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帝國

963.越州衛視的“鑒寶”

所屬目錄:

貧道花貓子

網站首頁:

接受央視的采訪,而且還是以“東方之子”的身份和榮譽,這對于楊一來說,也足以稱之為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不過想想前世中,他也曾和無數普通百姓一樣,對央視有過百般嘲諷,現在心中的感覺就格外古怪起來,再回憶一下上輩子的點點滴滴,不免就有一種自己也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味道。

嗯,這一定是錯覺,錯覺……男生甩甩腦袋,把這種印象拋到了九霄云外以后,對旁邊興致不減的羅胖子好奇追問:“明天,嗯,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欄目組那邊怎么說的?總不可能搶在過年前還要錄制節目吧?什么時候過來采訪?”

“這個肯定是年后了,商量的是年假結束后的第二天過來,然后節目正式放送初步定在元宵節前一天,可見對方還是比較有誠意的。”一旦說起了正事,羅戈就很快轉為正經的狀態,雖然臉上的喜色依舊不加掩飾:“之前我是想人家都主動打電話過來聯系了,而且時間安排的也不算,所以就代你先答應了下來,你這邊沒什么問題吧?”

東方時空欄目組的誠意,楊一也是能夠切身體會的,過年的這些天里面,每天都能算黃金時間,因為就算大部分民眾的心思,都在聚會喝酒打牌上面,但只要待在家中,就肯定會打開電視機收看電視節目,所以是不折不扣的好時段。不過新年的節目安排,往往也是提前一個多月甚至好幾個月都安排已定的,不可能隨意更改。因而對楊一的采訪只能順序延后。而在農歷新年后的一個月里面,也只有元宵節及其前一天。算得上不錯的時間了,節日里面一半是有晚會節目安排的。因此央視也算是為了安排對楊一的采訪報道,把農歷一月的最好時段拿了出來。

對方有誠意,楊一自然也不會故意拿捏,因而點點頭肯定道:“沒有問題,公司的事務年后也不算太忙,我自己也正好有空。”

又一個新年就這么無聲無息地來到,但楊一去非常清楚,縱然身邊的人都沒有意識到,其實他們的生活。已經和另外一個時空的軌跡全然不同,可男生卻是明明白白的,前世中的2001年,那個時候他剛剛從一個三流高中里畢業,沒有資格接受更高一級的教育,而是開始了混跡社會的歷程,如果非要說和其他一些底層年輕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因為自身家庭的原因,楊一并沒有混成社會青年。而是老老實實去做一些幾乎沒有太多價值的體力型工作,知道四五年以后開始接觸網絡……

路過從越鹽鎮到溪止古鎮的時候,原本才剛剛修建不到三年的村級公路,因為生態農業園區的工程。而開始了改造擴建,不過因為規劃得當,所以整條路并沒有被一股腦挖得坑坑爛爛。而是保留了一條還算順暢的水泥路。道路兩旁,雖然還有不少冬季的應景蔬菜譬如大白菜或者是油菜秧苗之類的東西。但整片整片田間地頭上,被紅線和標牌拉出來的標識。還是能感受到一絲改變在即的可期景象。

看到外面略顯蕭瑟的菜地,楊一不僅搖搖頭嘆了口氣,前面原本就不太專心于駕車的大舅楊衛東聽到了,不免從后視鏡中笑著看過來:“怎么了小一,又有什么人生感慨?”

陽一餐飲這兩年的發展情況很不錯……其實應該說隨著華夏經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整個餐飲行業的情況都還算不錯,無論是街頭巷尾的蒼蠅館子,還是略微上檔次一些的酒樓酒店,又或者那些高檔到只在特定人群中口口相傳的會所,只要廚師手藝不過,環境過得去——特指街頭小店和大排檔,那么基本就能維持經營。而陽一餐飲無論是飯菜味道的口碑,還是經營理念,都不比同檔次同行要差,因而生意自然是非常不錯的,一年下來,楊衛東也是鳥槍換炮,之前那輛依維柯已經充作了店里的運輸用車,而他自己則重新添置了一輛家用型mvp。

聽了大舅的問話,楊一搖搖頭失笑兩聲,卻沒有接口,前面楊衛東看自己外甥似乎沒什么接話的興致,也就閉口不談。副駕駛上的楊銘,早就不把楊一當成是自己的“表哥”,而是當作他父親楊衛東甚至是舅公楊海英那樣的長輩,彼此間差距太大,大到讓他都沒辦法將楊一看作同齡人和表兄弟,所以這會兒更不可能開口發聲,只是眼珠子不停轉悠著,也不知道在盤算什么事情。

到了老家,不變的打掃流程,把老屋收拾干凈以后,再去長輩家中問好。不過今年有些不同往日,當楊一到了三舅公家中以后,卻發現溪止楊姓的一大家子里面,但凡是宗族祠堂上有名有姓的男子,幾乎都集中在了這邊——大家顯然是自發性地改變了活動安排,沒等楊一主動上門,而是搶先一步,來到男生家里等著他了。

