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944.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宣傳

正文

兩人一口肉一口酒就這么在廚房里面吃嚼起來,男生心里面倒還記著創大那邊的談判人員,早已經暗暗吩咐主廚,讓人給先送了幾道點心小菜上去,可羅伯特就沒有這份心思了,外面那些不管是他的團隊成員,仰或星娛方面的人馬,全都給忘了個一干二凈,吃到后面,整個人就如同剛剛品嘗了違禁物品的癮君子一樣,滿臉的通紅。楊一覺得這一張紅臉,小半因為酒精作用如此,大半則是這家伙吃到興頭上來,給高興成了這個樣子。

最后一口肉就著馬奶酒下去,看到羅伯特.德尼羅還要伸出叉子去撈肉,旁邊蒙古漢子趕緊伸手攔住對方:“現在就差不多了,這個就夠了,再吃下去味道要差很多的,以后也不會還想要吃。”

這人也是耿直,并不會說什么過猶不及的大道理,而是憑借自己的經驗,看出面前的老外已經到了最“嗨”的那個點上,繼續吃下去,只會隨著味覺的遲鈍和肚腸的滿足感,反過來對于食物的感受力下降,雖然未必會吃到膩味惡心的程度,不過多一點也是多余。因此盡管烤架上還有三串子蓋肉,石塊上也還撲了兩根肉條,但努桑哈卻全都一股腦扔到了旁邊的一個盤子中間,堅定拒絕了大鼻子老外還想吃最后一口的愿望。

看到羅伯特雖然依依不舍,但卻總歸表現出了一個頂級食客的自覺,放下刀叉餐盤以后,就笑著問道:“這道菜怎么樣?值不值得在你的電影里面。加上幾個特寫鏡頭?”

“六道菜,六道菜!”按照道理來說。這位影星兼大制片人,應該是閱遍千山萬水的人。好吃的東西也沒少吃過,但聽楊一問到了之前的約定以后,卻馬上忙著點頭,絲毫不覺得在自己的電影里面給加入幾個額外的鏡頭,會有什么不好辦的地方。

看到對方這幅樣子,男生倒是不免回憶起了前世看過寶島作家林慶軒的吃客素描——當然,作為前世里面相當喜愛的一本隨筆,他在重生后也是又讀過的,在書里面。作者記錄自己通過新佳坡的友人,獲取法蘭西簽證一事的時候,因為那兩個朋友也都是吃貨,因而就“想方設法”,用了一頓美餐來“賄賂”對方,結果一頓飯吃下來,那位把美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大使先生,直接就拍板給了作者也就是林慶軒六個月的最長簽證時間。

其中十分經典的一段描述,男生最近一次看原文。還是半年多以前了,不過卻記得清清楚楚——“有一年,陳xx因公來臺北,我說是不是可以看看他的行程。他把紙拿出來,里面幾乎沒有行程,只寫了有三餐用餐的地點。和吃些什么菜。”

當時作者自然是無語又無奈的,遂問到“這就是你的行程嗎?”

結果對方很是理所當然:“是啊。還有什么比吃更重要?”

“他說出外游山玩水固好,但對他們這種經常世界各處跑的人已沒有什么意義。吃吃好東西才是最實在的。我看他的‘行程表’(就是吃程表)中有一天中午空白,表示我要作東,那時我正想去法國,在辦理赴法簽證,大權在戴xx手中,便約戴xx一同前往……當時在戴xx家中,陳指著戴對我說:‘你請他吃飯可要當心,要是吃到什么難吃的菜,你的法國簽證就泡湯了,假如吃到好茶,說不定給你一張法國護照。’……”

“第二天,我帶他們到仁愛路的‘吃客’去吃。果然他們沒有吃過,大為驚奇,臺北居然有他們沒吃過的館子。我叫了一些普通的菜,記得是鹵豬腳、風雞、醉蝦、干絲牛肉、吃客鯧魚、炒年糕、黃魚羹、香菇鴨舌湯,每出來一道菜都叫他們舌頭打結;事實并不是菜燒得多了不起,只是吃客的豬腳、風雞、醉蝦對初嘗的人確是異味,而黃魚羹之鮮美,香菇鴨舌湯以五十只鴨舌做成,都是富有舌頭震撼力的。”

