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重活一回

第三十八章 殺豬

前世的記憶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李玉,對于李媽,李玉總覺得上天欠了她一份幸福,對于李婆婆,李玉也是同樣的感覺,一個破碎的家庭,受傷的是這個家里面的所有人,她這個明明知道結局的人,甚至沒有辦法阻止,其實也算是一種悲哀,所以李玉希望,在一起的時候,能盡可能的讓兩人好好相處。

“要不留一半賣一半?”李媽也看出來了婆婆的堅持,其實也沒有錯,李家去年過年殺的那一條大肥豬肉已經不多了,李媽懷孕要補,農忙時找人幫忙要吃,再加上還給親戚送了一些,再大的豬也糟蹋干凈了,能吃到現在,已經夠讓人意外了。

“先殺了再說吧!”李婆婆嘆了一口氣,既然已經下定決心了,就盡早的安排吧,不然天天看著,她也心疼,說不定半夜都會心疼的睡不著覺呢,只是想想那豬圈里已經長了一翻的四個豬仔,李婆婆又舒了一口氣。

“那媽,明天當場,你去把蛋賣掉一些吧!”李媽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除了李媽娘家打三早送過來的糧和蛋,還有同村的鄰居,知道李媽生了,也是二十個三十個的雞蛋送人情,李婆婆跟李媽都仔細的記好了,下一次,別人家有什么事情好還人情。

李婆婆這一次沒有說別的什么無聲的點點頭,雞蛋在農村來說本來就是屬于奢侈品,很少人家會經常吃,一般都是當場的時候拿去換一點錢買點鹽之類的東西,這一次家里收得多,除了留下一部分給李媽吃之外,全都要賣掉。不然放久了會壞掉,其實很不可思議,李玉重生了這么久,雞蛋都沒有吃過一次,一般情況下李婆婆只會煮一個,是屬于孕婦李媽的專利,因為李媽懷孕的原因,李玉還吃過幾次肉,這也是為什么李芳喜歡在上面吃飯的原因,一般農村沒有事情是難得吃一回肉的,三月不知肉味,并不是什么太過于稀奇的事情,現在還有過年不殺豬的家庭也不少呢。

李婆婆是屬于行動派的人物,當天就去了鄰村找到了一個刀兒匠(殺豬匠的俗稱),因為這個時間一般來說除非有什么紅白喜酒這類的事情是不會有人殺豬的,所以刀兒匠也不忙,決定明天就過來,同時,李婆婆就去壩里叫了李大伯,李成安他們幾兄弟,殺豬可是個體力活,是不是人干不了。

最慘的是李芳和李心圓,本來以為有熱鬧可以看,卻因為李芳的年紀太小,殺豬會見血,所以三人被帶到了一邊,李心圓覺得自己冤死了,本來他是可以看的,他已經八歲了再加上又是男孩子,沒有人會介意他看這個,壞就壞在他有個妹妹這一點,而且他這個妹妹最擅長的就是發出刺耳魔音,大人們為了自己的耳朵著想,不用說就只好犧牲掉李心圓了。

三人被關在屋里,但是并不影響他們看熱鬧的心,兩小全都耳朵貼在門上面,想聽到外面的情況,唯有李玉,老神在在的坐在涼板床上,腿上放了本書,她個人覺得看這兩小的表演,比起看殺豬更有意思。

她家的大肥豬早就趕出了豬圈,不過這豬難得的放風時間也不知道珍惜,他們三個被關進來的時間,這個笨豬竟然躲在李子樹下一動不動,要知道,這可是它最后一次看到這五彩繽紛的世界了,卻如此浪費。

在李子樹不遠處的地方有一個專門放鍋的坑,這是往年殺豬的時候留下來的,李婆婆整理了一下就可以直接使用。

把家里平常用來煮豬食的那一口大鍋洗刷一下,然后燒上滿滿的一鍋水,而另邊,殺豬也正式開始了,那豬兒還沒有發現被幾個大男人抬上殺場了,竟然只是隨意哼哼兩聲,還真是笨得不一般啊。果真,人家罵人都笨豬笨豬的罵,也不是沒有理由啊。

當大肥豬被四五個人按在殺豬石上的時候,它總算知道不對勁了,這個時候也是考驗這些人的時候了,按不按得住,就要看他們的,有的時候殺到一半豬帶著血跑了的也不少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豬吃得太肥,相應的力量就比較大,這樣幾經掙扎竟然讓李大伯他們足足五個大男人有些按不住的感覺,那個的刀兒匠也沒有看著,一刀就從脖子穿了進去,脖子下面接了一個盆是用來接豬血的,因為大肥豬的使力掙扎,刀兒匠臉上濺了不少血,滿面橫肉的刀兒匠看起來有幾分恐怖,也幸好三個娃兒不在,不然看到刀兒匠這樣子,再加上那把抽出來之后帶著熱血的長長殺豬刀,還真有點嚇人啊。

