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687.努力說服

而按照歷史的軌跡,他的常家班要開始撈錢,最起碼也要等到三年之后了,或許他和他的常家班能支撐到那個時間,但這個世界上除了楊一之外,沒有其他的重生者,也沒有目光能夠看破重重迷霧的人類,所以在他看來,自己本來都沒想過還有演出費用,只需要對方保證解決食宿問題就行了,結果對方直接就給出了一個大大的意外之喜,這讓老人怎么能夠不開心。

事情談到這里,本來老人就要答應下來,可想了想,他又問了一句心里面的擔心:“這個,不知道楊董給出如此好的條件,之準備要讓我們唱幾場?還有曲目方面有什么要求嗎?”

事情談到這里,本來老人就要答應下來,可想了想,他又問了一句心里面的擔心:“這個,不知道楊董給出如此好的條件,之準備要讓我們唱幾場?還有曲目方面有什么要求嗎?”

結果當楊一跟他說明,曲目方面不能按照他們的傳統,而是要現編現排陽一文化提供的內容,而且還要在很多地方都做出改動后,老人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或許也說不上是不好看,但那種猶豫和微微的不滿之色,卻是所有人都能看出來的:“還要改什么唱腔?我們昆曲最精華的地方在哪里?不就是水磨唱腔么?現在要是按照你們的要求給改掉了,那還叫昆曲?以后我到了底下,怎么和我的爺爺父親說這個事?哦,你們的孫子。兒子,經不起鈔票誘惑。所以出去給人唱了一場沒有水磨唱腔的昆曲?他們不打死我才叫怪!”

說到這里,老人也激動起來。兩只手不停揮舞比劃著:“算了算了,看樣子我們唱戲的沒有這個福氣,還是老老實實自己種地養活自己好了。”

看到這個結果,王京母親自然是有些難堪,但她也不能在自己老師正在氣頭上的時候,還出言相勸。雖然跟著老人學藝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但無論是進入這一行的人按照行規來說,仰或是她自身的性格,都讓她無法開這個口。

旁邊陳主任見不是頭。想到自己臨行前領導的吩咐,就站出來打圓場道:“其實也不能這么說嘛,尊重傳統,這一點我們肯定很清楚,要是沒有那些原汁原味的東西,很多傳統的東西都不能算是傳統了。但常老先生,有一句話我也想問一下,你們這個昆曲,從最開始發源一直到現在。就從來沒有半點兒變化?幾千年都沒有變過?”

雖然不算什么大領導,但這位陳主任說話也還稱得上有幾分水平,直接就問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那邊老人聽了這個問題果然一愣,但隨即就反應過來:“怎么沒有變化。當然有變化。但之前的那些變化,都是一代人一代人慢慢摸索出來的,而且不可能改動昆曲的核心。可你們現在的要求不一樣啊。不要水磨唱腔,那算什么昆曲?直接找幾個唱流行歌的小年輕。化裝成我們唱戲的樣子上臺不就可以了?”

“這個不能相提并論的嘛……”雖然話是這么說,可陳主任最終也沒什么具備說服力的理由。只能不停搖頭。

旁邊侍奉在老人身邊的一男一女,男的年紀有些大了,看樣子不是兒子就是親傳弟子的模樣,而另一個小女孩卻只有十多歲的架勢,聞言不僅撅撅嘴顯然對自己祖父的決定很是不滿意。

楊一又想了想,之前王京母親只是說她的老師什么都不愛,就是一門心思想要保證戲班子不散,保證昆曲還能繼續傳唱,所以他就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樣的老人只要自己拿出讓昆曲增加曝光率的條件,對方就一定會答應。可萬萬沒料到,這老人家對于傳統卻太過堅持,不同意他們的舞臺策劃方案。

不過都說到了這個程度,要是不能把老人勸動出面表演,那么他這個董事長就是第一個出馬不利。第一個對象都勸說不下來,接著還有那么多的人物要聯系,信心先沒了可不行。在腦海中正組織著措辭,那邊老人卻搶先開口道:“是不是我不識抬舉……”

“常老師你言重了,我們是誠信邀請,哪敢說什么抬舉不抬舉的問題。”楊一就趕緊擺手,態度倒是很端正,沒有因為老人的拒絕惱火。

“好吧,那就算我老頭子失言,不是我不愿意,其實不怕跟你們說實話,我的常家班最近已經是三個多月沒有接到場子了。近幾年除了我自己用繼續補貼之外,剩下來就是讓我那些徒弟們去自己動手種地,自己保證生活,你覺得我看在眼里不心疼?心疼啊!這么大好的時光,都是給他們練基本功打好基礎的時間,要是現在荒廢了,以后就更唱不出來了。所以能有人愿意請我們,花錢請我們,我是第一個高興的!”