“這時我才透露了為什么選‘吃客’的原因,因為在戴xx的‘秘籍’中并沒有“吃客”的記載,勝算很大。我們四人(還有我的妻子小鑾)談到,選擇館子事實上沒有叫菜重要,因為每一個館子的師傅總有一兩道‘招牌好菜’,有時一家館子就靠一道菜撐著,如果去吃館子不知道叫菜如同盲人騎馬,只知有馬,不知馬瞎,真是太可怕了……好菜的功能之大甚至影響到法國簽證呢!可不慎哉!”

對于作者最后那句感慨,楊一現在只想說一句話:“10086啊!”

雖然男生喜歡的這位作者,在書中的描述固然是加入了作者的筆趣,事實上就算沒能讓他的朋友吃到極度滿意的程度,也未必會拿不到簽證,可對于重生男來說,沒能讓身邊這個老外吃好,在對方電影里面植入軟廣告的事情,多半是會泡湯的。

所以把那句話換一個說法——好菜的功能之大甚至影響到免費重磅廣告呢,可不慎哉——倒是完全沒有錯誤。

這個世界上的確不缺乏饕餮一族,而湊巧的是能夠給陽一文化以助力的人,正是饕餮中的一員。

楊一這個時候,也只能在心中暗笑,這個世界果然是非常奇妙的——好萊塢前影帝,現大牌制片人來到華夏選角也就算了,又正好因為看到了自己在網絡上給陽一餐飲做的廣告,而臨時改變了行程,來到這里以后,又恰好碰到了自己,而前世今生加起來,認識的好萊塢明星臉也不過兩三張而已,可對方就正好位列其中……

這么多巧合湊到了一塊兒,讓他居然跟白撿一樣,就為自家餐廳弄到了一個在電影里面植入軟廣告的機會,不得不說重生者果然是被上天偏愛的。

此時此刻。男生也忍不住有些小小的得意起來。

一頓飯吃完以后,羅伯特和他的團隊自然是滿意而歸。至于星娛方面怎么想,還有誰會在乎。而楊一在獲得了一個不要錢的廣告機會后。高興勁都沒完全過去,就在兩天以后的電視上面,看到了那個老外送給他的另一個驚喜。

《影視同期聲》和楊一前世里一樣,于一年前正式開播,在后來什么《電影時代》,《星光電影》,《世界電影之旅》,《華夏電影報道》等等一系列節目問世之前,應該算是國內觀眾接觸到各種影視咨詢與專業報道的唯一渠道了。同類型節目中,是內地最早開始放映的。而眼下羅伯特.德尼羅帶領自己的團隊抵達魔都選角的新聞,除了一些地方臺的娛樂節目外,自然也要被《影視同期聲》報道一番。

當楊一和蘇晚回到“家”中,順開了電視以后,正好看到這位老外對著鏡頭滔滔不絕:“對的,如你所想,來到華夏的經歷讓我感覺非常美好,無論是風土人情。還是這里美味的食物……噢,說道食物,我簡直有太多的東西要介紹了,你確定你們會有興趣聽我說完嗎?我以為你們天天都能吃到這么美味的東西。所以并不會在意我對中餐的看法……”

這一點,羅伯特猜的顯然不對,雖然他的話表面聽起來的確沒有問題。不過就算在大美食帝國,也決計不缺乏黑暗料理的傳人。而且很多都是無師自通,隨隨便便都能折騰出來一桌子人鬼難咽食物的人。加上對于老外津津樂道于中餐的問題。是普通民眾永遠都看不膩味的,因而那位主持人馬上給出了肯定的答復,顯然對這位好萊塢影星在華夏的吃貨經歷,也非常的感興趣。

“好吧,既然你這么說了,那我就專門為你推薦一個好吃的地方,嗯,不用感謝我,請叫我雷領巾!”這家伙既然是資深影帝,自然也不反對在國外觀眾面前,賣弄一下自己的“華夏通”形象,馬上就冒出個新學會的名詞出來,但很顯然,他把兩個特定的稱謂,給混在了一塊兒,讓主持人在愣了半天以后,好不容易才反應過來:“你說的是雷鋒和紅領巾,對吧?”