江南少數地區的風俗,卻是比較注重宗族、輩分、血緣……不過當個人實力太過強大以后,例如重生男這個例子,那么大家也心甘情愿為了他改變一些東西,就好像此時此刻,“溪止楊家”里面的老人們,全都過來等候他一樣,省卻了男生挨家挨戶到訪的過程,盡量讓他方便一些。

面對這種待遇,男生并沒有受寵若驚又或者理所應當,在略微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感激后,和一些老人說了些對方感興趣的事情,當然重點就是生態農業園區建成后的諸多事宜,聚在這里等著他的人們,最后才意猶未盡地散去,算是給楊一這一大家子留出時間正常團聚。

“小一啊,不錯,非常不錯。我們這一家到你這一輩,總算是出了個人才。這要放在以前,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人啊。哈哈哈哈……”族中同鄉都走了以后,楊一七姥爺就忍不住開口了,看看老人滿面紅光的樣子,顯然還沒從之前眾人環繞的場面里緩過勁來,猶在回味個不停。但他也很清楚,家里現在這個局面,到底是誰給大家帶來的,因此說話的時候,也就渾然沒了對其他小輩的嚴肅和嚴格。而是笑得都快合不攏嘴起來。

旁邊楊海英也是差不多的性子,因為是溪止楊氏的族老,所以往常就算對自己的孫子,也不乏嚴厲,但眼下一張老臉卻跟迎風怒放的菊花一樣,哪怕全都是褶子,卻也無法遮掩老人心中的喜悅:“的確是給我們長了臉,現在我們這些個老家伙,都不知道要怎么教你了。沒這個能力了嘛。”

圍繞在這種長輩都有些“敬畏”的環境里,楊一雖不說多么不自在,可也不會十分舒坦,不過他也知道。當個人成就達到了某個程度以后,身邊的親戚朋友,除非是格外知心的那種。否則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類似情緒,因此在稍微應酬了一下后。男生還是找了個借口,來到了小輩們那邊。

雖然也不一定會有共同話題。但多多少少可以隨意一些,不像在叔伯長輩們面前一樣,什么事情都正經得不行。

過年,守夜,初一待在家中給家里長輩見禮,初二走家串戶地拜年,時間就這么在平凡而又喧鬧的氛圍里面過去,等到新年長假最后一天的時候,楊一才發現緊張的時間過起來快,但悠閑的日子也一樣過得不慢。

除了初二和初三兩天在六姥爺和七姥爺家里聚會之外,回老家這些日子,其他時間吃飯都是三舅公這邊,所以今天也不例外。而平時在吃飯的時候,很少要求看電視的楊一,此時卻主動打開了電視機,好些電視臺一晃而過,鎖定到了越州衛視上面。看到旁邊幾個舅舅都扭頭看過來,他就笑著解釋道:“我給越州衛視那邊策劃的一個節目,在今年首播,我想看看節目效果怎么樣。”

策劃節目?給越州電視臺?

初聽聞男生口中的這個消息時,屋子里不免出現了片刻的詭異寂靜,二十多口人全都默然不語,似乎沒有反應過來一樣,但這種靜謐僅僅維持了不到兩秒鐘,就馬上轉為鬧哄哄的轟然和八卦之情高漲的局面,其中又以楊一幾個姨媽舅媽最為來勁:“什么節目啊小一?你是說你給越州衛視出的主意?”

“你給電視臺出點子,他們有什么表示沒有?不能讓你白干活不意思一下吧?”

“什么意思意思,嫂子你這就不知道了吧,電視臺能用小一的點子,就算不給錢,那也是好事情,最起碼在幫助小一還有他公司的宣傳上面,是要有回報的,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你一個十幾秒的那也是幾十上百萬的事情……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小一?”

看著瞬間開了鍋一般的場面,楊一也不知道要怎么招架了,只好連連苦笑著擺手:“舅媽,小姨,你們先看電視行不行?一邊看我一邊給你們說。”

看到自己家里這個最杰出的晚輩,也是抵不過七大姑八大姨的無奈模樣,那些婦女們這才哈哈笑著放過了他,開始把注意力轉到了播出的電視節目上。

本來不少人心里還打算好了,自己一邊看,讓楊一一邊在旁解釋,但隨著節目的開播,一大家人卻連筷子都很少動了,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電視機屏幕上面。

“現場來參加節目的嘉賓們,電視機面前的觀眾們,大家新年好,在新的一年里,越州衛視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檔新的節目,希望這個全新的節目,能給大家帶來新的快樂。”

“是這樣,因為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民眾生活的不斷改善,很多老百姓也開始從單純的物質需求,轉變為了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正因為覺察到了華夏大地上的這種改變,所以在創建了陽一文化的青年作家楊一的策劃下,我們越州衛視聯合了國家文物局,華夏博物館,京城大學歷史系,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故宮研究院……等一系列科研考古單位,以及這個行業中的知名專家教授。共同打造了這一檔節目,節目的名稱。就叫‘鑒寶’。”

