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818.未知前途的決定

搜小說:

正文

這種說法真要成立,也得等到十年后互聯網無比發達,電子書和電子閱讀模式,把傳統的紙質圖書給擠壓下去以后。

只是這些考慮,他清楚歸清楚,但卻絕不可能當著對方的面戳破,畢竟彼此之間也算是有著很不錯的香火情,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后面幾年,越麓文化在和他的合作過程中,也都是把他當作最重要的作家資源來對待,方方面面都做的很是到位。所以在經過了一番長考之后,余秋宇才猶豫著說出了自己內心真正的在意之處:“既然老柳你都這么說了,那我也跟你交個底好了,我現在的確不可能為了那半個點一個店的版權稅率,就完全不顧我們之間的交情,我現在考慮的最重要的東西,還是國外市場,說起來那些外國的知名作者,他們的圖書可以在我們國家買的這么好,以前那些現代作品我就不說了,那些當代作家作品,尤其是島國那邊的芥川康一,村上秋樹,那些不是在我們國內的圖書市場上斬獲無數?而我們自己的作家作品呢?只能在國內橫行,一旦出了國門就完全不好用了,人家老外一聽說——哦,這是華夏的作家啊,對不起沒聽過,他們的文字好看嗎?然后考慮來考慮去,就根本不去考慮了。”

抿了一口茶之后,他才繼續道:“作為一個作家,要說不重視名望,那就是說瞎話騙自己,沒什么意思。但要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的作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一點就我自己來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么辦法好想。也只能借助于一些‘外力’了。”

“你說的這個‘外力’,就是陽一出版?”那位老柳看著自己對面的老朋友。頓時也就心知肚明了對方的想法,因為陽一文化那個創建人同時也是國內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少年,半個月之前的一趟花旗國之行,把自己的小說買到了北美市場不說,甚至還直接就沖上了鈕約時報月度暢銷書排名的前三位置,普通老百姓可能知道的不多,但他們這些圈內人士,工作從業者,卻都是非常清楚進而也非常震撼的。

鈕約時報那是什么媒體?可以說是花旗國影響力第一的報紙都不為過。能夠在那個報紙的權威評價排行上,占據一席之地,無論是小說本身的質量,還是那個陽一文化……或者說那個楊一的運作手段,都是國內這些公司甚至包括商務印書館和三連出版社都無法比擬的存在,只要眼睛沒有被蒙蔽住,都能看見對方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已經走在了國內所有出版機構的前面,而且還遠不是僅僅只領先一步兩步。而是把同行業的競爭對手都給遠遠甩在了身后。而自己這位老朋友看中了對方的海外銷售渠道,也是題中應有之義,非常的理所應當。

在這一點上,這位老柳也不敢說自己的單位就一定能夠做到陽一出版那種水平。但雞蛋里面挑骨頭,在對方還沒有確定的心意上攪和一兩下,他還是能夠做到的。所以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措辭后。他就發表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老余啊,你的意思是。你想要借助他們的海外拓展渠道,把自己的作品也買到花旗國不列顛那邊?那么恕我直言,可能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且不說他們的銷售渠道到底怎么樣,就連這一次那個妖孽小家伙的小說大賣,也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我想你在聽到了那本《暮光之城》的熱賣消息后,肯定也看過那本書吧?很明顯,那本書就是人家為了北美市場才專門量身打造的,瞅準了青少年市場這一塊。所以你自己問問你自己,你的作品在風格上和人家的東西迥然不同,還能指望那些老外,看得懂你的精妙文字?反正我個人是不怎么看好的。”

在下了這個結論以后,老柳就趁熱打鐵道:“所以與其是十鳥在林,還不如一鳥在手,把國內市場傳統類圖書第一人的寶座,先給穩固下來,我們國家是十億人口,難道還比不上看起來很美好的國外市場?”

對方所說的這些東西,也正是這位大家所擔心的,他的確是第一時間就找了一本《暮光之城》,想要看看這本小說的成功秘訣究竟隱藏在什么地方。可當他看了《暮光之城》第一部前面三四個章節以后,他就馬上明白過來,這一本《暮光之城》的成功,事實上并非偶然,也決不是什么運氣成分在里面作祟,而是身為作家的楊一,非常準確地把握到了國外讀者的口味,很有針對性地寫出了這么一部作品。如果換了這個少年天才作家的其他暢銷圖書,無論是《宋朝那些事兒》也好,還是《鬼吹燈》也罷,都不可能收獲現在這種讓人目瞪口呆的成績,而既然是目的性明確的寫作,那么自己的圖書無法取得那個少年的成績,倒也早就在他的意向之中了。

可不管怎么說,在沒有嘗試一下之前,身為國內傳統第一人的余秋宇,終歸也還是會有些心有不甘,至少要讓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在海外市場立足,作品能不能獲得國外讀者的認可才行。

對面的老柳既然和他打了十多年交道的人,自然也很清楚像他這種已然是功成名就的人士,內心究竟是什么一個想法,所以看著他半天沒有回應以后,倒是主動開口建議道:“那你看這樣行不行,其實《文化苦旅》也就是傳統的華語地區賣的不錯,就算在島國那邊,市場口味和我們華夏相近,但也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是不是?所以我個人是這么考慮的。要不,你還是先把《文化苦旅》的再版權給我們,然后另外打造一本比較適合國外讀者口味的圖書。再交給陽一出版去運作,你說呢?”

