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活一回

第六十七章 李婆婆生日

重生之重活一回第六十七章李婆婆生日

第六十七章

李婆婆生日

轉了一圈,其實什么也沒有看到。但是余偉奇好似還是非常興奮,余晟睿基本上沒有什么反應,唯有在她家的活泉水井的時候,他竟然不怕這冬天的凍,捧著水喝了兩口,余偉奇跟著學,結果直嚷嚷著冰牙,李玉一路上都在瞄著余晟睿,他咋沒反應呢?

是冰得說不出話來了?還是根本就沒有什么感覺?不然這怎么會明明是兄弟倆,差別這樣大?其實李玉她們冬天倒是很少喝生水,但是據她所知,一般活泉水都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呃,是針對普通水源來說,實際上真的冬天伸手進水里,也會凍得直抖!所以余偉奇的反應是正常的。

李玉她們幾個回來的時候,本來應該在廚房里忙著的女人們,全都坐在那里聊著天呢!三人都搞不懂,怎么了,今天不做飯啊,余偉奇還摸著肚子呢。看樣子已經在為自己的午飯擔心了。

“玉兒,大哥,二哥!”正在三人發呆的時候,李芳不知道從哪個角落里沖了出來,看到她,李玉不但松了口氣,而且還開始期盼中午的口福,難怪這些女人們全都在這里擺龍門陣啊,原來是李大伯上來獻孝心了啊。

李芳一來,就直接跑到余偉奇身邊,李玉早就發覺了,李芳好似有點怕余晟睿一樣,能不跟他接觸就不跟他接觸,余晟睿也不在意,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兩人雖然是親戚,而且李芳李玉經常去他們家,卻也只是比較熟而已,彼此連話都很少說,不是故意不說,而是無話可說。更何況余晟睿又不像是余偉奇那么瘋呢!

“我的玉兒,有沒有想舅舅啊?”李芳跟余偉奇到處瘋,李玉跟余晟睿就在旁邊看熱鬧,看著看著,才發現,她竟然居高臨下了,不用去找。身后那假大人的聲音就知道肯定是她小舅來也。呃,咋沒有發現呢?看看身后的路,原來,又是一個不走平常路的人,好好的大路不走,偏偏從山上直接下來,李玉看熱鬧看得太專注,所以才會沒有發現,當然,其中也少不了這小子故意放輕腳步,好嚇嚇李玉,看看,他哪里像是舅舅啊!

“小舅,你放我下來的話我就想你了!”李玉是故意的,誰讓小舅的手卡得她身子好痛,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一點也不知道輕重,討厭了啦!

“老幺,還不把玉兒放下來,你以為玉兒是麻布袋哦,沒輕沒重的。沒看到把玉兒弄痛了嗎?趕快放到起!”就在李玉小舅想為李玉的條件想他而抗議一下的時候,頭上已經挨上了大哥的梨個鉆(手握成拳敲在腦袋上),免費吃了幾顆糖,只得無語的放下李玉跑去找他二姐去了。

前面剛來了舅舅,蠶房屋的轉角處又出現了李姐姐,也就是李玉的大姑。看著李媽帶著笑容的招呼著這些客人,李大媽臉上有幾分的不好看,她娘家一個人都沒有出現,而李媽娘家卻來了兩家,農村人最多的就是閑言碎語,李大媽又怎么可能會開心得起來呢。

其實李玉大媽因為也是嫁在李家壩,所以才會過來吃生的,而李玉外婆家,幾乎每一年李婆婆生日都會來,這跟以前也沒有什么不同,如果真要說不同的話,反倒是李大媽家,說起來,李婆婆的年齡也不算大,以前的時候,李婆婆又沒有說特意過生日,李大媽當然可以不來了,但是今年稍有不同,李大媽也是明白人,再加上今年有了一些錢,兩家的關系在過年的時候也變得親近了不少。所以不辦也變成了現在,親戚多了就是這樣嘛。

其實在坐的人也沒有人說什么,只不過是李大媽自己的的自尊心在做怪而已,在農村。因為三姑六婆之說,也藏不住事兒,難免的也就會生出攀比之心。

李大伯的速度非常的快,其原因在于他來之前,李媽她們一堆女人湊在一起已經把各種東西收拾好了,本來就只差炒了,李大伯來的時候,正好接手,直接上鍋就可以了,下面燒的是干透的木塊,那火的勁道也夠大,怎么可能不快呢。

飯菜擺上了桌子,不說李玉李芳她們了,就是余晟睿余偉奇甚至連李玉的舅舅劉桂柏都只有坐小桌子的份。

李玉家的兩張大桌子坐得滿滿當當的,(其中一張桌子是借王大媽家的,農村人一般都只有一張大桌子。)李大媽李媽,甚至是李桂月都沒有上桌子,才勉強坐下來而已,圓桌小桌方桌,更是全都擺上了。

