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784.趁火打劫?

不過得意歸得意,需要做的事情也不能忘記,在瀏覽了最近一個禮拜的業界新聞,終于確定互聯網泡沫即將開始消退以后,他也沒耽誤時間,直接拿起電話,打到了魔都那邊邱遠的辦公室里:“喂,是邱總吧?上一次葉總交上來的一張報告申請單,說是服務器又有些不夠用,有沒有這么一回事?我怎么記得過年前才剛剛采購了一批數量為五十臺的服務器機組,架設好了以后,說是還能有總信息存儲量百分之五點三的內容冗余?”

那邊邱遠很少接到來自楊一的直接指示,但只要少年有什么事情吩咐下來,那就表明那些事情是無論如何,也要按照他的意志執行下去的交代,這一點,在陽一文化工作了一年多以后,這位已經完全適應了首席財務官工作的年輕俊杰,也是明白無比。所以這一次接到男生的電話,他甚至什么都沒有想,腦袋里面只剩下了關于陽一網絡的相關數據在閃爍。

不到一秒鐘,邱遠的腦袋里面,就浮現出一些相關資料:“的確是這樣的,本來按照葉總的估計,年后添加的這一批新服務器機組,能夠支撐到本月月末,而且還可以剩下來百分之五點三七以上的空間冗余,但因為那邊的一個項目開發小組,說是研發出了最新版本的注冊用戶個人空間,另外能夠和現在國內的天氣預報同步,因此這兩項新增添服務內容,就提前占據了那些本來冗余的空間。”

“一樣導航已經和國內的天氣預報同步上了?什么時候的事情?能夠做到百分百同時更新數據嗎?”楊一就不免有些意外。雖然說把日期日歷,以及天氣預報等等基本功能。給整合到一樣導航上面,讓現在的一樣導航,越來越接近前世那些已然經歷了無數次完善的導航網站,這是楊一給一樣導航業務部下達的近期最高指示,可沒想到,那些開發人員的能力還真不是蓋的,居然在要求提出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這項工作。

“三天之前。不過據葉總說,目前還做不到百分百同時更新數據,因為從氣象臺那邊采集數據,本身就三個多小時的延遲,國家氣象臺的網站也不過才剛剛開始建設,現在還只能做到這個程度。”

想了想,楊一也覺得自己這個要求有些嚴苛。畢竟后世里,適時而又準確的天氣預報,也是直到2005年前后才開始出來,至于被整合到各大導航網站,直接顯現在導航頁面的首頁,那就更不用說了。還要往后推遲一段時間,是以這個功能現在能夠提前近五六年和網民見面,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所以點點頭后,他就對邱遠交代道:“等一下我會讓葉總啟動最新的一批服務器采購,另外組建自己的數據庫中心。相關計劃也要提上日程,這些都是需要預算的。你和葉總溝通以后,拿出一個方案來,我后天回魔都以后,要看到已經做好的方案。”

“數據庫中心建設計劃?”邱遠就不免有些遲疑,想了想以后,還是在電話中提出了心中的問題:“采購新一批服務器,這我倒是沒什么意見,雖然陽一網絡因為開發超進度完成,預算也是一再增加,但那些人也是拿出了切實的開發成果,并且算上他們為公司掙回來的費用,也的確應該滿足他們的需求。可這個數據庫中心的建設,是不是有些太激進了?畢竟按照這個勢頭下去,到今年六月,第二個季度過完的時候,陽一網絡那邊也不會對數據庫中心有需求,目前繼續添置服務器,可以保證陽一網絡正常運轉半年。”

“不僅是數據庫中心建設計劃要提上日程,還有這一次的服務器采購,數量上也是要翻倍的,這一點我剛才忘了說,你要有個心理準備。”楊一想到什么就交代一聲,然后頗有些神秘莫測的味道:“至于我為什么要這么做,不知道你現在還有沒有瀏覽華爾街新聞的習慣?”

