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826.保留

“這位同學你好,能告訴我一下你看的是什么書嗎?”

主持人的片頭簡介說完之后,畫面一轉,隨即就來到了一個正在書架上面挑挑揀揀的學生面前,這個男生的手中已經有了一本心儀的圖書,顯然是留待等會兒就去付錢購買的,而現在正在翻看的,正好就是張月然的《鯉魚》,似乎是沒料到出門買個書都會遇上被采訪這種事情,所以這個男孩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遲疑地沖畫面揚了揚手里的書籍。

“嗯,你很喜歡這本書嗎?可不可以為我們講一下,這本《鯉魚已乘水仙去》,到底描寫了什么內容,而你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才喜歡上這本書的?文筆,內容,還是里面的故事讓你感到很生動?”那個采訪的記者以為這孩子是性格比較內向,所以馬上很是主動地開口詢問起來。不過她顯然是沒有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因為那個男生在聽到她的問題以后,馬上眨巴著眼睛搖頭道:“我還沒來得及看,因為和我手中的這本書是一套,嗯,都是這個系列的……”

說著,他就指了指自己另一只手中的那本《涵述》,對著印有“那些年華叢書”的畫面揚了揚以后,接著解釋道:“我要買的是這一本,覺得里面的東西還不錯,至于這本《鯉魚》,正準備看一下是不是差不多的水平。”

女記者顯然也不是第一次碰上這種烏龍,所以畫外音也毫無停滯地緊跟著詢問出來:“原來是這樣啊,那這一本《涵述》,里面寫的是什么東西,你能不能給大家講一講?然后告訴我們你為什么喜歡這本書呢?還有。你知道這些作品,它們的作者是誰嗎?”

這個時候,被采訪的男生才體現出了他的真正性格,還真的就是那種比較內斂……準確來說應該是比較悶騷的小男生,聞言遲疑了片刻后。就也不去正面回答也不直接拒絕地躲閃著鏡頭的拍攝:“知道這些作品的作者,我有同學就參加過上一次的新概念,不過他最后沒能獲獎。這本《涵述》里面的內容,我也說不太清楚……”事實上并非他說不清楚,而是在心里狠狠腹誹,我能說我看上這本書。是因為作者“罵”老師“罵”的太精彩了嗎?要是被我學校里的老師看到這個采訪了,以后不得被罵死啊。

雖然被采訪者不肯配合,但那個女記者卻并不在乎這一點,而是直接起身回到了鏡頭畫面之中:“看樣子,這位同學還有些小小的害羞,似乎不太習慣在鏡頭下面接受采訪。不過不要緊。因為我發現今天來到圖書大廈的孩子們,似乎特別的多,你們看……”說著,旁邊的攝影師也很是配合地調轉了鏡頭,于是正在收看節目觀眾的電視機屏幕上,立時出現了一副滿是學生的畫面,如果并非采訪前就有過交待地點。說不定很有些觀眾,會誤認為這是在采訪一個青少年圖書館之內的場所。而屏幕上的畫面,在跟隨攝像機鏡頭轉了一圈后,也鎖定到了三個一同前來圖書大廈的小女生身上。

同樣的問題,鏡頭上的三個中學女生在互相對視了一眼后,倒是比之前的男孩子要更加大方一點,直接一同擺出了自己和小伙伴們購買的圖書——《左手倒影,右手年華》,然后笑嘻嘻地異口同聲:“就是這本了,講的是什么也不好說……”。“因為都是一個一個零散的故事,總不能讓我們一句話就把全部的文章大意都給概括出來吧。”,“反正就是覺得很深刻,能夠引起自己的共鳴吧,之前我一直都以為我們中學生的作文。都是那種應付考試的,千篇一律而已,但現在發現其實也不全都這樣……”

三個小姑娘一同開口,倒是和好多人一起七嘴八舌地同時發言一樣,剛才還擔心采訪不出什么內容的記者,此時此刻也不免苦笑起來,心忖自己采訪的男學生和女學生,在性格上倒像是調了個個兒似的,前面那小家伙未免也太內向了一些,而這幾個小姑娘,又大方的有些不像話了。

不過從這些女生的話里,記者很快就捕捉到了幾個關鍵詞——“共鳴”,“貼切”,“意外”,“內心”……然后在接下來的采訪之中,幾乎是愿意對著鏡頭和記者溝通的學生,幾乎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以上幾個詞匯,尤其是一個看起來很是明麗的小女生,甚至當著記者的面,大聲背誦起了自己剛剛記下來的一段,自認為擊中了自己心弦的句子:“有些事情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每個人都是一個過往,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縱橫跋扈,你不要聽我的,但你也不要讓我聽你的……真的覺得這段話,太精彩了,可能我自己一輩子都寫不出這樣的經典句子吧。”