聽了老柳的這個提議以后。余秋宇眼睛一亮,思考了片刻之后。也就很是心動了,畢竟和對方所說的一樣,自己這本《文化苦旅》的確已經有了非常不錯的口碑,算得上是自己一書成名的作品,但要說到對于國外讀者口味的適應性,無疑就沒有那么好了,如果能夠學習那個楊一的做法,也專門為國外市場而針對性地創作出一本作品,說不定也能在海外市場一炮打響也說不定。所以略微思考了一下之后。他就點點頭同意下來:“你的這個建議,倒也很有道理,那就這樣吧,《文化苦旅》的再版權就交給你們了,但是下一本我們兩個現在就得先說好,不能還拿咱們之間的交情說事兒。”

“這是當然,能夠拿到這一部作品的出版權,我可就是超額完成了任務,哪還敢得隴望蜀。不會的不會的……”心情大好之下,這個越麓文化的編輯,頓時就眉花眼笑起來,接下來也顧不上多說。立馬從身邊的公文包里面,掏出一份早已打印好的合約遞了過去:“來來來,先把字簽了再說。要不然我這心里面定不下來,吃飯睡覺都沒有味道了。”

看到自己這個老朋友的架勢。余秋宇也只能苦笑著連連搖頭:“怎么,還擔心我答應了你的事情又反悔。你這簡直……”一邊無奈地笑著,一邊指著老柳連連晃點。

“嗨,話不能這么說,我也是擔心陽一出版那邊又搞出什么幺蛾子,結果三言兩語就把你給策反了回去,有備無患,有備無患啊。”老柳趕緊賠笑,知道自己這個舉動非但是對余秋宇本人的一些個小小的不信任,甚至要是換了別的一個心思多疑小心眼的家伙,說不定還要懷疑他是在某種程度上對于余秋宇答應他的諷刺——你不是早先也答應過陽一出版么?看看,看看,這不也被自己一張嘴給說動,然后就改變了主意么?所以此時此刻,這位越麓文化的編輯,臉上那種賠小心的模樣,倒是萬分的誠懇了。

兩人簽訂好了協議以后,接下來又繼續聊了會兒圈子里的逸聞,隨后在老柳的堅持下,兩人又在這個會所里面吃了頓午飯算是越麓文化的表示,才揮手道別,臨別的時候老柳倒也沒忘記交代自己領導的意思:“你放心,陽一文化那邊我們會主動過去聯系他們,就今天這個事情做一個解釋,不會讓你在中間難做……”

不過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余秋宇打斷:“這個到不用你們去cāo心了,本來就是我自己改變了心意,不能說讓你們去當這個惡人。我等一下就去聯系陽一出版的趙總編,老先生也是比較好說話,通情達理的一個人,不會因為這一次的事情就真的還來怪罪我。行了,老劉你也不用多說了,一人做事一人當嘛對不對,有些東西哪能自己做過以后都推給別人。”

陽一出版這邊,接到了余秋宇電話的趙書仁,也是忍不住有些愕然,但隨即就明白過來,肯定是對方在出版界的熟人找上門來,而他也不好直接拒絕,所以才提出了這個換一本圖書合作的意思。

如果放在平時,趙書仁自然是那種寬和敦厚的傳統老派知識分子,絕不會因為這么點小事情,就和目前國內傳統著名作家,在圈內交游廣闊到處都有人情往來的大拿翻臉。一本書不行,還有下一本嘛,任何行業都有一個圈子,而想要在行業中順風順水而不是舉步維艱,那么光靠硬實力可未必就能夠暢行無阻,各種人情人脈,才是最重要的關系。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那本《文化苦旅》,是楊一交待下來,一定要在其第一次版權到期之后,拿到陽一出版的重要圖書,說是具備了戰略意義的作品也不為過。可現在,對方卻打電話過來說先前談好的意向無法實行,只能請陽一文化方面多多原諒云云,就讓一向都是好脾氣的趙書仁趙老夫子,也忍不住有些微微著惱,畢竟大家都是圈子里有頭有臉的人物,而且說出去還是國內界的一桿旗幟,哪怕沒有簽訂紙面協議,但應該遵守的東西還是得遵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