“以前倒是有,不過加入了陽一文化以后,說實話,工作量比起以前來說要大的多,而且一些東西我也是要臨時去學習,而且還要吃透,才能保證公司的財務運轉,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態,所以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有關華爾街的新聞,我還真是沒怎么去關注了。”邱遠苦笑兩聲,之前之所以有關注華爾街新聞的習慣,也是他在從事財務工作以后,所養成的習慣,希望自己能夠保持著對金融時事的敏感度,也是為以后進入大企業做準備。可沒想到,自從進入了陽一文化以后,光是給公司制定一個健康先進的財務制度,就讓他費盡了心力,更別說從體系內轉到民營企業,彼此間存在不少差異,需要他快速地去適應下來,因而在滿足了進入企業施展拳腳以后,他倒是沒了之前的空閑時間,來保持對一些金融時事的關心。

“額,看樣子加盟了我們陽一文化,還真是把你給勞累了,不過現在公司的財務情況已經好轉,你也不用像以前那么操心了吧?嘿嘿,等今年過年的時候,我給你們這些高層都派發一個大紅包。”

楊一在電話里面神秘兮兮地許下一個大好處,然后才回到剛才討論的話題上:“有空的話,就抽時間去看一下現在的華爾街時報,還有硅谷那邊的最新新聞,我相信在看到那些新聞以后,你會對我剛剛的要求,有一個全面的理解,而且也會改變看法我。”

男生都這么說了,邱遠自然不好繼續問下去,心忖既然老板都這么說了,那等會兒就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讓自己這位年輕的老板,在沒有征兆的情況下陡然加快了陽一網絡的建設速度。

發生在陽一文化的事情先不去說,此時此刻在大洋彼岸的另外一個國度里面,身為ihg投資部門負責人的史蒂芬,正和自己的直屬上司,也是整個基金的執行總裁商討著基金接下來的發展走向。而他們所討論的情況,如果被那些相關領域的媒體得知,肯定又要躁動起來——因為這一個新興基金的兩個高層,所討論的對象不是花旗國硅谷,而是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華夏。

在新世紀互聯網泡沫的背景之下,除了從那邊撤資之外,任何針對華夏互聯網市場的舉動,都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當花旗國這邊,宏大的互聯網遠景陡然開始崩塌之際,無數創業人士都不得不黯然承認,自己先前的選擇似乎已然失敗。這種沮喪低迷的氣氛或許尚未影響到華夏那邊,可卻也決計相隔不遠,不可能因為地理位置的限制,就把這種產業泡沫給阻止住。

所以在互聯網產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去扶持那些企業的風投們,也是損失嚴重,互聯網領域爆發的寒潮,對于他們來說也同樣可怖。昨天打電話過去聯系時,還是意氣風發的高科技公司領袖們,第二天再想要聯系他們,就開始瞪大眼睛面無人色了,而這些高科技公司的領袖在面對產業泡沫時沒有解決能力,那么背后的那些投資者,自然也是不可能有更好的辦法來想,他們善于發現一個很好的贏利點,但卻未必能解決整個產業熵變帶來的恐怖大局勢。

對于創業者來說,他們辛苦做出來的市場沒有了,而對于投資這些創業者的風投們來說,納斯達克指數說跌就跌,而他們先前撒出去期望能夠在未來某天,有所收獲的資金,也隨著經濟下跌而蒸發一空。

所以對于ihg來說,這個聽上去名字和赫赫有名的風投idg僅僅只相差了一個字,但事實上兩者實力相距甚遠的新興投資公司來說,怎么樣躲避過去這一次的風險,甚至還能在此次互聯網泡沫中,想方設法地壯大自己,就成了公司高層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

一個風投是否足夠優秀,自然取決于他們所投資的產業良性程度,在風投業界,從來不缺乏某些因為投資了一些偉大企業,而在短短幾年之后,就從對方哪里獲取回報,一躍而成為全球知名風投的先例存在,在這個領域里面,曾經投資過雅虎和蘋果的紅杉,無疑是最為人所稱道的基本。任何一個風投,在進入這個領域的時候,都有過想要成為下一個紅杉的雄心壯志,只不過事實和理想往往有著無可逾越的鴻溝,最終能夠成功的就已然不太多了,更何況還是以紅杉為榜樣。

但在最終成功之前,ihg的兩位負責人,顯然并不這么認為,在他們看來,相較于花旗國這邊各大互聯網企業急速倒退的情況,在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國家,因為經濟的迅速發展,說不定會有著一些抵御風險并且借機壯大的企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