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活一回

第十六章 撿旱螺螄

“可是豬圈屋里有糠啊,那個不可以嗎?”李芳有些不明白,李玉干嘛舍近求遠呢?在農村基本上每一家的豬圈屋里都有糠,糠是給豬拌食的,算是粗糧,沒有誰會全給豬吃糠,也沒有那么多。

李玉動作一疆,才發覺,她雖然有重生做后盾,但是,有很多農村的生活常識,她竟然連一個三歲小孩子也沒得比,還真是不大不小的打擊啊。

就算是李玉的臉經過長達近三十年的鍛煉也不夠厚,現在竟然有一點發燒的傾向。再轉回豬圈,小手捧了一把糠爬上椅子扔進了豬槽里面,兩只小豬再次拱了起來,其中一個大膽的終于動嘴里,一動就不可收拾,兩只小豬仔搶了起來,豬兒咬動旱螺螄的聲音在李玉和李芳耳里是那么的動人。

也許是有了動力,這一次,不用李玉開口,李芳就拉著李玉要再接再厲,兩人力氣不大,所以撿的也不是很多,過一會就回來一趟,但是跟第一次不同的是,兩人才出現在豬圈里,那兩條豬就望著兩人一個勁的哼哼了起來。

讓小小的李芳心底充滿了成就感,就算是李玉,也滿意的笑了起來。旱螺螄是吃青草的,當然,同樣更是吃青菜,其實也滿討人厭的,經常禍害青菜的都少不了它。這是一物兩用,或者是廢物利用吧,想必就算是李婆婆知道了,也不會說什么,反正旱螺螄到處就是,只用付出一點人力而已。

最關鍵的就是有兩點,一個是豬吃了這個會不會有問題,二個就是吃了是不是有作用,不過按照農村的計算方式,能省一點豬草,就算是吃了不起作用也可以,因為農村養豬成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是田地有限,糧食地更是不可能動得了,那么,一到春天,大人小孩都出去找豬兒能吃的野草,但是,找的人多了,那么野草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有的時候,要花費很多時間,也不一定能給家里的豬找到一頓吃的。除非去比較遠一里的溝里,或者是山上,反正李家壩這平地方,除了田就是地,那有那么多空地方長草啊,給人種的地方都不夠呢。

李玉小的時候做的可不只是一兩次,這一世嘛,李玉一定要改變現狀,據她所知,在二零零九年的時候,最流行的養豬方式就是用蚯蚓來養,當初為了在家里種地的姐姐,她可是幫忙查找了不少資料呢。

畢竟那個時候的李芳的老公是家里的獨子,跟著父母一起生活,每一次去李玉家的時候就必須要找一個理由才行,當然那個理由還要為家里帶來收入,李芳那時候有兩個孩子,李芳沒有出去掙錢本來就被婆家在話里話外的擠兌著,要是還經常不帶孩子跑去親戚家,那李芳老人婆(公家媽)不知道會怎么罵她呢。

所以李芳的蚯蚓養雞和養豬都是李玉從書上看來的,然后去網上查了不少的資料,甚至李玉的老公還幫忙從別人那里才來了一些內部資料呢,經過試驗,李芳家可是成績不錯。

李玉卻從來都沒有想到,當初因為寂寞想要姐姐陪伴在今天卻是一批寶貴的遺產。那個時代,沒有了上交糧上交款的壓力,農民開始極力發展副業,跟現在完全不用,這個時候種田種地是必須,不但是因為全家的口糧,還有就是因為上交糧上交款的原因。

中午李婆婆回來的時候,李芳就拉著李婆婆不停了說了起來,李婆婆聽了之后先是表情一變,在農村,這兩頭豬可是頭鍵,一年最大的收獲就在它們身上,還有一年所有的肉也同樣在它們身上,怎么可能讓小孩子亂搞呢。

“婆婆,可是豬兒吃很歡啊,而且玉兒還說,她有看到別人這么養過呢!”李芳不服被婆婆罵,馬上拖李玉下水,平常給她講十句她聽不進去一句,現在竟然還記得兩句,不容易啊。

“玉兒真的看到過,在哪個地方看到的?”其實李婆婆也很心動,旱螺螄在農村是隨手可得,只要靠近水源的地方不用找都看得到,要是沒有靠近水源翻翻草根或是石頭縫里也就有了,這東西一向用來養鴨子,而且還都是家里有小孩子的下下雨的時候才會去撿,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可以用來養豬啊。

“玉兒沒有看到過,不過聽說我,玉兒看到有人撿了很多,我問了,她們那么說的。”李玉給了一個比較沒有那么容易揭穿的謊言,她是聽說了啊,也看到了啊,可是,那是在幾年后,她現在去哪里找出來給李婆婆看啊。

“這樣啊,喂都喂了,先看一下情況吧!”李玉的話還是比較有信服力的,其原因嘛,這個時候的李玉在家人心目中還是那個從來不撒謊的李玉。

下午的時候,李玉跟李芳先寫了一會兒字,然后再睡午覺,李玉是那種非常自制的人,前世的時候,從來都沒有用過鬧鐘這種東西,是生理時鐘自然醒過來,而姐姐李芳,那就是天差地別了,記得她才出門打工的時候也跟李玉住在一起,兩人睡一間房,她要比李玉上班早,結果房間里放了整整三個鬧鐘,枕頭旁一個,床頭一個,門口的柜子上一個。