大家坐好之后,李大伯在外面的屋沿之上掛上兩長串火炮,點燃,噼哩啪啦一陣亂響。李婆婆正式向大家宣告,她又長了一年了。

李婆婆被請上了桌子,李大媽她們卻沒有如此的好運了,正在李大伯的指揮之下,忙得團團亂轉呢。

好菜一樣一樣被呈了上來,在坐的每一個人都去吃過人家的酒席,對于八大碗這些酒席必備的東西都熟悉得很,看到搬上桌的這些東西,大家才知道,李大伯還真是一個官爐師,給他做生日都是以這個為標準來做的。

大碗肉大口酒。來的都是親戚,再加上其中還有不少是有求于李婆婆家,嘴里講的都是些漂亮話兒,李婆婆也開心,不知道是為日子越過越紅火,還是因為今天大小也算是一個團聚的日子呢!

老年人年紀一到,經常會生出許多的感嘆,以前的生日其實沒有這么多客人,但是真有都來了的時候,有誰沒有來卻又會不高興,也難怪李大媽臉色難看,原來她多少還是理解這種心態。

不過,李婆婆倒是對大兒媳婦娘家沒有來的事情沒有什么反應,反倒是對于她余家的幺幺家沒有來人有些不高興。最初的時候李玉還沒有發現這一點,因為李婆婆笑得滿臉的折子,有誰看得出來呢,但是當她送走了客人的時候,李婆婆跟李大媽和李媽三人在灶屋里收拾的時候聊了起來,李玉才知道,李婆婆今天還是覺得有些不圓滿啊。

今天的碗上面都是厚厚的一層油,要先用火灰在里面拌一下,再用熱水洗,三個人分工合作,李大媽用火灰拌,李婆婆洗第一次,李媽洗第二次,李大媽跟李媽正在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得熱火朝天呢,不過兩人是嘴里不停,手上的的動作可是半分也不慢啊,眼看著李婆婆手上的碗洗好了,她卻好似失了神一樣,斜斜的往水缸的方向遞,李媽劃拉半天也沒有劃拉過來,才發現了婆婆的不對勁。于是問道:“媽,你在想啥子?咋個把碗往水缸里扔呢?”

“哦,沒有啊!”李婆婆強笑一下,把手上的碗遞給小兒媳婦。想了一想,又說道:“唉,我以為今天幺幺屋頭要來人,卻沒想到等到了又等還是沒有看到人,那天在街上的時候我還給她說了的,喊她到時候過來耍耶。”

“媽,可能幺姑婆屋里頭有事啥,這兩年我們兩家來往的又不是很多,咋個這么遠還跑一趟嘛。反正,今年我們也沒有打算大辦,大多數親戚都沒有通知。來的都是走得近的,或者是壩里的幾家而已。”李媽不以為意的說道,她家媽嫁到李家壩也這么多年了,余家屋頭到是走得很近,今天她幾個兄弟基本上全都來了,就算自己沒來,也讓小輩過來了,這樣也算是可以了,要曉得,像她媽這樣大的年紀,跟娘家的兄弟感情還這么好的也少得很了。

“那不一樣!”李婆婆眼睛一瞪,才說道:“這個幺幺在我小的時候對我最好,我長大了一直也對她不差,我可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哦。還記得她屋里修房子的時候,沒得糧吃,那個時候日子那么難過,我還給她屋頭背了二十斤米去,我那會在集體蒸包子,可是給官爐師和管倉庫的送了好多回的包子,才給我屋里拿了幾十斤米出來,就給她屋里送了二十斤去,你說,我哪里有對不起她呢?”

說起這個,也不是李婆婆斤斤計較,而是當初她屋頭幺幺可是說好了要還的,不過,一直都沒有音信罷了,到后來,就算是她屋頭日子最艱苦的時候,李婆婆都沒有想過要去討回來那些米。所以李婆婆才會一些在心里記到起的,就算那個時候李爺爺沒有怪過她,但是她心底還是有些不舒服。

“這個……都過了這么多年了,就不要再記到了,她這個時候真的還上我們二十斤米,我們也看不上啥。”李媽極力的勸著李婆婆,卻不知道,這人啊,在氣頭上要么就順著她的話說,等她自己發泄夠了,那也就沒事了,要不然就只是點頭一個不開腔,這要是跟著她對著干,她是越說越生氣啊。看看,李婆婆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了。

“那哪能這么說,想當然,二十斤米是啥價,現在二十斤米又是啥價,那個時候就算是有錢,也沒得地方買,大集體的時候,哪里去找買米的地方啊!這個時候肯定不同了,就算她屋里給我挑兩百斤,也抵不到那個時候的二十斤!那個時候,一年到頭可是難得吃到一回白米啊!”李婆婆白眼一翻,沒好氣的瞪了一眼小兒媳婦,暗怪小兒媳婦不爭氣,這筆帳當然不能夠這么算的。

李大媽看了兩眼她媽,知道這個時候說什么也討不了好,不過,有的話她還是要說一下,有些事情,最好還是不要隨便說的好,農村說空話的人最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