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646.生意經

陳陸語正色轉向觀眾,向大家澄清以后,才再度看向了楊一:“那么我實在是很好奇,說起來我們華夏自古就有‘神童’,‘少年天才’,‘早慧’等等說法,而楊董作為一個剛剛過了十七歲生日,而且又確實做出了很大成績的人,對于別人稱呼你為天才,是怎么看的?而你小時候又是否接到過什么比較特殊的教育呢?”

“天才說不上吧,真心是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一住本站跟著我一起來讀money錢ren人moneyren有錢人,記住本站,你就是有錢人。)”楊一很嚴肅地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然后才轉移到自己的教育問題上面:“至于特殊教育,倒也沒有什么太過特殊的”“。如果非要說的有什么的話,那就是我老媽不像有的家長那樣,一旦學習成績不好就動手動嘴,她喜歡冷戰,幾天不搭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跟著花旗國學來的經驗。你們是不知道,小孩子面對父母的責罵體罰,可能當時很害怕,但過去以后也就算了,然而冷戰不是這樣,你會好幾天生活在一個低氣壓帶里面,整個人都非常壓抑。而為了不再享受這種壓抑氣氛,自然只能乖乖兒聽話。”

被楊一這么一說,頓時又是響遍全場的哄笑聲,而楊敏在電視機面前也是哭笑不得,又氣又惱,暗暗盤算著等這小子回來以后,自己要怎么收拾他。

“那也就是說,你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和其他孩子一樣,沒有什么區別啰?”陳陸語就看了一楊一,也是佩服這個少年的鎮定自如。不過再回想一下,他本來就是以十幾歲年紀做出了無數讓人驚掉下巴大事的人。面對一場小小的訪談節目,當然不會有失態的情況出現。

“那倒不是。我是單親家庭,從小就看到母親為了拉扯我長大。所付出的的辛勞。所以在對于一些事情的理解上,可能和同齡人有著不同的視角,這種生活情況也促使我渴望早早就能夠自立起來。至于獲得現在這種成功,倒是有些始料未及的。”楊一笑了笑,臉上的表情無比真誠。

聽到楊一說到這個話題,楊敏就忍不住眼睛有些發紅,覺得自己鼻子也酸了起來,剛剛還打定主意要給這個臭小子好看的念頭一瞬間就飛到了九霄云外,而是心疼起兒子明顯消瘦起來的臉頰了。

“看樣子磨難是最好的人生導師。這句話還真是很正確的。”陳陸語微微一笑,隨即就把話題引向了觀眾們最感興趣的地方:“那你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樣開始走上成功道路的呢?尤其是對你的母親說出來,你要輟學寫文章的事情。”

“沒什么不好說的,也就是暑假里面抓緊時間寫作,把寫出來的東西先給母親看了一遍,然后找到了出版社發行,家長自然就同意了,有了成績才有說話的底氣。這個道理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楊一就笑了笑。

“就算是成功找到了出版社發行你的書,可要徹底輟學,也是不太容易的吧?”

“嗯,當時沒有直接輟學。而是因為《宋朝那些事兒》的緣故,被我家鄉的一所重點高中,越州一高給破格錄取。我當時也打算一邊讀書一邊寫作。畢竟沒有足夠的底蘊,再有靈感的作者也是無法維持長期創作的。”楊一點頭。也不免有些陷入到了回憶之中:“但后來我發現寫作和學習還真是有些矛盾,至少在當時。僅僅只用業余時間寫作,是無法滿足我的要求的。當然,其實一高的校領導們,也算是非常開明了,他們允許我保留學籍在家中進行創作,但務必要保證學習成績跟得上。”

“結果后來你還是退學了?”

“第一是學習成績的確跟不上,雖然我在寫作上還有幾分微薄的天賦,但除了語文和英文之外,其他理科不用提,成績一塌糊涂。而就算是等到高二分班進入文科,也有政治那種我不愿意死記硬背的東西雖然我要說,其實初高中政治課本,完全可以稱之為神書。”楊一想起后世里,一些有眼力的人看穿了那些政治課本的編撰目的后,也不由得很是感慨道。

“咦,你一方面不愿意學習政治,說是死記硬背,但另一方面又如此推崇這一門課程,我有些不明白你的意思了。”陳陸語就好奇了一下,因為這個話題是臨時引申出來的,一開始的對話稿子上面,并沒有這個內容。

楊一想了想:“不太好說明白,能懂的人自然就懂了吧。反正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就算明白了這里面的深層含義,也是一輩子都很難用上的,無非和人吹噓的時候可以故弄玄虛一下。”

陳陸語也就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而是很快轉移到了觀眾們最最喜聞樂見的話題上:“好吧,本來我還有一些疑問要問,不過現在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你自己不僅僅是一個暢銷書作者,而且還是打造暢銷書的高手,可不可以跟我們講一下,這個行業內有什么訣竅嗎?我知道寫作是需要天賦的,所以這個東西模仿不來,可對于一本圖書的運作,你有沒有一些屬于自己的生意經?讓我們也看看天才的楊董,到底有什么不同與常人的地方。”