門鎖了起來,還有窗,李心圓站在涼板床上,再惦上一個小板凳,總算把窗戶給推開了,李芳的個兒站在涼板床上惦著腳尖,勉強露出雙眼睛,可以看看外面,其實大人們怎么不知道呢,小孩子的好奇心重,越是不想他們看的,他們就越想看。所幸,刀兒匠已經收起了殺豬刀,不然李芳非被嚇著不可。

李玉本來坐在那里,卻被李芳雞婆的熱心給拉了上來,剛好看到刀兒匠正抱著豬腳吹氣呢,李芳一臉懷疑,李心圓卻是理所當然,看樣子他不是第一次看了。

不過,李玉也非常意外,前世的她當然看的次數不少,但是從來沒有看到這種純粹的人工,人家都是拿著打氣,哪會像現在這樣啊,兩顆人頭都在那里使勁的吹著。

肥豬以看得見的速度快速漲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刀兒匠綁住了四蹄靠近腿皮的地方為了吹氣劃開的口子,幾人合力抬著大肥豬向那口大鍋那里走去,鍋的后方是李婆婆鋪好的塑料布,大肥豬就放在上面,開始刮起了毛來,鍋里的水非常的燙,不然毛刮不掉,看著幾個主要勞力甩著手就知道那溫度之高,要知道,農村人有一雙粗手,比較耐得了高溫。

李芳和李心圓聽著那刮豬毛發出的刷刷的聲音就興奮萬分,而李玉卻興趣缺缺,據記憶,這刮豬毛應該還需要一些時間,一般來說,自己家吃肯定要收拾干凈一些,再加上這個時間很少有人殺豬,不趕忙,大家都會細心一些的收拾好。

對于已經可以預料的情況,李玉沒有興趣親眼證實,只有李芳這個沒有見過世面的家伙,才會看得如此熱鬧,呃,李心圓應該算是意外吧!他不是應該看過很多次了嗎?農村過年幾乎天天都可以聽到豬叫聲,小孩子也像是趕場一樣,這家看了跑那家,那家看了再跑下一家,有的時候遇上人家已經開煮了,還能混到一點好料吃吃。

李玉有些懷疑,李心圓是不是盼的是等會的那一頓好料?根本看的就不是殺豬!

刮完豬毛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的,宰豬,砍掉頭,分開肚,拿出豬雜,然后吊在木梯上,才是接下來的分肉,三指到五指寬一長條一條條的,骨是骨,肉是肉,腿是腿的分門別類的卸下來裝在背蔞里面等著李婆婆事后處理呢。

不過,刀兒匠只分解了一半出來,另外一半留了下來,直接背到街上去,人家買什么地方砍什么地方,買多少切多少。

時間并不算太晚,李大伯直接從刀兒匠那里拿著卸肉的刀,背起半邊豬,就匆匆的離開了,他要趕到街上去賣掉呢,幸好,車已經找好了,是同村的唯一的那一輛摩托,其實按理來說,應該昨天下午殺,今天一時去賣,不過,現在已經六月底了,天氣那個熱呀,要真是昨天晚上殺,今天早上賣相都不好了。

再加個他媽的這條豬還真不是一般的肥,有四指半的膘,不愁賣不上價,最關鍵的是,李大伯打算多花點車費,直接拉到縣城去賣,他種菜賣,平常走上走下的,要知道,農村的集市的菜一般賣不上價錢,這個時代,有幾個人買菜吃呢,所以他對縣城的市場比較熟悉一些。今天看到這條大肥豬的膘,李大伯就知道,這個時間去市場上賣肯定會虧一些,還不如直接去縣城去。除了車費,恐怕還可以賺超額一點。

中午的時候李婆婆在外面看了又看,還是沒有看到大兒子的身影,在心底,有些不安,是不是肉不好賣,不然怎么會現在還沒有回來呢?不知道兒子吃飯了沒有,以他那性子,恐怕光顧著做生意,生怕走兩分鐘少一個客人,也不會記得吃飯吧!唉……李婆婆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對于她來說,這條豬是真的很重要,雖然家里現在多多少少還剩了一點錢,但是人無遠憂,必有近慮,要養兩個娃兒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啊。最關鍵的是,李玉也三歲多了,(李婆婆算的是虛歲),快要上學了。

“媽,還是先吃飯嘛,大哥的飯菜都給他留起,安大哥他們都等到起的了。”李媽也知道李婆婆的不安,其實她也同樣,甚至有些后悔,也許,她們不應該把豬殺掉,直接賣掉多好啊,反正家里面有雞蛋,不吃肉也可以。

無奈,必竟是找人家幫忙,肯定要先吃飯才行,李婆婆在李媽的招呼下也往回走了,“對了,桂香啊,你大姐上來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