“哦,對,就是這兩個名字。”鏡頭前面,老外很是夸張地聳了聳肩膀,然后擠擠眼睛一笑,才回到了正題上面:“我要說的是‘陽一餐飲’,不知道美麗的主持人有沒有聽說過這個餐廳,嗯,他們的老板實在非常有意思,很有趣的一個人,值得好好挖掘一下,額,好吧,我現在說的是中餐的美食,在這個餐廳里面,我品嘗到了就目前來說,足以在我吃過的烤羊肉里面位列前三名的無上美味,簡直不能想象,一道普通的烤羊肉,我們加州的牛仔們也常常這么吃,但在那位主廚先生的手下,這道普通的菜肴,卻變成了可以讓人忘記一切其他味道的神奇物品……”

眼下還是2000年,世紀之交才過去不到365天而已,國內觀眾里那些對電影感興趣的人,想要了解到電影咨詢,唯一的途徑就是收看《影視同期聲》。所以這個時候,專門把頻道換到了央視八套的人,也不在少數。

看到電視上面,一個老外對于中餐大加贊賞,觀眾們幾乎也都是同一種感覺——與有榮焉,覺得咱們中餐就是博大精深,哪是只會做些生不生熟不熟牛排,然后剩下來除了土豆就是面包的老外所能比擬的。不過在看著老外說起中餐,還滿是回味無窮模樣的同時,也有觀眾就忍不住嗤笑,質疑羅伯特的鑒賞能力:“哎,你說這些老外,成天吃那種半生不熟的牛排,他知道中餐里面什么菜好吃么?魔都那邊的烤肉?那是沒有吃過我們河東孔府菜,正兒八經的國宴,如果正吃到了孔府菜,一準兒就忘了那個烤肉是什么味道!”

“哎喲,都唔有食到我們粵菜,算什么吃到華夏美食嘛!我說要讓這人來羊城看看,才曉得唔是華夏料理啊!”

不少針對羅伯特的質疑,在同一時刻不同的觀眾家庭里面,被人吐槽起來。其中又尤其以羅戈老家那邊的觀眾們。最為忿忿不平:“苕娃兒,我們川菜都沒有吃起唆。就敢說什么烤肉最好吃?曉不得川菜才是中餐正宗……”

事實上這種爭論也未必是華夏普通民眾對于老外的不屑,如果把粵省人和蜀地哥老放在一塊兒。兩個來自不同地域卻又各自代表了中餐一極的人,多半也是要為粵菜好吃還是川菜好吃,就爭論起來的。但眼下有了羅伯特.德尼羅這個共同的打擊目標,是以很多觀眾都開始不屑起來。

而電視里面,主持人雖然也需要盡量把采訪嘉賓的問題,給盡量引到電影有關的方面,不過這種有意識的話題引導,也是要分對象的——國內影視明星,說道題外話的時候。往往寬容度就會小一些,不給對方隨便扯題外話的機會。而換了國外的明星,尤其還是羅伯特.德尼羅這種級別的明星,哪怕他們不說影視相關話題,而是光扯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無論是欄目組還是觀眾們,都不會覺得不耐,反而對明星感興趣的東西,也同樣的感興趣。