而且這些鬧鐘通常都管不了多久,雖然她是買的幾塊錢一個那種用不了多久的次品,但是,最關鍵的原因卻在于李芳奇大無比的起床氣,不能睡的自然醒就會發脾氣,而鬧鐘這個罪魁禍首就成了出氣筒,那個時候還在學電腦的李玉,可憐得每天十點鐘上課非要陪著八點鐘上班的李芳七點鐘醒來。

其實李芳上班的地方距離她家也就十分鐘就到了,加上早餐時間,七點半起床完全可以,只是有賴床大王之稱的她,就算把鬧鐘調到七點,每天沒有李玉喊她起床,她還是同樣會遲到。

這一世李玉都打算好了,一定要培養李芳的自制能力,不要老是靠著外力,要是哪一天力有未及的時候,那不就像前世的李芳一樣,可以睡到十點鐘才醒,才發覺還要上班呢,早就晚了,遲到只有十分鐘,她這種情況算是無幫缺勤,沒有請假扣三天工資,還有一個月的全勤也沒了,損失也就差不多接近二百塊。讓她哭都哭不完,在她的記憶中,好似李芳從來沒有哪一個月拿到過全勤獎這種東西,也沒有哪一個月能領到全部的工資。

起床之后,李芳還迷糊著眼,而李玉,一離開床就清醒了過來,即使因為才起床,身體還有一點發軟的感覺,但是精神卻不錯。

“玉兒,玉兒,真的響了耶。”原來李芳走出屋子就聽見了不知道是哪里傳來的聲音,清脆悅耳,隨著聲音找過去,竟然是李玉掛在樹上的風玲,果真不像是自行車玲聲那樣刺耳,呆了好一會兒,才想起要去告訴妹妹,邊滾帶爬的跑了回來。

李玉雖然早就知道這風玲一定會響,但是真的聽到聲音還是有一種開心的感覺,那可是由她親手做的啊,在風中搖晃著,瓶子間互相相擊,發出悅耳的聲音。就好似風在唱歌一樣。

兩姐妹手拉著手就站在李子樹下,差不多綠豆大小的李子也沒有引起兩人的興趣,李芳也學著李玉的樣子,閉著眼睛,卻沒有想到聽得更清楚了。兩人臉上都帶著同樣開心的笑容,從那以后,只要有風,兩姐妹一直喜歡這么做,包括后來知道的李心圓。

因為風玲的事情,讓李芳更加信服李玉了,就算李婆婆并沒有說過這旱螺螄喂豬可以行得通,但是,李芳還是相信著妹妹,兩姐妹下午又開始撿螺螄了,農村的孩子都是早早就開始幫著家里干活了,更何況是這種玩耍似的做法呢。

只是……沒有了雨水之后,撿螺螄就會比較難一點,當然,是跟下雨之后到處爬相比,實際上也不是很難,只要是背陰的地方都有,草根下,石頭背陰的一方,石縫里,就連樹背陰的一方也都可以見到。

兩姐妹找了一個好的蛇布口袋,把撿回來的倒入其中,然后死死的系住,這可是兩姐妹合力完成的,人小力小,這種事情都做不到。

到了下午,兩小姐妹都累了,竟然撿了差不多半盆回來,李芳看著成績,高興得直蹦,還告訴李玉,要是豬兒肯吃,她要用這個去婆婆那里換冰糖吃。汗,李玉就說嘛,李芳咋做事也那么開心,原來還忘記了有這一茬。

李婆婆晚上回來也看到了那些螺螄,不過什么都沒有說,只是直接進了豬圈屋,看看豬兒有沒有什么變化,沒想到,看起來除了哼哼的討吃比平常更兇之外,還真沒有什么不同。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李婆婆起床第一時間就是再次去看兩頭豬的情況,跟昨天早上同樣有些不同,那就是它們討吃更兇了,看到李婆婆的人影,就兩后腿直立,前腿搭在筑豬圈的石頭上,對著要婆婆一個勁的哼哼,要討吃的。

李婆婆看了兩頭討吃的豬好一會兒,臉上陰晴不定,過了好一會,好似才下定決心了一樣,提起李玉她們撿的旱螺螄,放在一旁的空地上,用腳在上面細細的踩過,然后解掉系住口袋的繩子,倒進了豬槽,這一次兩個豬兒都沒有遲疑,好似看到早已盼望多時的美味,根本沒有平常的挑嘴,要知道,平常就算做好的豬草,要是沒有糠它們都不愿意吃了,如果是割回來的野豬草,因為帶些苦味或是澀味,更要加多一些糠,不然別想它們會吃,而且不吃也就罷了,辛辛苦苦給它們找回來的一點,它們還拱到豬槽外面去,掉進下面的茅坑里面去,你說氣不氣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