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慈禧

三十五、一瀉千里(四)

“南洋過來的軍艦預備的怎么樣?”李鴻章問親隨官,“拍電報去劉公島,問一問,能不能投入使用?”

“中堂大人要北洋水師即刻出動這新的軍艦嗎?”

“當然不是,”李鴻章微微一笑,“好菜要最后上,但是這菜的火候可是要剛剛好,別錯了時辰!”

皇帝急匆匆的走進了玉玲瓏館,這個時候應該是皇太后睡午睡的時間,皇帝只是提前來此地候著,等著慈禧太后起來,但是剛進了玉玲瓏館,李蓮英就上前打千,“萬歲爺,老佛爺在候著您了,您快著進去吧。頂點小說23”

皇帝雖然在御前十分威武,但是在此地,倒是有些惴惴不安了,“親爸爸心情如何?”

李蓮英笑而不語。“萬歲爺請吧。”

皇帝抬步進了正殿,只看見慈禧太后端坐在寶座上,笑盈盈的望著自己,皇帝心里微微一咯噔,頓時打千請安,“親爸爸好。”

“好,”太后笑瞇瞇的點點頭,“皇帝來了?快起來吧。”

“是,兒子來稟告親爸爸,日本人在朝鮮動手,實在是罪大惡極,兒子已經下旨,對日宣戰!”

“做得好,”皇太后笑瞇瞇的點頭,在她看來對日本動手實在是算不得什么,“咱們比日本人國家要強大,既然強大,就不能夠先動手,皇帝之前的對策極好,把兵源源不斷的派上去,日本人受不了壓力,自然會狗急跳墻,先咬人,如今這咬人了,咱們名正言順的動手反擊,憑他是誰,也挑不出什么理兒來。”

“外交上的事兒,雖然講究實力,但是也更講究名分,咱們國內的人,說的是大義,這兩個是一樣的意思,現在動手,基本上的國家,都不會認為日本的正確的了,這對于我們在外交上的幫助是有好處的。”

太后笑瞇瞇點頭,“你辦的不錯,是時候對日本宣戰了,還要等到什么時候,難不成等到黃花菜都涼了嗎?”

“只是未曾請示親爸爸,”皇帝心放松了一下,“實在是兒臣不孝。”

“你是皇帝,許多事兒,自然自己做主,這事兒,你放心,我是絕不會不同意的,”慈禧太后笑著對皇帝說道,“你做去就是。”

“兒子已經任命李鴻章為總理大臣,負責對日作戰,武云迪和榮祿為協辦總理大臣,從旁協助,這樣三位最精通軍事的老臣出馬,絕不會有什么任何問題。”

“這也妥當,但還是要注意一點,”慈禧太后點點頭,“這統籌兼顧的事兒,一定要辦好,不能因為各自為營,給了日本人可乘之機。”

“是,只是親爸爸的大壽在即,這樣對日宣戰,實在不是時候,耽誤了親爸爸的好日子,兒子實在是有罪。”皇帝說到這里,連忙跪下謝罪。

后頭那些伺候著的太監宮女見到皇帝下跪,也紛紛跟著跪了下來,太后微微搖頭,起身,親自扶起了皇帝,“這生日是要過,我是老太太,誰不愿意過生日呢,我是一個女人,卻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女人,看得到這圓明園的景,也看得到東海上的波濤,”太后越過了皇帝,看了看玉玲瓏館外,雙眼發散,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可我也知道,這生日到底不算什么。”

“人說我命犯天狼星,我思來想去,這么多年,還真是一點錯都沒有,”太后轉過頭,看著皇帝,“三十歲的時候,哦,英法兩國剛打過來,文宗皇帝去了熱河,四十歲的時候,和俄羅斯人在北邊交鋒,贏了勝仗,賺到了北海之地,可是啊,”太后語氣幽然,“英宗皇帝卻也賓天了。”

“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法國人又來鬧事,想要在越南鬧事,隨便著對付咱們,我也沒含煳,讓左宗棠出手,贏了這一戰,所以瞧著,好像這每一個生日,都不算是過的太平,我呀,”太后自嘲著笑道,“也早就習慣了,這生日太正常的過,我倒是真的不舒坦了。”

“日本人要來戰,咱們就戰!”太后重新坐回到了寶座上,“咱們是禮儀之邦不假,但也不是任人宰殺的肥豬!四十歲,賺了北海省,五十歲,讓法國人低頭認輸,咱們賺了水師的技術,六十歲的大壽,是一個甲子輪回,不假,是要辦的隆重一些,但是我寧愿皇帝打敗日本人,把日本作為我的六旬賀禮,這比任何東西,都會讓我高興!”

“去吧!”太后鼓勵的笑道,“皇帝放手去做就是,我一概都支持著你!小李子,傳我的懿旨,如今對日宣戰,所有一切慶賀六十大壽的典禮一概取消,內務府撥出三百萬兩供給前線之用,這話我來說沒說,若是皇帝你來說,就有小人要說閑話了!”

皇帝感動的熱淚盈眶,又連忙跪下,“親爸爸的懿旨,兒子一定照辦,一定要打贏日本人,絕不能讓親爸爸失望!”

日本方面也迅速的做出了反應,明治天皇頒發的宣戰書說:“保全天佑踐萬世一系之帝祚大日本帝國皇帝示汝忠實勇武之有眾:朕茲對中國宣戰,百僚有司,宜體朕意,海陸對清交戰,努力以達國家之目的……”

中日兩國正式宣戰!

“威遠”號軍艦,帶著幾艘小型的軍艦,在黃海上乘風破浪,朝著朝鮮駛去,七月的天氣,黃海上因為風季的緣故,風浪極大,饒是威遠號已經是北洋之中有數的大型軍艦,在風浪之中還是宛如小舟一般,但是風浪再大,也擋不住北洋水師上下,要奔赴朝鮮增兵的決心。

“左滿舵!”信號兵站在桅桿上發揮出了旗令,“全速前進!”

舵手在駕駛艙轉了一個把位,“你們說,日本人會不會來偷襲咱們?”

“日本人怕是沒這么快吧?”另外一個人說道,“咱們先宣戰的,算起來,咱們應該更快些。”

“可日本過來,離著朝鮮更近些!”舵手說道,“軍報來說,日本艦隊早就在對馬海峽出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