因此聽到了羅伯特的滔滔不絕以后。主持人就在輪到自己說話時,順勢也稍微介紹了一下羅伯特.德尼羅的生平:“大家可能會覺得,沒有吃過中餐的人,在剛接觸華夏美食的時候。什么都好吃,什么都美味。不過事實上,羅伯特先生并不是頭一次接觸到中餐。而且他還有米其林餐廳頒發的美食評論人資格!不過說到這里,我想首先要為觀眾們介紹一下。米其林餐廳又是什么地方……”

最終,在聽完了電視里面主持人的介紹以后。不少之前還不屑一顧的觀眾們,也在恍然中有些咋舌,原來那個什么勞什子米其林,在外國還這么厲害,那不跟國內什么鼎鼎有名的“劉家菜”,“孔府菜”,“洛陽水席”一樣,都是代表了地方特色美食的館子么?

在短短的介紹中,或許很多觀眾對于米其林的印象,未必就非常清楚明了了。但就算不清楚一家三星米其林真正意味著什么,卻也不再對之前電視中那個大鼻子所推崇的烤肉,產生不屑的情緒。

“所以說,我認為那家陽一餐廳,如果按照米其林的平分標準,也能獲得二星半的評價。如果他們除了靠肉之外,還有其他菜肴也能這么讓人驚喜和陶醉,那么就是絕對的三星級米其林標準。”羅伯特絲毫不覺得自己在電視前面,對陽一餐飲大加贊賞有什么不對,誰讓那天中午的烤肉,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他腦海里面徘徊呢?這幾天吃的其他東西,雖然也都是不錯的美食,不過那么有特色而且能帶給人巨大沖擊力的美妙食物,卻就沒有再度遇上了。是以一說到吃的上面,這位影帝自然也是對陽一餐飲念念不忘。

好在這終究是一檔影視咨詢類節目,所以在八卦完了這個小插曲以后,主持人還是把話題引回了對方即將拍攝的電影上面:“看來羅伯特先生對于那個陽一餐廳,記憶的確深刻,不知道您所說的那些美食,對于您在華夏的演員選擇有沒有幫助,因為我們華夏有一個成語,叫做秀色可餐……”

看到這里,楊一這才頗為意外地笑了起來,沒想到自己之前的無心之舉,還能有這種回報。早知道對方要上《影視同期聲》的節目,自己提前做些準備該多好?

不過回頭想一想,對方估計也是興之所至才提到了陽一餐飲,這種事情也的確預料不到,所以男生也就心平氣和下來,不管怎么說,這也是個意外之喜,如果現在收看這檔節目的觀眾們,有百分之一是魔都人,而這些魔都觀眾里面,又能有一些受到節目影響找上云橋店去吃飯,那可就是非常大的幫助了。可以說羅伯特在這期《影視同期聲》里面的采訪,跟陽一餐飲上樣式打了一次黃金時間的廣告一樣。

唯一遺憾的是沒辦法多來幾次。

事實上,和楊一期望的差不多,在知道了羅伯特于美食領域的“建樹”以及“赫赫威名”之后,不少魔都觀眾,的確對這個大鼻子老外在節目中念念不忘的“陽一餐飲”,有了深刻印象。個別也是好吃佬的父母,直接就對自家子女開起了玩笑:“要不要這個周末,我們上陽一餐廳也嘗嘗那個烤肉?”

當然這種建議更多是被小孩子提出來,但大人們只要經濟能力允許,基本上都是不會拒絕的。

很是心滿意足地看完了這一起節目以后,男生才撿起了電視遙控器,手上毫無目的地胡亂翻按著,腦海之中還在想著,要怎么樣配合這一次好萊塢明星的推薦,讓陽一餐飲好好把名氣打響。

要知道,在文化領域里的諸多細致分類中,飲食,永遠最能讓不同文化源頭的人互相接近和接受,認可其他文化的種類。相較于前世中島國動漫主要市場只是東亞和東南亞,很難和美漫全面一較高下的情況,島國料理在歐美的接受程度就要廣泛得多。

而華夏文化的推廣,顯然也可以把飲食作為一種主要手段。(。。)

2011()拒絕彈窗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