在盡可能梳理集團的財務狀況。

“的確是。不過我在97年年底,建立云中書城的時候。羅總也是這么說的:就算陽一出版那個時候還是思閱文化,每年出版發行的暢銷書再多。但是沒有自己的渠道,建立起一個偌大的書城困守一地,完全看不到前途在哪里嘛。但是事實上,我想云中書城的經營狀況,已經告訴了大家事實到底怎么樣。”楊一環視了一圈,發現就連新來的一些人,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年紀而露出絲毫漫不經心的神色,才感到滿意了一些:“我提這個例子,不是想說明實體書店多么的有前景,完全不用將業務重心轉移到線上售賣上,而是在比較無恥地彰顯我自己的眼光。”

這一下,倒是不少人都下了起來。

“但我現在要告訴你們,接下來就是電子商務的世界了,未來的世界,是由互聯網主導的世界,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我們不搶先在尚未成型的蛋糕上圈定自己的勢力范圍,以后后悔的只怕就是各位了。8848大家總聽說過吧,前段時間,他們的創始人還發起了一項名為‘72小時網絡生存測試’的活動,當然,我必須指出這個活動其實就是一個噱頭,但關鍵是人家的營銷手段成功了,現在國內互聯網領域的人都知道8848這個名字,而且Vc們也都競相追逐。都已經有了開拓者在前,大家難道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嗎?常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最有勇氣的,而且也是收獲了最大實惠的,現在我們只用跟在對方身后吃就行,為什么不去試一試?”

對此有所了解的人就都點頭,只有伍石,出于他謹慎的天性,還是問了一句:“不過我所了解的8848,似乎是什么商品都賣的電商,除了他們母公司的軟件之外,大部分在超市和專營店可以見到的東西,他們都以代理或者是一級采購的方式進行直銷,而我們只有圖書這一個業務……”

楊一點點頭,他對于伍石還是很看好的,雖然和傅莉莉他們一樣,都是出身老國企,但在他身上卻能找到主動求新求變的閃光點,這也是楊一把線上云中運營官職權交給他的原因。現在聽他提出這個疑問,也就不吝多解釋了一句:“是的,8848是大型網絡超市,那我們線上云中就是網絡書店,目前的業務不重合,反倒可以給我們更大的生存空間,難道伍總你和8848正面硬憾?在電子商務已經比較成熟的花旗國,對于我們云中線上的這種經營模式,稱之為垂直型b2c,也就是單一經營項目。當然,雖然說的是單一,但實際上因為圖書作為一種商品的特殊性,比起家用電器,食品等等項目,還是要顯得豐富一些,不至于發生那種‘消費者就是認準了一個長虹,或者是可口可樂’的例子。”

從楊一口中了解到了這些情況后,就沒有再說法了。

畢竟對于互聯網的火爆程度,就算是醉心于自己專業領域的趙書仁和廖向齋。也都有所了解,那么公司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不清楚。既然云中線上已經是勢在必行,而且按照自家小boss的描述。還是個很有前景的行業,那么他們也不介意去做開創市場的人。

見對云中線上最是抱有懷疑態度的邱遠,都不說話了,楊一就繼續道:“那么是下一個,炎幻網和新絲路,合并成為陽一文學,主攻互聯網閱讀方面,我希望新的事業部門在郭總的帶領下,能夠更上一層樓。不過我在這里有一點需要提醒下。新興的網絡幻想文學,和傳統的文學,彼此之間是幾乎不可融合的,所以在兩者的發展規劃上,我需要你十分明確地區分對待。這樣吧,會議結束以后,你盡快做出一份發展計劃書給我看一下。”

對于網絡文學純商業化寫作,以及傳統文學里對于思想性的追求,楊一前世就非常了解了。這二者他都關注過,當然,重點還是在后面的傳統文學方面。雖然因為互聯網文學大潮的興起,相當一部分作家是因為網絡而為人所知的。比如寶島上塑造了輕舞飛揚的那個水利學研究員,還有引領了都市傷痕文學風潮的某寶貝,與其說他們是網絡作家。還不如說這些人是通過網絡寫作的傳統作家。這些作者筆下的文字,可能矯情。可能無病呻吟,可能偏重于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社會化的影響。但毋庸置疑,他們就是傳統作家。

但另外一批寫作門檻并不高,而且經常以“寫手”、“碼字工”自嘲的網絡幻想文學作家,則顯然和上面那批人不一樣,可能幻想文學中的一部分作者,本身也是具備了傳統作家的思維,可事實上絕大多數這樣的寫手,作品都不太成功,那些幻想文學的讀者們,對于這一類人通常有一個稱謂死文青。

只是這個稱呼,就能看出兩種不同的學問模式之間,到底存在著多么大的一條鴻溝了,如果用做網絡文學的思維來做互聯網傳統文學,或者是反過來,都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路一條。

甚至就連楊一這個,不是非常關注網絡文學的重生者,也了解一些網絡幻想文學圈子里的軼事前世最大的網絡小說站點起始中文,在創始人選擇了國內某個風投之后,就因為運營理念上的分歧,和集團空降下來的ceo很是不合,后來一度引發了網站的分裂事件,至于那位ceo,也被很多草根出身的圈內人士,認為是用文青思維管理從草根階層蘊發的網絡幻想文學。

有鑒于此,楊一才會特意提醒郭寅,讓他不要在這一方面犯錯誤。

不過想到這位前世中赫赫有名的圈內人士,也算是綜合了精英和草根的雙重特點,少年不認為他有了自己的提醒后,還弄出什么烏龍來。

見郭寅已然進入了事業群首席執行官的驚喜和振奮中,楊一就不再多說,而是把目光轉移到了趙書仁那邊:“趙老,陽一出版現有的架構不變,不升級為事業群級別的子公司,還是保持原來的出版社風格。不過我會增加一個聯絡部,把你們每個月審核出來的優秀稿件,整理之后給我二次過目,希望趙老不要認為我不放權。”

“怎么可能,楊總你的目光我們這些編輯誰不知道?真要讓我們單獨運作圖書的出版,現在大家心里還真沒底。”趙書仁這話和恭維絲毫不沾邊,而是陽一出版的眾編輯們,發自內心的感想。

去年一年的時間,已經證明了,只要是楊一看中的圖書,就沒有一本不暢銷的,從天王級別的《絕對》,到火爆程度稍次一等,但也脫不出暢銷范疇的《京大往事》,再加上楊一自己的三本市場王牌,活脫脫就是一個華夏的史蒂芬.金,只不過并非專攻恐怖驚悚小說而已。

見趙書仁如此表態,楊一也就不再多說什么,而是把目光轉向了動漫部那邊。(。。。)

(在線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