事實上,這個話題一般來說,陳陸語是不可能當眾問出來的,因為涉及到一個人的經營思路和理念,還有無數實際操作以后積累的經驗,換個人貿然問出來,指不定就要遭受白眼。就算來參加節目的人,都是既有風度的成功人士,但大多數也會在嘻嘻哈哈的搪塞過去,絕不會暴露自己的真本事。

可要是話題由楊一主動提起,那就又完全不一樣了。

就像他抄襲《暮光之城》一樣,因為走外國作家的路,讓外國作家沒路可走的搞法只有他一個人能夠實施。所以為了讓華夏作家的作品走向世界市場,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把營銷方法直接透露出去。就是一個攪渾水的最佳策略。

至于在各種營銷理念透露出去以后,會不會引來更多的競爭者。楊一沒有想過坐擁重生金手指,腦袋里面還記著好些國內外暢銷書,如果這樣都能讓那些后起之秀給打敗,那他還說什么打造一個華夏的文化帝國?倒是安安心心寫作當個富家翁比較好。

所以在透露了自己想要圖書營銷理念,在這檔節目上推廣出去以后,節目組幾乎是沒有多少猶豫,就直接答應下來。可能普通的觀眾們即便是聽了楊一的講解,也未必能夠成功,但那些本身就是行業內的人士。肯定未必這么看了,而能夠引起那些文化界人士的注意力,對于節目檔次的提升來說,也是有益無害的事情。

“我就是一個普通人。”

楊一現實苦笑著聲明了一句,然后清清嗓子:“事實上要問我是怎么寫作的,我的確說不出來,可要說到怎么樣運作一本圖書,我倒是有些經驗。”

“無論鄙人怎么說,我首先要賺錢。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沒有了資金,什么理想都是空談。”楊一就直接先表露了自己的行動法則:“而現在來看,也就是剛剛出版的《士兵突擊》和《康熙皇帝》這兩本書。又一次幫助我取得了成功。在這兩本書出版發行之前,我就在渠道上下足了功夫,保證全國近二十個重點城市。能夠做到上市同步。”

“那現在已經過了一個禮拜,兩部新作品的真實銷量究竟如何呢?”

“兩本書各自首印150萬冊。而一個禮拜之后已經被拿走了十分之一的庫存,也就是各自都差不多十五萬冊的樣子。發出去的書。大小直銷商和分銷商也都消化掉了百分之十差不多,所以按照這個數據來看,等到元旦的時候,兩本書能夠買到六十萬冊左右,這個數字我非常滿意。”

“之前我看到你的那些漫畫,還有兩本探秘懸疑類小說《神農密碼》和《鬼吹燈》,定價好像都在二十元以下,而《士兵突擊》,《康熙皇帝》還有之前發售的《亮劍》,都是在二十元以上,這又是什么原因?”陳陸語歪歪腦袋,笑語妍妍地看向少年。

“主要考慮到讀者的承受能力,《神農密碼》和《鬼吹燈》的面向讀者,以青年為主而且還有不少的學生,定價低了,青少年讀者群購買起來才不會有壓力。而后面三本圖書,面相的消費對象就是有了穩定工作的成年人,所以可以稍微高一點,并不是說圖書本身的價值就是那樣。”

“你的成名作《宋朝那些事兒》,好像定價就不算太高?這同樣也是歷史類讀物啊?”

“因為我的固定消費群體,還沒有打造出來啊。”楊一就笑,打了兩個手勢,以便讓觀眾們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自己身上:“那個時候我剛剛開始寫作,即便讀者們不知道我那時候還是個小屁孩,但對于一個全新的筆名來講,大眾報以懷疑的觀望態度,這是完全能夠想見的,所以必須要定價低一點。而且《宋朝那些事兒》又不是什么單行本,而是一個系列的叢書,定價太高不利于全部發行以后,整體售賣出去。”

“這小子的生意經不錯嘛?怎么他們上一次的動漫展,聽說還是賠本賺吆喝?”遠在千里之外的魔都,葉雨悠父親就饒有興致地看著電視屏幕,本來剛剛在收看魔都臺的地方新聞,這對于他這種體制內人士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功課。但女兒硬是要換臺看什么陸語有約,而她媽媽又在pangbian支持,搞得他也不得不實行民主制度,來了個少數服從多數。

盯著電視屏幕上的少年,葉雨悠笑著撇撇嘴:“說道當官兒,老爸你肯定在行,但要說到做生意,你比起我這個小學弟啊,可是差了十條街都不止。”

“有這么說你爸爸的嘛?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小家伙是你男朋友呢,這么急著就胳膊肘往外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