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太子妃的這件大事

第二十九章

鳳儀宮內,皇后抻著脖子等了半日,隔一會就要問一句身旁的穗禾姑姑。

榮安郡主的馬車停在宮門口的時候,皇后已經從座位上站起來,眼巴巴的望著門口。

蕭玉一身簡單的青色裙裝,頭上還帶著斗笠,風塵仆仆的疾步從外面走進來。

“我的兒!”皇后激動的推開穗禾扶著她的手,一把握住了榮安郡主的手腕。

榮安郡主將斗笠摘下交給跟著的婢女,規規矩矩的退后一步行禮:“榮安給姨母請安,姨母萬福金安,榮安不孝至今才歸。”

皇后哪里舍得看她這幅樣子,又將她重新拉起來,端詳著:“玉娘在外面受苦了,快起來,讓姨母好好看看。”

宋皇后拉著榮安郡主好生說了一陣子話,又抱怨榮安郡主離京太久,生出些傷感來。榮安郡主和穗禾姑姑哄勸了許久,才讓皇后平靜下來。

“好了,這回你也是走不得了。你母親之前還與本宮傳信,擔憂你的婚事,看來只有本宮這個做姨母的多操心了。”

榮安郡主今年十八歲,倒是正好的年紀。大雍并不限制女子出嫁的年齡,家中疼愛女兒,留到二十出嫁也是有的,不過也是少數罷了。

蕭玉神色凝滯了一下,很快便遮掩下去沒讓皇后發現。她之所以在外多年不曾回京,就是不想讓長輩隨便定下了婚事,或是淪為家族聯姻的對象。

詩詞之中兩情相悅,相伴一生的愛情才是榮安心中最向往的,只是她身為蕭氏宋氏之女,這樣的話她不敢張口。

“你這衣裳太素了些,本宮叫內侍省給你備了好多的宮裝,快去換一套,還有接風宴呢。”宋皇后自是不能知道榮安郡主心中所想,興致勃勃的催她去梳妝打扮。

蕭玉心中嘆氣,還是乖巧的轉身去了內室。

榮安郡主長相柔美,眉眼間都帶著很濃重的書卷氣。一身俏麗的粉色宮裝穿在她身上,反而更襯出她的柔和。

“瞧瞧,這才像是個京中貴女的樣子。”皇后心中極滿意,甚至已經開始思索京中還有哪家的世家子弟才能配得上榮安。

“娘娘,離著開宴還有一個時辰。郡主車馬勞累,不如讓郡主小憩一會。”

“穗禾姑姑好意。”榮安郡主笑了笑,先截下了皇后的話,對皇后道:“姨母,榮安都有些想念御花園的景色,此時正是百花盛開的好時候。”

榮安婉拒了穗禾陪伴的意思,只帶著自己的婢女出去了。

她臉色平平,眉間帶著絲絲愁緒,半晌問自己的婢女:“你說我如何能打消母親和姨母為我擇婿的打算?”

婢女這些年一直跟著榮安郡主,自己主子的心思她也知道。主仆二人就這個話題討論了多回,一直都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法子。

婢女思索了一下,猶豫的道:“郡主,皇后娘娘和夫人也是一番為您。不如,郡主就選一選。”

看這個榮安郡主有擰眉的趨勢,婢女趕緊接著說:“郡主,奴婢知道您的意思,想尋一位兩情相悅的夫君。可您身份尊貴,只有京中的世家公子才堪匹配您的身份,這一次郡主也瞧一瞧,相處試試,說不得哪位公子與您志趣相投。”

“最后若是能成就美滿姻緣,皇后娘娘和夫人也能放心了。”

婢女的話也不是全無道理,榮安郡主似是把她的話也聽進去了。榮安郡主嘆了一口氣,就算她不愿,姨母和母親就能順她的意了么?

“我知道了,不說這個了。御花園雖多年未變,許久未看我竟是從中尋到一些新意。”

婢女應承著榮安郡主的話,松了一口氣,她奉夫人之命游說郡主,總算是有些成效了。

又過了幾盞茶的時間,榮安郡主便有些累了,本想著在亭子里歇歇腳。轉過小道,卻發現了一道垂花門。

門中小院幽靜,窺見的地方也是百花縈繞,樹木垂下的陰影更填了幾分意境。

宮中少見這樣的景色,榮安郡主興致高漲,帶著婢女邁進小院。

小院涼亭中坐著一位錦衣公子,手持一本書冊認真閱讀。長發高束,面如冠玉,只蒼白的面色讓他顯出了些許病弱之感。被榮安郡主驚動,此時一臉驚訝的抬頭,正對上榮安郡主的眼睛。

兩人四目相對,一時無言。

公子最先反應過來,站起身一拱手。

榮安郡主立時臉上泛起飛霞,邁出去的腳也縮了回去,匆匆行了一個福禮,轉身飛快離去。

公子重新坐了回去,繼續讀手里的書冊。

“公子,公子,您怎么躲到這里來了,讓奴好找。”一個書童打扮的小廝氣喘噓噓的跑過來。

那公子慢條斯理的收好書冊,掩著唇輕咳:“母親與舅舅談完話了?”

“是,長公主殿下在找您了,咱們該回府了。”小廝將一件薄披風披在這公子身上,五月快進六月的天氣竟還需要披風,足以見這男子的身體狀況。

接下來的一晚上,榮安郡主都提不起精神,接風宴上也頻頻走神。

皇后給榮安郡主的接風宴,除卻宗親,家中有未婚兒郎的世家夫人都到了,溫璟甚至從中看到了幾位寧王一派官員的夫人。

想起姜緒風昨日的話,溫璟也不由得一聲嘆氣,世家女子的婚姻大多如此。雖然榮安郡主的母親出身宋氏,是皇后的妹妹,但榮安郡主卻是姓蕭的。

蘭陵蕭氏這樣的大家族,朝中也是有幾位重臣。至今沒有鮮明的站隊,是太子一派和寧王一派極力拉攏的對象。

連慶國公夫人今日都出現在宴會上,此時正與榮安郡主說話。

榮安郡主看著眼前這位貴婦,話語間都是在打探她的意思,說自己的兒子也是極愛詩文,每年京中詩會也能拔得頭籌。

榮安郡主心中一陣厭煩,眼前突然就閃過白日里見過的身影。一驚,又迅速回神,三眼兩語打發了慶國公夫人,躲到角落猛灌了三盞茶。

溫璟對榮安郡主的印象頗為不錯,榮安郡主其實要比溫璟大一歲,然跟溫璟說話也是一口一個嫂嫂。喜愛詩文卻不賣弄,還與溫璟講了許多姜緒風小時候的趣事。

宴會散了,宮中已經掌燈,姜緒風來接溫璟回府,溫璟便用榮安講的趣事逗他。

姜緒風拿下太子妃打趣他的手指握在手里,笑道:“榮安性子倒是未變。”

夫妻二人閑話一會,姜緒風也不知皇后最后會選哪家的兒郎給榮安,蕭氏和姨母也沒有明確的表示,像是一切任憑皇后做主。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外面竟然傳出慶國公世子傾心榮安郡主,有意求娶的傳言。

溫璟還沒來得及讓人去打探,門房那邊就說蔣氏遞了帖子過府來了。