“看到沒有,這些學生們就是喜歡這個調調,什么‘我們都是孩子,就可以留住時光’,什么‘這個城市沒有鶯飛草長,我們每個人都活在現實里面,麻木的眼神,虛偽的笑容……’,撲哧……”說著說著,正在收看著電視節目的楊一,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和旁邊的趙書仁指指點點起來:“要我說啊,什么叫年少不知愁滋味?這不就是么?所以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啊,等他們以后開始工作了,每天盤算今天的家用開支是多少,月末還剩不剩的下什么的時候,就會明白學生時代的這點兒風花雪月,其實真的不算什么了。”

旁邊趙書仁沒說什么,倒是趙書仁的助理,一個年輕些的編輯,忍不住在心中默默吐槽起來:“這話說的,感情你不是一個小孩子一樣,要論到年紀,你也不比這些小孩子大多少。不過還別說,換了其他小孩兒說這些話,大家肯定就要覺得這些小家伙是在裝了,但楊董就是不會給人這種感覺……”

因為是臨時聽到了新聞線索以后才趕過去報道。所以時間也不可能給出多少來,在采訪了五六個學生,得到一大堆大同小異的答案之后,那位記者就重新回到了鏡頭畫面里面:“事實上,可能我們誰都沒有料到。一年之前在大家眼里,或許只是一個普通中學生作文賽事的活動,居然造就了一年后的三名青少年新銳作家,而且從廣大學生讀者們的反應來看,這些新銳作者,并非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主辦方。經過精心包裝之后,刻意進行的宣傳和造勢,而是實實在在被廣大青少年讀者認可接受的人。剛才那些小讀者們的評價,我想很多電視機前面的觀眾朋友們,也是聽到了的,他們對于這幾本作品的看法是什么?”

說著。女記者就舉起了手中的三本圖書:“貼近這個年紀學生們的生活,和他們的內心有了共鳴,或許在成年人看來不以為然的某些東西,但孩子們就是如此的敏感和珍視,這大概也是幾本新人新作能夠取得眼下這種成功的原因所在。而除此之外,是不是除了這三位新概念作者的獲獎者,就再沒有其他這個年紀的學生作者。能夠寫出類似的作品了呢?我想應該不至于這么絕對,我們華夏在初高中年齡段的孩子很多,好幾千萬的學生里面,肯定不會只有三個人的作品能夠達到這種水平。那么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才讓這幾個學生在同齡人之中脫穎而出……”

如果是其他電視臺報社的記者,那么在采訪完了現場的學生讀者之后,最多也就是提一下去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賽,約莫也就是一家媒體在輿論態度上所能表現出的極限,畢竟這個時候的媒體遠未達到后世那種毫無下限的地步,不可能在面向公眾的報道中。還加入一些軟成分的東西。

可這一次首先報告的媒體,正好就是東方臺,而非其他電視臺或者報社,要知道現在在陽一文化內部,已經有人笑言東方衛視就是陽一文化的官方媒體了。當然,都是私底下開玩笑的時候說說,不至于腦殘到在外面對著其他那些羨慕嫉妒恨的人,也大肆宣揚。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東方臺記者的采訪過程中,電視臺新聞中心的導播,在接到了上級的指示以后,就馬上通過無線電聯系上了那個女記者,告訴對方在采訪過程中稍微提及一下陽一文化在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于是那邊出現場的記者,從耳朵里塞著的無線耳機里面得到上級領導指示以后,最后的結語里面,也就加進去了一段個人發揮:“魔都文聯下屬的萌芽雜志社,還有大賽的唯一冠名商以及商陽一文化,一年前合作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自然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顛覆和突破傳統的平臺,才能讓眾多在寫作上有著天才怪才,但因為其他種種原因無法讓這種才能得到很好發揮的孩子們,有了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第二個外部原因,也還是來自于之前的商陽一文化,正是因為陽一文化旗下的陽一出版,在此次新銳作家推廣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從選材到推廣方案設計,全都是精心準備的東西,這才能配合原本就是金子的作品,達到鳳凰一鳴天下皆知的程度……”

“老梅,你給我說說實話,你在背后收了陽一文化那小子多少賄賂?怎么一個采訪,也要不予余力地幫他們打?”

東方衛視那邊,電視臺的一位副臺長,就笑著沖自己旁邊的梅羅華開起了玩笑。雖然大家都知道梅羅華和楊一的關系,也清楚后者一個“超級女聲”的計劃,為東方臺帶來了多少收視率和多么千金難買的聲譽,不過眼看著臺里的欄目總監連一個新聞采訪都不忘記幫陽一文化宣傳,也是忍不住開口打趣起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qidia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