“我們大家都知道,華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而在巍巍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傳承中,有數不清的文化瑰寶流傳下來,這些文物有的被保存下來,有的因為種種歷史原因流落在海外,而更多的東西,卻被廣大老百姓一代一代父傳子子傳孫保存下來,不過這些流落與民間的華夏瑰寶。卻并不一定能被其主人充分認識了解它們的價值……為了讓百姓們知道自己手中是不是握有華夏文物,也為了普及各種相關知識……”

電視機畫面上,越州衛視兩個當家主持人,滿面笑容地背誦著開場白,這個東西當然不是男生折騰出來的,但他也知道,不管是什么電視臺制作的“鑒寶節目”,在節目第一次開播時,都要來上這么一段。因而也是老老實實聽完了這些廢話。

但楊一覺得廢話的東西,其他人卻并不這么認為。

相反,如果沒有了主持人的這一番介紹,大部分觀眾或許要等節目開播一會兒后。才能弄清楚這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畢竟眼下越州臺的這檔子欄目,可是比前世第一個同類型節目,早了足足兩年多播出。觀眾們需要一個接受和理解的過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終于。在楊一覺得是廢話,但絕大多數收看這一檔節目的觀眾。卻聽得津津有味的節目介紹之后,正戲總算是開場了。隨著第一個節目嘉賓出現,在鏡頭面前展示了他帶來的插yexs..插yexs.收藏品,不少人的情緒也隨之高漲起來。

“你好,是來自江南省海凝的謝先生對嗎?謝謝你對我們節目的,那么這一次帶來的寶物,可以為大家介紹一下嗎?”

越州衛視的這兩個當家主持人,本來在江南省尤其是越州地界上,也是有著不小人氣的,尤其女主持白樂,說是不少中年男性的女神也不為過。但在今天這個節目上面,很明顯兩人的魅力并沒有節目本身帶給觀眾的吸引力更大,尤其是當白樂問出“那么能不能給大家透露一下,你這件寶物的來歷”時,不少人都下意識豎起了耳朵。

“嗯,這是我九五年的時候,和朋友去西安談生意,在下面一個農村碰到的,當時是一戶本地農民推了家里的老房子,準備給他兒子起新房娶媳婦,然后在自家宅基地上挖出了這個東西……”

“我靠,還有這種事?”

“那多半應該是真的了,你想想嘛,自己家祖宅的地下挖起來的……”

“不曉得他是多少錢買來的,如果這個東西是真的,那這個人不是撿大發了!”

同一時間,無數的議論在全國各地的居民家中響起,而幾乎無一例外,那些正在收看節目的人們,全都滿臉的羨慕嫉妒……嗯,大多數百姓心態還算好,并沒有“恨”的情緒。

楊一家里也不例外,除了男生這個始作俑者,以及幾位老人的表情還算淡定之外,就連身家已經過了百萬的楊衛東,都是一副嘖嘖感慨又眼饞不已的樣子。

看到家里一眾親戚的模樣,男生不僅搖頭,心忖這種撿漏的事情,從古至今果然都是老百姓門喜聞樂見的事情,而且大多數人還會忍不住yy一下,夢想著這種事情要是掉到自己頭上該有多好。

雖然此種情緒,多多少少包含著希望不勞而獲,希望碰上天上掉餡餅的非積極因素,但這就是最基本的人性,除非真正的圣人,否則沒人能對這種現象指責什么。甚至于在楊一看來,如果真有那種道德上的“完人”,對方反倒不會就這種現象進行指摘了,因為對方能夠理解普羅大眾的心態。

而當摒棄了深層次的思考以后,這種出門走路撞上寶貝,或者是平白無故撿漏的戲碼,能夠保證電視節目的收視率,讓觀眾們“嗨”起來,激動起來,自我代入進去,那就算是遮擋節目的成功。

而當電視鏡頭里面,那個紅光滿面的中等身材男子,手捧自己的寶貝,走向前面一字排開就坐的四位鑒定專家時,觀眾們的情緒也被最大程度地調動起來。

終于,在那四位或中山裝或馬褂長袍的專家一一看過寶物以后……

嗯,就恰到好處地開始了。

“哎!搞什么啊,關鍵時刻給我來個,電視臺真是太惡心了!”

“嗎的個巴子,簡直無恥!”

和之前的期待以及驚嘆一樣,碰上“關鍵時刻怎能少了”的情況,大多數觀眾們的忍耐力,總是會呈現一個暫時性的波谷,這一點,楊一已經是見過太多,都快要麻木了。反倒在略微打量一下身邊親屬們的忿然臉色后,他這場景挺有趣的。

而這個時候,在一直都沒有停息過運轉的越州電視臺,技術調度室里面,方君子看著面前的實時收視率統計,臉上的紅光就和真的撿到什么絕世寶物一樣,再也無法掩飾內心的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