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日子大幸福

第十九章 盤點建房得失

晚飯后,衛開云名下一大家人就算聚集齊了。衛開云坐在新灶房的小火爐邊,身邊圍著妻子兒女談天說地,媳婦們還在繼續忙碌著剩下的邊角小事。孫子輩的孩子大多去了任長鳳家看電視去了。

只有衛小娟,還想多聽一會兒八卦。不過,她又忽略了自己只是個孩子,他們說的話完全沒有立場插言!想起后,轉身回了臥房,打算看看這個時候送禮的都有什么好東西?

米柜子上堆了一堆親戚四鄰送的豬肉,掛面,米,水果罐頭,白糖,芝麻糊,瓶裝白酒,早茶餅干,……,翻了翻,還有一小袋雪梨!

抓了一個,在衣服上擦擦,咬著多汁的梨子,心里想著:原來現在只有少數較近的親戚會送禮金,十塊、二十不等;衛小娟瞄到外婆好像給的是一百塊!另外,煤礦的老板們應該也送得不少吧?

衛小娟在她的小床上找到了朱營長他們提的塑料袋,里面還用報紙包的挺嚴實的!

衛小娟先將舒安鴻的打開:《計算機基礎》,拿著書,有些感動!記得無意間提過,現在外面都開始使用電腦了,兩界鎮卻閉塞得彩電都還沒見過幾個,舒安鴻記住了,還特意買了這本現在不熱門的書;接下來的就是熱門書了,衛小娟下意識看看四周,竟然是金庸的《射雕》和《神雕》,記得一天和舒安鴻爭論里面的內容后,他就老是叨叨要讓她看到原著,不然會“不解真意”,哪是不解真意啊?實在是衛小娟看過三種版本的《射雕》、《神雕》,肯定有些地方記憶模糊了!不過,衛小娟一點兒不介意這個饋贈,小心藏起了小說,可不能讓老爸發現!其余的就是一些餅干、各種罐頭等新潮食品。還落出一個紅包,衛小娟好奇打開一看,四個人頭的100塊一張!

紅包放在一邊,打開朱家的大袋子:一個漂亮的音樂盒,一定是優優挑的;兩套男女童裝,是周雅挑的;還是有一個紅包,衛小娟一同放到了大床上。

出門到任長鳳家,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打過招呼,拎回了還在看《白娘子》的衛小明,見大人們還在火邊閑聊,自顧打理了兩人的洗漱,姐弟倆爬上小床睡覺了!

衛大軍和王芳直到近十二點才洗漱進房,山村的農歷十月已經開始冷起來了,王芳先是拉開蚊帳,看到兩個孩子的被子沒有踢開,這才放心上床躺下,發出舒暢的嘆息!

衛大軍伸手抱她入懷,她難為情道:

“今天算了,太累了!你也早點休息吧!”

“呃!我只是想和你說說話!累是累點,但高興啊,反而睡不著覺了!”

“你說!呵呵!”王芳有些不好意思,用力往他懷里擠擠。

“床上有兩個紅包,應該是小娟在拆那兩個當兵的禮物發現的,一個就裝了100塊!有些受之有愧啊!”

“那么多!但禮金總不可能退給人家吧?那兩個解放軍為人都挺好,挺大方的,要不?讓小娟認舒醫生做干爹吧!聽說朱營長和他本來就有親戚關系,那樣也就等于多了兩家親戚走動了!”

“還不知道人家愿意不?以后再說吧!芳,咱們家這次酒席還賺了錢!”

“我兩頭大肥豬都殺了,你怎么不算?”王芳過手的禮金轉手就交給衛大軍了,她只知道娘家除了自家,其他叔伯兄弟送的禮都不重,能有幾個錢?

“真的,那兩桌煤礦老板加起來我收了一千塊,還不用還禮的!上院子的大奎哥這次幫了大忙,……總之,算下來還賺一千來塊,加上建房剩了兩千塊,家里總算有余錢了!”

“你不用給我說,聽到就頭暈。真是的,以前你什么都不說,我慪氣;現在你給我說,我又不懂。不過,我還是挺高興的!”

“現在家里你和孩子慢慢親近我,我才感覺到有家的溫暖,也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有了掙錢的動力。我想要0你手上沒有這么厚的繭,想小娟考個好大學,想滿足小明天天有肉吃的愿望!能每天給你們說說話,哪怕你們提不了什么意見,只要不繼續忽視我,我也很是知足了!”

“大軍!以前是我誤會你了,我一直以為你被媽逼著娶了我這么一個女人,所以才不愛在家待著?害怕我們娘三再惹你生氣,你就更不愿理我們了,就經常告誡兩個孩子不要惹你,幸好,菩薩保佑!我們趁早發現了你的……唔……!”唇被堵住了!

“傻女人!……”

衛小娟用力將腦袋捂進棉被深處!眼角微潤。

明天!不管吊腳樓的墻面有沒有干透,一定要搬進去!免得再失眠的時候又聽到什么秘辛!

在衛大軍和王芳的眼里,衛小娟已是頗為懂事了,建房忙碌的半月里,她帶著衛小明上學放學,輔導功課,家里能搭上手的地方她也是眼疾手快的先做了再說。

所以對她要求搬寢室也是沒有多問,衛大軍找師傅給她另做的一間新床也取回來裝好,抬了一間書桌進去,按照她的要求做了一個立式的兩開門衣柜,屋內的空間還很大。衛小娟拒絕了王芳用布簾隔出一個“糞桶間”的建議,搬了一張方桌和幾條木凳在里面擺上。

所有木質的家具都沒有上色,整個屋子泛著柏木的清香,簡單的家具,合理的空間布局,書桌上整齊的排列的書籍,方桌上放著一個紅色的大花盤,里面裝著一些衛小娟自制的小玩意兒。……

對這提前N年享受到的房間,衛小娟相當滿意。開始全心投入調教各個“小孩子”的大業中去了!

-——轉換視角——

今年元旦,小川縣文化廣播局空前的忙碌,日子好過了,各處文化匯演爭相舉行。邀請局內各領導親臨現場的函件是積了一堆,整個文化局空前的忙碌了起來!

馬友方是廣播局的副局長,九三年十二月三十號,他被安排到了一個叫“兩界鎮”的中心小學做文藝比賽的評委。

在早上天微亮的七點,揣著文化局的工作證和學校的邀請函,拎著公文包,他登上了前往虹山縣的長途公車。看著越來越高的大山,越來越少的人煙,越來越窄的馬路,他的心里有些失望和無奈。

“兩界鎮”這個地名,他甚至沒有聽說過,當年高中畢業,他到過深圳,去過上海,喜歡上了文藝表演類的工作。后來回到蓉城家里,千方百計的跑關系,執意進了小川縣比較冷門的文化局,一做就是近十年。

結果,自己快三十了,只有放棄自己成名的“理想”;期望能遇到一兩個值得包裝的“明星”,也算了了一個心愿,可不知是自己要求太高,還是什么原因?到現在熬到了副局長的位子,也沒“熬”出過一個苗子來!如今,更是淪落到去給山村的小學生做評委了!

在破舊的公車上顛簸了近兩個小時,終于被售票員告知“目的已到”!頭暈腦脹,腿腳酸軟的下了車,目送公車繼續向前方更深的大山深處遠去。馬友方直覺看看時間,饒是再不愿意,他還是必須守時,這也是他的工作原則。

九點,離信函上的時間還差半小時。他遠目四望,下車的地方是一個路邊的“丁”字口,不用辛苦找尋其它的道路,沿著岔路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