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慈禧

三、激揚文字(二)

“燕國既滅,接下去就輪到了魏國,魏國最出名的故事莫過于圍魏救趙了,兩次圍魏救趙,最大的得利者自然是齊國,還有孫臏,孫臏藉此名揚天下,可大家卻忘了一點,若非昔日魏國強大到可以攻滅一國,何至于趙國要向齊國求救呢?”

“三晉亡其二,只余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魏國。魏國人才濟濟,然大部分都西去為秦所用,‘失才亡魏’切中要害。魏武侯時失吳起,魏惠王失商鞅,孫臏,樂毅、張儀,更不用說其后的范睢,尉繚等人,可謂文武人才失了個全,連我們后人讀之也深感惋惜。如今世界大局,最寶貴的是人才,昔日同樣如此,別人且不說,只商鞅,張儀,范睢三人,若留在魏國,足以改變魏國,秦國乃至中國歷史!魏國孕才之能令人贊嘆,失才之‘能’更是令人咋舌。”

“西洋諸國,來往頻繁,彼此人種相同,倒是互通有無,有昔日戰國之風,君不正則投外國,十分尋常,咱們大清和他們相比,華夷大防,甚是嚴密,這一點都是無虞,而且咱們靠著他們人才的出走,倒是賺了不少便宜,比如這個馬克沁機關槍,也就是閃電炮,就是咱們捷足先登,占了英國人的便宜,洋務以前自然不用說,洋務以來這么多年,從未有武器出口之事,而如今每年有超過一千支的閃電炮出口到英美德等國,自然花不了多久,他們也能研發出機關槍,可咱們已經領先一步,只要維持住繼續改進,咱們的優勢就會一直領先,這就是得人的緣故,還有如今的電燈等,都是因為大清挖了許多的人才,才得以創造至今,說到這里,臣倒是有個疑問,”王愷運開口說道,“聽說有一群翰林或者是詹事府的人這些日子提建議,說是西洋之科技我大清已經研習足夠,無需再讓洋人在京師之中,在學堂之中教育學生,西洋之人居心叵測,必然會引誘學生走向歧途,這事兒,皇上是怎么看的?”

“自然是不成,”光緒皇帝略微有些不安,他是不太清楚外頭發生的事情,但是這事他是清楚的,因為是另外一個師傅翁同龢在上《禮記》的時候有意無意的說給光緒皇帝聽的,光緒皇帝并不是傻子,知道翁同龢的意思,但是他不甚認可,“茍1日新,又日新,這是先賢的道理,若是沒有繼續新鮮的東西能拿出來用,自然還是會停滯不前,當然,他們的意思,或許是覺得,西洋教授傳授或者是研究的那些科學,投入甚多,產出極少,因此有些得不償失而已,絕沒有說中斷西洋技術之事。”

王愷運微微一笑,也不針對此事說什么,“基礎科學的用處,如今市面上的薪水價格就知道了,凡是清華大學堂出身的科學人才,每年的薪水可以到一千兩,這個薪水,可比一品的內閣大學士還要多得多了,若是無用,怎么會有這么多人要花大筆銀子去請這些人呢?教育的用處,絕不是急功近利之事,如今推行新學才十多年,大約許多地方還不知道效果,可再過四五年,或者是再過十年,再來看,基礎科學的用處如何,就知道了。單單就說咱們在歐洲最為重要的友國,德國,他們的君主就是認為基礎的教育,也就是全民普及的教育是戰勝法國最為關鍵的基礎因素。”

“中德兩國,論及人口,實在是天壤之別。”光緒皇帝點點頭,“這我們花的費用,就實在難以估算了。”

“所以要緩緩圖之,但卻絕不能停滯不前,”王愷運點頭說道,“這又是另外的話了。”

說起政事,王愷運似乎也有些忌諱,具體的措施方案如何,現在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甚少發表自己的見解,“舊年拿了法國的軍艦技術來,如今正在研究之中,可法國的軍艦技術在西洋也不算是一等一的,若是坐吃山空,法國拿來的技術,用不了幾年就不夠用了。”

“只是水師進展甚慢,奈何,奈何,”光緒皇帝扼腕嘆道,“這么些年來,一艘鐵甲艦也未建成。”

“西洋人有句話叫做百年海軍,臣深以為然,”王愷運說道,“海軍的建設,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兩洋水師有如今規模,不僅僅是花錢就做到的,還有許多精通水師作戰方法的海軍士官,這些都是要時間來培養的,法蘭西的海軍技術,就如同是一座米山,咱們要想一口氣吃成大胖子,那是不成的。”

光緒皇帝點點頭,“請先生繼續講。”

“地圖上就看的十分清楚,楚國疆域之大,可以和日后的南宋同樣比較,從四川到荊襄,再到淮河,再到江南,都是楚國之土,可楚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分治,雖未,興楚亡楚皆自分治。楚國分治實屬無奈,一則地域廣闊,地形復雜,不利于中央統一管理,二是楚國四大世族本就是勾心斗角,除非有國難當頭,否則斷不會一心一意,于是分治成為楚國權力政治的必然結果。秦國滅楚,楚國實實在在的抵抗了好一陣,甚至讓秦國吃到了鮮有的敗仗,但是分治亡楚的必然性不言自喻,本已無可救藥的楚國回光返照一次,又如何能阻擋秦國的精銳之師呢?”

“查之西洋諸國,若是分治之國,那是沒有的,但是咱們的左近,印度,倒是實實在在的分治之國,昔日所謂的皇帝就如同周天子一般,沒有實權,地方諸侯勢力甚大,英國來攻打,各懷鬼胎,自然是無法統一,昔日有一位詹西女王舉起反旗抗英,可是結果如何?沒有倒在英國人的槍下,倒是倒在了叛徒的手里了。”王愷運說道,“本朝英宗朝也是如此,昔日平定太平天國之后,若不將團練之兵收歸中樞,只怕如今也未免不會有楚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