頓了頓,又端起茶杯大口吞咽了一口茶水后,老人砰的一下放下杯子,繼續道:“但是楊董你剛才說的算什么?改唱腔,改臺上的動作,后面一個還好說,但是唱腔稍微改動一下,誰還承認這是昆曲?要是那些老聽戲的主顧們聽到了,不得在臺底下罵我們?”

一口氣說完,常老人心中那股子郁悶和不忿,似乎也稍微好過了一些,就稍微平復了點:“所以說不是我不想答應,而是不能答應。”

等常鴻瞿說完以后,楊一又看了看他身后的一男一女,中年男子就微微苦笑一下,而小女孩則皺起了好看的鼻子一雙明眸善睞的眼睛在眾人臉上來回掃視著。組織了一下語言后,男生就忍不住發問:“好吧,那我現在先不說請老先生的班子出去唱戲的問題,先問一個其他方面的疑問——為什么昆曲現在無人問津了?”

“這……”

雖然老人唱了一輩子昆曲,但對于這種涉及到很多方面。甚至還和形而上的社會哲學也有關聯的問題,還真回答不上來。

不過楊一也沒想著需要對方回答。就直言不諱道:“可能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條我想常老你肯定沒辦法反駁吧。那就是不是現在這個社會的潮流,年輕人……或許不僅僅只是年輕人吧,還要算上您兒子這一杯掌握了社會話語權的中年人都不怎么感興趣,對不對?”

老人還真是極度認真地想了一下,才點點頭:“雖然我感覺你說的有些不全面,但至少這個理由算是其中之一,沒有亂講。”

楊一點頭,對于老人的耿直和坦白也很滿意,就接著解釋道:“而等到我們這一代。也就是越來越多被國外文化影響的人,完全長大并且踏入社會以后,到了個那時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常老你自己想一下?現在還有人想得起來昆曲,但是再過二十年,會不會有人連昆曲是什么東西都不知道?這個可能大不大?”

老人又是一陣沉默,顯然不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而是不想去回答,不敢去回答。

所以楊一趁勝追擊。繼續勸解道:“要想保留下昆曲,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至少得讓后人知道有這么個東西,大體上是怎么一回事對不對?雖然我們的改動的確破壞了昆曲的精華。但卻是為了讓更多人能了解到這種藝術。即便是沒有了水磨唱腔,但還有獨特的妝容,和其他戲曲都是不一樣的。只有給了接觸大眾。或者說讓大眾接觸并且第一時間能夠不離開而是愿意去感受一下的機會,昆曲。還有您的常家班,才能流傳下去對不對?”

不等老人發話。他有激將道:“而且常老你自己也說了,昆曲從發源至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經歷了漫長的變化和改善,才有了今天的這一個曲藝劇種。所以就算是在水磨唱腔上坐一下改動,難道老師你就沒有信心,不讓那些昆曲前輩們專美于前,自己也為昆曲的轉型做出一些貢獻么?還是說,常老你只是一個躺在前輩功勞簿上,口口聲聲要保持傳統,結果卻害了昆曲的人。”

聽到楊一的這一番激將,那邊陳主任還好,畢竟不知道老人的性格,還很是有興趣地想要看看,老頭兒到底經不經得起男生的激將。可一旁的王京母親還有老人身后的兒孫輩,卻都忍不住微微變了臉色。

雖然老爺子的脾氣,和其他一些老古董比起來算是非常不錯了,但他老人家不發火,你還真當馬王爺只有三只眼了?想當初在那個特殊時期,有紅小將們打著破四舊的名號來對他指指點點,想要把人帶出去批斗,說是老人只要承認自己是戲子,唱的都是文化糟粕,以后改為唱樣板戲就放過他,可他卻仗著自己早年間練就的功夫底子,硬是把十幾個全副武裝的紅小將給打了出去,然后自己跑進陽澄湖一躲就是兩年多,直到這件事情的風頭完全過去。

楊一現在還拿昆曲來說事,在幾個熟知老人性情的人眼中,哪怕不能稱之為捻虎須,也是自絕于人的覺動。

然而這一次,可能是昆曲或者自己戲班的境況,讓老人有了觸動,總之常鴻瞿并沒有直接發怒,而是直勾勾地瞪了男生好半天,然后才冷笑道:“你也不用激將,我老頭子人老了,火氣沒這么大,不會吃這一套的。”

就在楊一忍不住大感失望之際,那邊卻又繼續道:“但是你說的一點,倒還算是有些道理,一個東西尤其是昆曲這些個在你們年輕人眼中老掉牙的東西,要想傳承下去,首先就要有人愿意去看它。”

男生就忍不住眼睛一亮:“這么說,您老人家是同意了?”

結果常鴻瞿直接給了他一個白眼:“我什么時候說同意了,只是在考慮而已。這樣吧,你說你們自己有本子,那就先給我說一下,要我們常家班去登臺表演的,是什么樣的一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